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徐公之才能,秉性谦和,尚且因他人弹劾而被迫请辞,像我这样的人又怎能在这个位置上长久?只怕迟早也要请辞返乡才是!”

    朱翊钧心说:“你真这么想吗?我不信。”

    “是!”屋里又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这个声音朱翊钧再熟悉不过,是他的张先生。

    张居正说道:“你若现在离去,倒是能保全以往的美名。”

    听到这里,朱翊钧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眼睛却弯成了月牙形,生怕自己没忍住,笑出声来。

    里面半晌没有动静,朱翊钧甚至能想象到此时此刻,李春芳脸上的神情。

    实在是太好笑了!

    屋子里安静了多久,朱翊钧就在外面憋笑憋了多久,好不容易忍住了,他又揉了揉自己的脸颊,恢复如常,这才一掀衣袍迈进屋内。

    一进屋,他才发现,原来屋子里有三个人,除了张居正和李春芳,还有个陈以勤。

    这位陈阁老倒是端庄持重,听到刚才一人的对话,竟能够保持神色如常,倒是让朱翊钧佩服。

    三人看到朱翊钧,一起向他行礼,朱翊钧看到李春芳那副老实人受气

    ()    的模样,又想笑,花了大力气忍住了,

    老师刚把人怼了,朱翊钧这个做学生的只好关心两句:“李阁老放宽心,徐阁老离开之时,对你可是寄予厚望。”

    他又提起徐阶,李春芳非但没被安慰道,反而更扎心了。又叹一口气,想起自己还有要事处理,又向朱翊钧躬身行了个礼,告辞离开了。

    另一边,陈以勤一会儿要给隆庆日讲,拿起书本,也离开了。

    屋子里只剩下张居正、朱翊钧,冯保,还有跟进来的刘守有。

    刘守有与张居正说了句什么,朱翊钧没听懂,回头去看冯保:“说的什么话?”

    冯保说:“湖广地区的方言吧。”

    朱翊钧想起来了,他俩都来自湖广布政使司,一个是荆州府,一个是黄州府。

    “哼!”朱翊钧嘟着嘴,扬起下巴,“那我也是湖广人士,我皇爷爷是从安陆来的,属于黄州府。”

    他又皱了皱眉头:“只是,我没去过,也不会说那里的方言。”

    众人皆是一愣,没见过这么认同乡的。

    “殿下,可不能这么算。”

    世宗的父亲兴献帝只是封地在安陆,并非祖籍湖广。

    朱翊钧说:“我知道,太祖高皇帝祖籍凤阳府,属南京。”

    祖宗实录他可没少看,不但看了,还记住了。

    张居正笑道:“思云说,殿下刚才在外面笑了好久。”

    朱翊钧也跟着笑起来:“我没想到张先生会这么说。”

    张居正轻叹一声:“同样的话,他一日说三遍,我也实在是忍无可忍。”

    他心中巴不得李春芳也追随徐阶的脚步,赶紧回家养老去。

    这时候,朱翊钧却说道:“我倒觉得李阁老不会走。”

    张居正问:“为何?”

    朱翊钧想了想,也说不清为什么,只说:“直觉。”

    直觉是基于他对这个人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当初李春芳为了入阁,能把徐渭关在别院中写青词,现在他好不容易熬到了首辅的位置上,又怎会轻易离去。

    张居正没接话,其实他也有同样的判断,所以才会那么说。

    朱翊钧又走到一张案几前,问道:“这是张先生的桌子吗?”

    “是。”

    朱翊钧手指轻抚过桌沿,上面油漆斑驳,露出木材本来的样子,但也已经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变得暗沉。

    朱翊钧说道:“都已经这么旧啦!”

    张居正说道:“是,有的家具自文渊阁建好就有,有的是后面陆续增添,最新的也已近百年,只有正殿的书架是前些年新打的。”

    朱翊钧转过身来,笑道:“要是我有钱,就把文渊阁重新修一修,给张先生换一套新的桌椅。”

    学生如此暖心,张居正也忍不住笑起来:“那臣就先谢过殿下。”

    朱翊钧摆了摆手:“不谢不谢。”

    冯保在一旁说道:“殿下小小年纪,已经学会画饼了。”

    张居正揶揄道:“冯大伴教得好。”

    冯保与他谦让:“不敢不敢,是张阁老教得好。”

    朱翊钧一边一个,拉起他们的手:“别争了,是你们俩教得好。”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