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宋番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幕干脆利落地谢幕让众人一惊:“啊?这么快就完了?”

    刘庄(汉明帝)一愣,随即道:“后人不讲西方诸事了?”

    虽然西方远在千里之外,对大汉并无帮助,但谁能拒绝观世界万事的机会呢?

    正想着就见天幕陷入黑暗,几息后屏幕微微抖动出现一桀骜少年,满脸不耐地催促:

    【快说说你们感想,说完好放学吃饭!】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你说不说你自己的理想吗?

    这少年性子急得磨磨,别老想着吃饭。

    正点评间就见先前要做主席的少女站起来:【你们组研究得太偏科了,讲宋该以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和发展水平高低来作为标准,而不是历史定论来讲定性时代】

    田羽抬起下巴轻笑:【一个国家时刻面对国将不国时,它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是无根浮萍,至于发展?”

    国家都没有何来发展?

    宋科技是近古发展巅峰,但经金元摧毁明继承了多少?发展了多少?

    讲到宋都是宋词、当官很爽、商业发达,然后呢?】

    这话朱元璋万个不同意,历朝历代都有长短之处,后世继承也只会承有用之处,而不是全部保存。

    就如汉朝鼓车,有用吗?

    有用,天子出行必备鼓车。

    但它与后人出租车有些类似,都能计算路程。

    但对民间无用不能得利,自然无人改进它的做法。

    要改进它的前提条件是百姓有余钱乘车,朝廷有能力平整路面,以及能在鼓车中获利。

    没有这些条件加持,鼓车永远困于天子出行。

    不过…朱元璋眯起眼琢磨:祖师篇可是说了很多好东西,有些物件还是得研究起来,他无法用给大明后世儿孙后也好。

    吴晓思见两人有针锋相对之意,连忙拿起话筒插话:【元脱脱修史时,曾言:宋徽宗什么都好,就是做不好皇帝,如果他不是皇帝,那教科书上也有他一席之地。

    毕竟他艺术细胞太厉害,特别是书法,22岁就造出字体纤细、劲瘦在力的‘筋体’(瘦金体),四十岁时书法大成又写出‘天骨鹤体’,既有王羲之中和之美,亦有瘦硬之美...但是】

    田羽不等她话说完,直接打断:【他字最初叫筋体,后来被改名叫金,意为刚强之意。

    可他治国却半点没刚强之意,本职工作做不好,副业再好有个屁用?

    难道金兵临城他写两张字帖就能退敌吗?

    艺术只存在和平时期,我们提及唐太宗会顺便夸夸他的飞白体,提到汉章帝刘炟会惊讶:哇撒,他书法好厉害,创出章草字,说到瘦金体创造者只会:垃圾!】

    突然被点名的刘炟眨眨眼:自己御书传至后世了?

    那他不得多写几张传世?

    不对,按后人之意,他这皇帝做得还不错?在后世留有好名

    ?

    与刘炟暗喜不同,赵煦指着赵佶鼻子骂:“平日你轻佻浪荡,爱笔墨丹青,没想到你做了皇帝还不正经,害宋末路你还有何话可说?”

    被打得只剩半口气的赵佶挣扎地抱住兄长大腿,大声哀嚎:“哥你得保重身体啊!千万千万别让弟弟登基啊!”

    他刚刚听到了,他不做皇帝一样能流芳百世,做了皇帝不仅要受辱还被遗臭万年,能得美名为什么要受万人唾骂?

    想到这他顾不得自个伤势,扯着嗓子大吼:“太医呢?太医在哪?”

    等太医到殿准备给他问诊时,赵佶一把推开他:“给本王看什么?给兄长看!”

    说罢他转头眼巴巴地望着赵煦:“兄长,你可得好好的啊!”

    赵煦忍不住一脚踢开他:“滚吧你!”

    田羽的抢白让吴晓思火大:【你不想说宋让别人讲啊!你讲了又不耐烦,搞什么?】

    吴晓思这话让宋君臣陷入尴尬:后人对宋也太嫌弃了吧?

    他们有那么差吗?

    【对不起是我的错,至于换人讲?他们都不愿意,谁让我游戏输了只能上台】

    刘彻好奇地看着田羽比起中指:“这是何意?”

    说着他也竖起中指试了试,却半点不解其意。

    难道是很努力的意思?

    【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宋,对于宋是恨铁不成钢,本人无低血压不想让自个难受,刚才我态度不好抱歉!】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点点头:不错,会及时止损,此子不错。

    吴晓思轻哼一声,把话题递给其他同学,众人见一小胖墩站起来道:

    【宋钦宗真的不是人,开封被围召各地勤王,不给赏赐也就算了,连吃的也不给。

    天寒地冻地,就让勤王部队以正气抵冷气,结果很多勤王部队直接变身土匪,这两父子造的孽够大。

    赵构呢?

    只想维持好自己的一亩二分地,至于抗金、父母兄弟皆不在心上。

    他心中既无黎民百姓,也国家大义,只是一个求安稳的自私聪明人】

    无形的耳光再次扇在宋君臣脸上,特别是赵佶和赵构,恨不能找条缝钻进去:说他们做什么?

    说秦桧别提朕!

    【宋朝畸形的制度不信任武将,结果军事指挥混乱,对文臣又过于放纵,造成士大夫没血气!

    从北宋起,宋朝君臣看不到宋危险之处吗?

    看得到啊!

    各种弊政论文一堆接一堆,甚至还能总结:

    天下生民之衣食,皆在八项盘剥:曰公田、曰民田、曰城邑、曰杂变、曰丁口。曰盐、曰茗、曰酒。

    甚至还进一步总结的:宋四大弊政‘曰民穷、曰兵弱、曰财匮、曰士大夫无耻’。

    但有什么用?嘴上说着又不累,真干实事?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