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套,或许只是一句话,但这句话背后,将是无可估量的人力、财力投入。

    朝廷才刚刚为戚继光想方设法的募兵,筹集军费,再谈收复河套,只怕再多征十年的赋税,也解决不了赤字。

    发现问题,却无力解决问题,这让朱翊钧小朋友显得很沮丧。

    冯保安慰他:“殿下,别想了。做两套算学题放松一下,解方程可解百忧。”

    朱翊钧显得兴趣缺缺:“算学可以解决蒙古、女真、两广问题吗?”

    冯保想了想,答道:“可以吧,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

    朱翊钧半眯着眼,满脸写着“我不信”。

    冯保给他解释:“殿下所担心的收复失地,不就是个钱和时间问题。你瞧,说到底,钱和时间不也是数学问题。”

    朱翊钧半信半疑的提起笔,解题步骤都在心里,直接在纸上写答案:“大伴,下次出题能不能难一点,这也太简单了。”

    冯保诧异道:“简单吗?我还参考了国子监的算学题,比这还简单。”

    朱翊钧抖了抖那几页纸:“那把这个拿去国子监,让他们做做看。”

    冯保欣然接过:“好嘞,我替诸位监生谢殿下赏赐。”

    朱翊钧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冯保见他笑了也就放心了。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为国事发愁,往后几十年,可不得愁死他。

    中秋这日,隆庆在御花园设晚宴。朱翊钧来得早,闲来无事,坐在亭子里看他爹后宫那些莺莺燕燕找乐子。

    这个和那个穿了同色衣裳,俩人话里藏针,掐起来了。那个多戴了一支步摇,有事没事捋一捋,生怕别人不知道,是皇上赏的。

    一群妃嫔争奇斗艳,谁也不服谁。为了预防外戚干政,这些女孩子都是民间选来的,绝大多数空有美貌,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更不曾读书识字。

    朱翊钧看在眼里,觉得他们很吵,又觉得她们很可怜,一个个好似颜色各异的花瓶,徒有美貌,内里空空如也。

    这些女子尚且还能争奇斗艳,更可怜的是他皇爷爷留下的那庞大的后宫,年轻的不过二十多岁,就要在这深宫里守一辈子寡。

    最后,是一个姓于的美人站出来,结束了这场争斗。她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秦嫔。

    朱翊钧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向那个秦嫔,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尤为漂亮,安安静静的没什么存在感。突然之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他却低下头,更是退到了角落。

    大家表面上姐姐妹妹相称,嘘寒问暖,背地里投过去好几道仇恨的目光。

    隆庆倒是很高兴,给了秦嫔好些赏赐。因着皇上的赏赐,落到秦嫔身上仇恨的目光又多了几道。

    吃了饭,赏了月,皇后带着两个小的回宫,隆庆也走了。

    宴会散去,众人乘着月色各自回宫,一行人穿过浮桥,有人抬手拢了拢鬓边。哎哟,不好了,皇上赐的步摇不见了,一时间宫女妃嫔,前前后后几十个人乱作一团。

    那秦嫔被人挤到了浮桥边上,摇摇晃晃,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朱翊钧走过池边,弯腰捡了块石头在手里玩。听见动静,回过头来,借着月光,恰巧看到一双手,趁乱朝那个秦嫔伸了过去。

    朱翊钧想也没想,石头脱手,携着强劲的内力朝人群飞过去,在那双手碰到秦嫔之前,精准的搭在了那人的手肘上。只听一声惨叫,有人落水了,场面更加混乱。

    太监七手八脚将人捞起来,落水的是个宫女,吓得

    面色惨白,也不知是冷的还是吓得,抖个不停。

    皇太子也管不了后宫的事,只能皇后管,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带去坤宁宫。

    俩小的就让皇后操心的,一点不想管这些破事儿,听她们你一句我一句,吵得脑仁儿疼,一见着朱翊钧更是来气:“你跟这儿凑什么热闹?”

    朱翊钧乐呵呵的给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我要不来,你肯定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皇后问:“你知道?”

    “嗯!”朱翊钧指着那跪在地上那宫女,“我让她掉水里的。”

    皇后脱口而出:“她怎么惹你了?”转念一想,她儿子没这么闲,沉下脸来改口道,“她犯了什么事?”

    朱翊钧把刚才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皇后听懂了,有人不想秦嫔把孩子生下来,这事儿好办,谁的宫女谁是主谋,宫女也主动招了。

    可那宫妃跪在地上哭天抢地,直呼冤枉,冲向柱子要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皇后见她这么刚烈,也以为冤枉了她,一时间不知如何处理。

    朱翊钧等那宫妃表演完,走过去拉起她的琵琶袖使劲儿一抖,“哐当”一声掉出个东西落在地上。

    朱翊钧捡起来,对着月光仔细看:“步摇,我父皇赏的,不是丢了吗?”

    那宫妃吓得瘫软在地上,皇后一挥手:“拖出去,先关起来。”

    朱翊钧又转头看向另一边:“这个周美人,不,刘美人……”

    旁边有人小声提醒他:“是于美人。”

    “管他什么美人,一起关起来。”

    于美人和秦嫔手牵手紧紧依偎在一起,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听到朱翊钧的话,更是一脸惶恐,跪下来磕头:“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臣妾不知犯了何罪?”

    那秦嫔看起来胆小怯懦,这时却站出来帮着求情。

    朱翊钧嫌弃的看着她:“噫!你吃的饭都长在了脸上,不长脑子。”

    “就因为她,你差点被人推水里。”

    他这么一说,秦嫔才如梦初醒一般,往后连退数步,远离那于美人。

    “行了!”皇后烦透了,“这两个人先关起来,明日就送去安乐堂,其余人禁足半月,不得出寝宫。都散了吧。”

    安乐堂是个很偏僻的地方,在北海附近,朱翊钧从小在西苑长大,知道那里是犯错的宫人居住之地,据说弘治皇帝幼年就养在那里。

    偌大的紫禁城,处处都有故事。

    朱翊钧凑完热闹,也打算回清宁宫,却被皇后叫住:“你站住。”

    朱翊钧又倒回来,靠在她身旁,笑嘻嘻的问:“我也要禁足吗?”

    皇后说:“天这么晚了,今日就宿在坤宁宫。”

    朱翊钧说:“我明早还要读书。”

    皇后一听“读书”二字,就怒了:“你还好意思跟我提读书,后宫这些闲事,是你这个皇太子该管的吗?”

    朱翊钧一脸正气凛然:“我就见不得

    她们欺负人,见了我就要管。”

    皇后看着他,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捧着他的脸揉搓:“小崽子。”

    小崽子惯会撒娇,非得让母后哄他入睡。皇后坐在床边,替他盖好被子。

    朱翊钧睁着眼,毫无睡意:“那些宫妃,比太液池的野鸭子还吵,父皇每年竟然要选这么多放在后宫。”

    皇后说:“你父皇喜欢。”

    朱翊钧问:“我父皇喜欢她们什么?”

    “……”皇后张了张嘴,竟不知说什么,“好好读书,父皇的事你少管。”

    朱翊钧又说:“我读《祖宗实录》,弘治皇帝只娶孝康皇后一人,没有妃嫔,也没有美人,每日只与皇后同起同居。”

    皇后说:“从古至今,也只有弘治皇帝一人,以致自私单薄,朝臣对此多有微词。”

    朱翊钧笑道:“要不我皇爷爷怎么能当皇帝呢?”

    “不许胡说!”皇后捂他的嘴,“我看你是想挨揍了。”

    从小到大,因为没有人揍他,他一向放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皇后叹一口气:“叫你读《祖宗实录》和《祖训》,是要你时刻谨记祖宗基业,得之不易、守之艰难,学习祖宗深仁厚泽、励精图治。”

    “要学,要学,都要学!”朱翊钧打了个哈欠,眼睛缓缓合上,“我困了……”

    他上一刻还在同皇后说话,下一刻已经睡熟了。

    皇后替他掖好被子,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