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陈淑慧若有所思。

    李承乾循循善诱:“好处有很多,比如今天这种被逼着相看的事,你直接应了便是,有杜构帮忙打掩护,就不用担心被你父母纠缠了。”

    陈淑慧眼睛微亮。

    “对呀对呀!”杜荷也凑了过来,对陈淑慧挤眉弄眼,“最好你直接允了我大哥的提亲,以后就再也不用为婚事发愁了。”

    李承乾悄悄伸出一只手,把这傻子的头按了下去,微笑道:“不愿意也没关系,你就说要考虑考虑,过几个月再回绝便是了,好歹能过几个月清净日子。”

    陈淑慧摇头:“不行,那对杜构太不公平了。”

    李承乾看向杜构:“杜构,你说呢?”

    杜构红着脸,努力使声音保持正常:“没有不公平,正好我家也在催我相看。”

    李承乾一拍手:“你们是互相帮助啊!”

    陈淑慧还是犹豫:“那杜相公夫妇那边会不高兴吗?”

    “不会的,我阿耶阿娘都是很好的,而且他们很喜欢你。”杜构丝毫不虚,考试前他就已经跟杜如晦夫妇提过这事,两人都没有反对。

    正如杜构所说,杜如晦夫妇很欣赏陈淑慧。

    陈淑慧想了一会儿,虽然还是觉得怪怪的,但也点头应下了此事。主要父母最近逼得有点紧,她确实有点受不了了。

    又强调:“如果杜相公和杜夫人不愿意,或者有其他什么变故,随时可以作罢,不必强求。”

    杜构嘴上应着,心里已经决定休沐回去就跟父母商量,过几天就遣人上门提亲。

    既可以杜绝其他人打陈淑慧的主意,还可以循序渐进培养感情,日后再顺势表明心意,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多了。

    杜荷突然道:“二楼有人在偷偷看我们。”

    那人动作虽然隐蔽,却瞒不住习武多年耳聪目明的杜荷。众人顺着他示意的方向看去,只见二楼一扇玻璃窗后有人影一闪而过。

    “应该是我母亲。”陈淑慧叹了一声,“她总是这样,只怕此时亦未走远,还在暗处看我们呢,我们还是离了这里吧。”

    李承乾微笑:“那正好,这是个好机会啊!”

    ?

    其他人还在茫然,杜构已经明白了,上前两步站到陈淑慧面前,伸手替她扶了扶鬓边歪掉的簪环,余光看到

    ()    那扇窗后帘子晃动,轻声对陈淑慧道:“杜家提亲之前,陈夫人应该不会再逼你了。”

    陈淑慧没说话。

    演完这一场,一行人离开了这里,李承乾想着帮帮杜构,就着方才的话题问陈淑慧想要什么样的夫婿。

    杜构竖起了耳朵。

    陈淑慧没察觉到不对,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爽快地说:“我理想中的丈夫,家世不是最要紧的……”

    杜构心道果然,光靠家世是打动不了陈淑慧的,幸好他早有准备,因着使臣那事在朝堂上露了回脸,还得了圣上夸赞,算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此次科考又有很大希望入选,说明才华也不缺,如此应该能入得了陈淑慧的眼吧?

    陈淑慧又道:“……能力也不重要。”

    杜构:“??”

    李承乾头上也冒出一排问号:“你刚才还说康安郡公家的郎君无才无能,怎的又不看重了?”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拒绝呢?

    陈淑慧忧伤地叹了一声:“我见过那人,长得实在……”

    李承乾:理解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子喜欢漂亮姑娘,女子当然也可以喜欢好看郎君。

    他瞥了杜构一眼,不错,赢在起跑线了。

    杜构:“……”

    *

    几天后,杜家对陈家透露出结亲的意思,陈父陈母果然不再逼陈淑慧与康安郡公家的郎君见面。

    ……他们开始逼陈淑慧和杜构见面了。

    陈淑慧也不推辞,偶尔和杜构见上一回,具体干了什么不知道,陈家父母问不出来,也不敢派人跟着,怕惹怒了杜构,这桩婚事就告吹了。

    李承乾和苏琛、杜荷化身狗头军师,帮杜构收拾打扮、制定约会计划、培养恋爱技巧,忙得不亦乐乎。

    长孙皇后看得好笑,跟李世民说:“承乾这么大就懂这么多,日后与太子妃必能相处和睦。”

    李世民也畅想起来:“不知道承乾该娶个什么样的太子妃,生的孩子会像谁?如果长得像承乾就好了,他小时候多可爱啊。”

    李承乾捧脸:“我长大了不可爱吗?”

    李世民可疑地沉默了。

    李承乾:“??”

    李世民见李承乾准备炸毛,哈哈大笑:“逗你呢,承乾现在也可爱……”

    李承乾刚有点满意,李世民又慢悠悠补充:“……就是没小时候可爱了。”

    李承乾得意道:“那当然,我长大了,怎么还能叫可爱?应该叫俊秀了。”

    李世民和长孙氏:“……”

    话是没错,但自己说出来,脸皮好像厚厚的。

    很快,科举的结果就出来了。

    今年秀才科取中三人,秀才向来难考,每年只有一两个,没人考中也属正常,今年竟有三人考中,李世民非常高兴。

    杜构报考的是进士科,他学问不错,名气和背景也有,不出意料被选中了,只是名次不太高,只处在中游。

    这已经很好了,进士一科虽然不比秀才难如登天,但也并不好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杜构不足弱冠中选,已经相当难得。

    这次科举还有一点与往年不同,就是寒门学子的中选比例变大了。因为很多考中的学子都在《长安文化报》上出现过,并且因此声名鹊起,大家都认为这是《长安文化报》的功劳,《长安文化报》由此更加地位超然。

    李世民也很高兴,照这个样子下去,用不了几年,他就能慢慢替换掉世家那些酒囊饭袋。

    李承乾提醒他:“世家恐怕不会坐以待毙。”

    “无妨!”李世民站在御案后,微笑着,语气傲然,“从前忍让,不过因为羽翼未丰,如果大唐社稷稳固,我们手里有精兵良将,钱财粮草武器全都不缺,已经不必顾忌了。”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世家底蕴都不值一提。

    但愿世家能够明白这一点,否则只能请他们抱着不合时宜的骄傲,一起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被碾成散沙。!

    千山不关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