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隐公二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莒国不算是大国,《史记》里没有专门的世家,只能从三传来看。《左传》只说把姜氏带了回去,公羊和谷梁都说得到但没有占领

    向国之地。问题是在后来的历史事件中,向都只是莒国的一地,而不再作为独立国家而存在。】

    【这无疑代表向国还是被莒国吞并了,至于是否是在这一场战争中,我们今天很难了解清楚。如果是的话,我们再看上面那个很小言的故事,就掺上了国仇家恨。或者再阴谋论一点,会不会是莒国故意找个借口也说不定。】

    “这小丫头的想法还挺多,是个适合你后宫的好材料。”武姜掩唇笑道,“刚巧也是你喜欢的娘家不显的类型。”

    寤生本来打算把他亲娘的话当做耳旁风吹过,但他突然敏锐地意识到一件事:“想法多就适合寡人的后宫?”

    武姜笑得花枝乱颤:“是啊,你一心做大事,怕是不知道吧。你让祭仲为你求娶邓侯之女,又与宋国雍氏做姻亲,甚至引雍氏旁支入郑国,以为她们不会如我一般骄横跋扈。确实如此,可惜权力的滋味,只要尝过又有谁能舍弃呢?”

    “什么意思。”寤生眯起了眼睛。

    “老妇死得早,不曾见你身后之事。但以我对她们的了解,应该很精彩才是。不如我们继续听这个小姑娘讲下去,看看我的猜测是否有错。”武姜伸出食指在他面前摆了摆,“你以为你懂人心,可你忘了,女人也是人。”

    寤生看向她,眼神冰冷:“寡人从不敢忘。”

    他的母亲笑而不语。

    【隐公二年的最后一件事是郑国举兵伐卫。出师必须要有名,上一年卫国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为共叔段讨个公道,那这一年郑国伐卫国的理由就是卫国因为公孙滑在郑国作乱,甚至夺下了郑国的一座叫做廪延的城市。】

    【好一个套娃,所以其实这个师出有名,只要造出一个理由,两个国家之间就可以无限套娃。但是如果他们想要和好也很简单,甚至不需要联姻,只要两方的利益都更适合和平关系,就能轻易和好。】

    【不过大家都听说过丘吉尔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种直指人性的句子永不褪色,所以国与国的关系也永远呈现这个状态。】

    息姑作为母子斗争的看客,尽量维持着自己局外人的身份,此时却不由转向寤生,感慨道:“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人当不一般,看来后世确实能人尽出。”

    寤生点头认同了他的话,无论是鲁国还是郑国,与周边国家的和战关系都在一直变动。不要说两代君主之间有所变化,甚至是同一位国君执政时期,敌友关系逆转都是寻常之事。

    【隐公三年就这样平静地到来了,至少对于鲁国来说还是挺平静的。然而在这一年的开头,就发生了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日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