第63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六十三章

    ‘克扣军饷’此言一出,立刻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降智型的言论,想不到真的能出现在这朝堂当中,真有人真能说出来‘克扣军饷’,可见朝堂中并不是人人都聪明。

    文离帝就像看猴子似的看着提出来解决方法的官员。

    此人正是户部侍郎,小小的四品官员,却是高丞相的心腹之一。

    户部掌管全天下的税收,掌管国库。户部是油水很足,权力很大的部门。

    “本来今年就是个灾年,南旱北涝,光是要镇灾,就需要掏空国库,而且下官提议,克扣军饷并不是不给军饷。

    而是稍微的和往年少一些,挪出更多的粮食来拯救灾民,稳定住局势。

    等明年灾情一过,百姓们又收得了粮食,军饷还是正常发放。何乐而不为因呢!”

    户部王侍郎说完这段话,更像是一种诱惑,众人都以为他是弱智,他笑别人看不穿。

    这不是给众人一个台阶下吗?

    而且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怎么赈灾都没有问题,无论是挪哪里的军饷也没有问题。

    只要不让自己出银子,怎么都行!

    朝政乱不乱,百姓受不受苦,跟着上层的官老爷们没有任何关系。

    大家只是不愿意将塞入自己口袋里面的东西再掏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非常弱智的提议,却会受到众人的追捧。

    真以官老爷们都是蠢货看不穿,只不过利益更加的诱惑人罢了。

    户部王侍郎的提议刚开始众人都嗤之以鼻,但是随着他的解释之后,甚至就连文离帝都开始思考可行性。

    但是很快文离帝赶紧排除脑海中的设想,这种方法损人不利己。

    皇权能保持住,纯粹是手中有兵权,谁的拳头大,谁就说话硬气。

    文离帝还是坚守自己内心中的底线,兵权万万不能乱。

    否则到时候就是官逼民反,自己是嫌自己的位置做的太稳了吗?

    户部侍郎就是没安好心,他根本就不在乎皇位坐的是谁。

    皇帝轮流做,谁知道明年到谁家?

    而把握在手中的‘利益’,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臣附议,挪用军响确实是下策中的下策,但是却是紧急关头应对的关键。”

    “臣等复议!”

    户部王侍郎提议结束后,竟有不少的文官纷纷应和。

    是啊,赶紧同意吧,反正罪过是皇上自己一个人承担。

    而且花的是国库的钱,又不是花的这些官员的钱,怎么花都无所谓了。

    文官们想.法比较多,但是武将们虽说平时在朝堂中就是一个吉祥物,但是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开始反驳。

    “苛扣军饷就是犯了大忌,动摇国本,皇上您可一定不能同意呀!”

    “边境大军,可是要负责抵挡你的外遇,匈奴,外邦小国……

    都时时刻刻,虎视眈眈。

    一旦边境军发生任何动作被察觉,都将是一场浩劫,异邦之人,亡我之心,不曾断绝!”

    “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克扣军饷绝对不能发生啊,这对于朝廷都是打击!”

    武将们纷纷结合到一起抗议,他们是真的忧心国家

    当然也担心自己的利益,毕竟这军饷发到边境,手中也要过一次,多少都有点油水。

    更重要的是兵权就是权利,对于武将们来说,手下的兵就是说话的底气,亏待了谁都不能亏待了兵卒的肚子。

    文官们一听:你们这些老匹夫,竟敢跟我们这些文官吵架!

    “既然你们这么厉害,你们说出个主意吧。出个主意,如何赈灾,别我们说了方法,这又反驳………”

    “就是把事情交给你们了,你们武将这么厉害,想出克扣军饷之外的方法。”

    文官们的嘴巴一个个都像是长了刀子,说话的语速又快,咬字又清晰。

    武将们只会嗷嗷叫,气急败坏了,都攥紧了拳头,看样子想动手了。

    文官们蛮不讲理,互相指责摆脱责任,直接就把场面给搞得混乱起来了。

    袁太尉作为大佬,并没有说话,任凭场面多么的混乱,他都是半闭着双眼站在前面。

    ‘自己到底要不要辞官呢?高丞相都已经被撸下去了。’

    ‘皇上掌权,肯定要夺兵权。自己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袁太尉对于没有利益的事情也不关心,至少没有在此次赈灾,没有看到任何的好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全心全意为了百姓,不顾家人的官员,不能说没有这种官员,国宝一样的稀少。

    而且‘清官’大多数官位也高不了,因为他们不会溜须拍马,不会给上司上供,所以很少能够得到提升。

    大多数这种拧的像一个石头的人,在官场中也得不到提升,基本上就是郁郁寡欢,终生不得志。

    在场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皇上,都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

    文离帝爱惜底下的百姓吗?

    他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