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 魔性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曹寅和曹荃对视一眼,双双应了下来。

    到底是老太太,见多识广

    (),哥俩从老太太这里得到了答案≧()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双双退下了。

    路上两人不敢说话,就怕隔墙有耳,回到了他们家眷住的地方,曹荃才小声说:“李煦那里该远着些,虽然说是姻亲,然而嫂子是正经的李家人,不是姜家的人。”

    曹寅没说话,曹荃跟哥哥告退,转身回去了。

    晚上海棠的房间里,舒宜尔哈和桂枝洗了澡后跑来和姐姐一起挤着睡,用舒宜尔哈的话来说:“祖母让我们看着你,不许你熬夜!”

    海棠就不得不放弃晚上读一会书的习惯,哄着两个妹妹睡觉。

    可偏偏盐宝睡在门口,在门口可怜兮兮地发出呜呜声,特别是桂枝问了盐宝怎么了后,盐宝的声音就显得更可怜了。

    海棠就知道这狗子想用可怜博同情,达到他一天吃五顿的生活水平,就跟桂枝说:“别搭理它,不搭理就不哼唧了,你越是搭理它就越可怜。”

    桂枝笑起来:“说起来盐宝可真聪明,满屋子知道谁说话有用,居然去讨好汗阿玛,可惜了,汗阿玛也觉得它肥。要是四哥在这儿,它说不定会去找四哥。也不知道四哥如今怎么样了,他要是还不回来,只能再在关外过年了,就等着明年回来给弘晖过周岁吧!到时候他连他闺女的满月周岁都错过了!”

    四阿哥对做一个父亲还没太深刻的认知,这会惦记的也就是德妃福晋和弟弟妹妹,特别是最近,她想着弟弟妹妹的时候多,尤其是惦记海棠。

    四阿哥在关外,德妃经常打发人去关外看望他,加上他和京城的往来信件也很频繁,户部又经常派人出差来协助他,别看四阿哥人在关外,但是消息却很灵通的。

    家里的事儿朝廷的事儿十有八九都知道。

    就连此时内务府没银子的事儿他也知道,倒并不是他盯着内务府,而是关外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

    而替皇帝管理着大片土地的就是内务府,四阿哥这回马枪用得多了,和内务府的官员也就熟悉了,内务府里面没钱的事儿自然也就听说了。

    此时他就住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衙门里面最近几日正把收上来的人参分等级装盒送往京中。

    这衙门官员看他对人参一直盯着,就谄媚地说:“这些都是上品,奴才今天孝敬您一只?”

    四阿哥冷笑一声:“然后你们上书说爷勒索你们的人参是不是?”

    “不敢不敢不敢!给奴才十个胆子都不敢!”

    四阿哥盯着这些人参看了几眼:“爷要是想用这些人参,直接去求皇上就行了,用得着你们在这里献殷勤!”

    “是是是,是奴才等妄言了!”

    “哪些适合滋补?适合经常用的?虚不受补的道理爷还是知道的,挑那一些药劲儿没那么大的,适合经常用的给爷看看,装一盒送到京里面先留着。”

    这些官员你看我,我看你,心想刚才四爷调子起的挺高的,不还是想要这些东西吗?

    就有一个官员微笑地问:“您是打算给谁用?若是您用,这些拇指粗的都行,若是

    ()    孝敬宫里的娘娘……”

    这话没说完,四阿哥就摆了摆手:“你们也不用在这里套话,爷用或者是娘娘用,再或者是宫里其他贵人用,自有太医院那边拿主意,实话跟你们说了,这些是给爷的妹妹勇宪郡王用,你们把合适的那些,把一些好的挑出来,你们这些人参还没送到京城,爷请皇上批人参的折子就已经到江南了,少在那里想那些有的没的。”

    “是是!您看看这些,年份少,药力没那么强,奴才等人没读过太多医书不太了解,但这些比较符合您的要求,已经是上品了,让人特殊标记出来送往京中,具体该怎么用,能不能用,还是要听太医的说法。”

    这才像一句人话,四阿哥点了点头。

    随后就从装人参的屋子里出来,这些官员又邀请他去看东珠。

    四阿哥摆了摆手,他这一次是来核查土地的,并不是来核查内务府的,自己感兴趣的看过也就行了,其他的实在是没那个精力了。

    于是回到房间后,四阿哥开始写信。这信是送往江南的,要先送到京城,然后跟随着京城的快船往江南送。

    四阿哥先给康熙问安,随后把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和办差日常写出来,实在是素材太多了,四阿哥想吐槽的也太多了,这封信一气呵成,一口气写了二十多页,厚厚的一大封信。

    随后开始给弟弟妹妹写信,重点是嘱咐海棠要保养好自己,可千万不能病了,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像海棠这样来回奔波操心又多的人,若是病了,没个半年大半年是不会有起色的。

    写完这封又想起刚才人参的事儿,话痨四阿哥又重新给康熙写了一封请安信。

    本来就想说给妹妹求几支人参,结果唠叨起妹妹的身体来,其间又夹杂着回忆起妹妹小时候胖墩墩肉乎乎的可爱样子。

    他在写信的时候,一边摇头一边叹息,有的时候又很高兴,忍不住咧嘴笑,情绪丰沛的时候又忍不住擦了擦眼泪。

    旁边的侍卫拉了拉苏培盛,几个人出去小声的问:“爷没事儿吧?”

    这场面苏培盛看多了。

    就说:“没事!”

    大家心想这是没事的样子吗?别四爷被外边那群糟官儿们给气疯了吧。要是这位爷有个三长两短,回去怎么跟皇上交代啊?来的时候是多好一大小伙子,回去的时候成了个二傻子,这可怎么说?

    几个人面面相觑。

    苏培盛看他们大眼瞪小眼就没搭理他们,又进去伺候笔墨。四阿哥这封信比刚才给康熙写的二十多页的信更有素材。妹妹这十几年的人生随便回忆一下就能写出一本书来,所以他这封信写了足足三十五页。收笔的时候意犹未尽,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信封里面只能装这么多了,已经到极限了。

    这个时候都已经是深夜了,兴奋得四阿哥睡不着,又趁着这股兴奋劲儿给六阿哥写了封信。

    直到天亮,他桌子边儿多了好几个鼓鼓囊囊的大信封,再加上他给其他人写的信,传信的人背了一大包回到京城。

    太子一看,老四怎么写了这么多?

    他第一反应是:关外的那些人把老四给惹着了,这是要告状。

    太子也不会做出那种查看弟弟信件的没品事儿。就只能把熟悉关外事情的人叫来,问道:“是不是有人给老四使绊子了,要不是把人给逼急了,也不会闹出这事儿来!”

    太子一指信封堆,这些全是一个人写的,特别是给皇上的,那信封都被撑圆了。

    在场的官员看到之后都沉默了。

    也有人给四阿哥下绊子,不可能不下绊子,可是那位爷化解了啊!难道还不解气,非要痛打落水狗?

    人怎么能小心眼到这地步!

    索额图给太子出主意:“不如派个人去帮忙?先看看到底是怎么了?这事总要有个了结的时候呀!”

    这话一说,在场的诸位都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地点了点头。朝廷这么大,国土这么大,四贝勒怎么就总是逮着那一片地方来回犁地?给那片地方的官员一条生路吧,再这么下去,要么是四爷疯要么是他们疯,总要疯一方才算结束!

    这鼓鼓囊囊的大信封送到康熙跟前的时候,康熙带着一家老小已经回程了。

    信是漕运衙门的人送上来的,康熙看了这一堆信也沉默了一回。

    他压根没往四阿哥话痨的份上想,心里的想法是:这才几十年,难道关外的事情已经糜烂到需要用这么多信纸才能说明白的地步了。

    顿时抱着一种不杀几个人不足以震慑官场的心情拆开了最大的一封,结果是四阿哥在回忆小时候和妹妹相处,当然其中也夹杂着其他弟弟妹妹,关键是四阿哥从他看到妹妹第一眼开始写,写的也挺感人的,问题是写了这么多张纸,才写到了四岁!

    康熙此时压根没法说自己的心情,他不是那感性的人,反复地看了两遍之后,虽然勾起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还是忍不住想从字里行间里面找出他儿子想传达出的意思。找了半天之后又用了各种排除法,康熙觉得老四大概是想给他妹妹要几支人参!

    要人参你说呀!两句话的事儿你愣是写了三十多张纸,浪费了你老阿玛半个下午!这半个下午能干多少事你知道吗!

    这倒霉孩子!

    康熙就不想看剩下的那封信了,但是又担心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只能在心里面对着四阿哥一边嫌弃一边拆信。

    这封信才是康熙想看到的,他也擅长从字里行间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对的这封信反复读了半个下午,觉得自己总要找机会再回一趟关外,至于最近一两年,让盛京将军带着盛京官员到木兰来!

    同时他也给四阿哥了一封回信:随盛京官员来木兰觐见,所有的事情在动身前往木兰之前做完。

    回来吧你!再这么下去,朕怕你们中间疯一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