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欧阳询微笑颔首:“不错!”

    李承乾美滋滋:“那我们这就跟他们说。”

    几人头碰头商量了一会儿,把时间定在下个休沐日,地点就在来香楼。然后掏出铅笔和纸开始写回信。

    旁观众人:“……”

    果然是孩子,做事就是随心所欲。时间地点定得如此轻率,不用考虑宾客的安排和香来楼的情况吗?

    转念一想,以李承乾的身份,确实不需要考虑宾客和香来楼,就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是他们庸人自扰了。比不起比不起。

    李承乾三人给所有人都回了信,包括今天送信过来的和以前写信探讨但今天没有的。加起来总共才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简直美滋滋。

    把信交给报社,他们会按地址给读者寄出去,这就算是请柬了。

    回去的路上,李承乾几人看今天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大量读信、写信和背书,李承乾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又因为李承乾回信都是幼稚的大白话,读者也自觉写得白话一些,所以现在除了第一次给他写信的,其他来信大部分都能看懂了。

    因为没有回信压力,今天看信格外轻松愉悦,哪怕看到新读者来信,有很多晦涩不懂的地方,也丝毫不影响心情。

    看着看着,李承乾就咦了一声。

    杜荷立刻凑了个大脑袋过来,看热闹:“怎么了怎么了?”

    李承乾将刚打开的信给杜荷和苏琛看:“这个人第一次给我写信,但他的话我都能看懂诶!”

    语言非常简洁浅显,读起来轻松顺畅,一点难度也没有,只凭这个,李承乾就对此人印象大好。

    杜荷撇撇嘴:“说不定他就没什么学问,只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李承乾摇头:“不是哒,

    ()    他的字很好,肯定读了很多年书。”

    李承乾自己软笔书法不佳,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接着往下看,他又咦了一声。

    杜荷再次:“怎么了怎么了?”

    “他写得很好诶。”这文章语言浅显,但很有内容,很多点李承乾都没有想到,是他最近几天看到的最好的文章。

    他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杜荷和苏琛也凑过来看,都觉得这文章不错。

    杜荷看着最后的署名:“马周?没听过这人。”

    “没听过不奇怪啊。”李承乾学着李世民的语气,“我们才认识几个人。”

    苏琛和杜荷:“……”

    李承乾喜滋滋把信收起来:“明天我要给先生也看看,还要写信和马周讨论一下。”

    他等不了几天后了,况且也不知道此人会不会来参加研讨会。他可不认为所有收到信的人都会来。

    苏琛此时却道:“承乾,我们也得好好准备准备,如果研讨会上再有几个像马周这样的,我们岂不是要丢脸?”

    此言一出,李承乾立刻严肃起来:“你说得对。”

    丢脸是绝对不能丢脸的!

    “那我们今天就开始看方志吧,你们两个来我家。”

    杜荷和苏琛郑重点头。

    杜荷想了想说:“我大哥这几天也在写这个功课,还查了不少资料,让他也来!”

    三人对视一眼,都嘿嘿偷笑:压榨杜构,太快乐了。

    李承乾:“你让人请他。”

    想了想又补充:“不方便就算了。”

    杜荷打发小厮回杜家,一则告诉杜如晦和杜夫人一声,二则问问杜构,看他愿不愿意来。

    杜构本来不怎么愿意,还是那个想法,他觉得和三个小孩(其中一个还是他不学无术的弟弟)讨论功课没什么意思,但李承乾手里的方志让他很动心。

    这几天查看各种典籍,确实不太好找材料,方志这种东西又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思考再三,杜构还是决定去,和父母辞别就乘着马车出了门,在宵禁之前赶到秦王府,和长孙氏请了安,就被送去千福院。

    风蕾笑道:“几位郎君在书房呢,只等着郎君了。”

    到了书房门口,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就看到里面撅着屁股跪趴在地上看书的三个人。

    杜构:“……”

    他很想扭头就走,然而李承乾已经看到了他,高兴地冲他挥手:“杜大哥。”

    杜构只能硬着头皮进去,还诧异地看了苏琛一眼。李承乾和杜荷性格活泼,做出什么样的事都不奇怪,但苏琛一向斯文有礼,怎么也做出,咳……那样的动作?

    苏琛默默哀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李承乾拍拍屁股站起来,对杜构嘿嘿一笑:“杜大哥,你把文章带过来了吗?”

    杜构点头:“带了。”

    “那我们先交换看一下叭,看完再讨

    论。”

    杜构迟疑:“你们真的要看吗?要不直接看方志吧。”

    他对自己的文章还是有点信心的,在学院一向都名列前茅,虽然还没有写完,但框架内容都有了雏形,要是打击到小孩怎么办?

    李承乾不知道他的想法,摇摇头道:“方志要看,文章也要看,磨刀不误砍柴工,说不定还能有新发现呢。”

    杜构无法,只能把文章拿了出来,李承乾看向杜荷:“把我们的文章也拿出来。”

    杜荷:“苏琛,拿出来。”

    苏琛:“?不在我这里。”

    “不在你那儿能在哪儿,今天中午你不是修改错别字吗?”

    苏琛:“后来我给承乾了,他说要添一点东西上去。”

    杜荷和苏琛齐齐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叉腰对杜荷道:“我是写了点东西,但我书包放不下,你给装到你书包了啊!”

    杜荷挠挠头:“……好像是有这回事儿。”

    众人:“……”

    苏琛翻了个白眼:“你什么时候能长点心?”

    杜构:“……”做为兄长,他有亿点点脸红。

    杜荷从书包里找出文章给杜构,然后三人就抱着杜构的文章看去了,不时还会小声讨论,杜构能听见他们说:“这点我们也没想到诶。”

    杜构默默叹了一声,打开了李承乾他们的文章,想着尽量多找几个优点,等会几个小孩要是被打击到了,他也知道该怎么宽慰。

    然后打眼一看,他就被惊到了。

    虽然语言稚嫩,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不仅分析了雪的影响,还提出好几个利用雪的措施,以及灾祸的解决办法。

    且不说这些办法管不管用,但就这个文章本身来说,是个朴素但详实的文章,叫杜构来说,并不比他的差。

    可是他们才几岁?

    杜构内心有点崩溃,不由想起前几天施药回来,陆德明让他和李承乾几个一起写功课,他不想欺负小孩就拒绝了,还请陆德明别把他的文章给李承乾他们看,当时陆德明那个笑颇有些意味深长,他还以为自己想多了。

    现在再回想起来,脸一下就爆红了。先生会不会觉得他太自以为是了啊?

    这下杜构算是摆正心态了,讨论的时候非常认真地请教,李承乾文章里有很多是他不知道呢。

    杜荷可得意坏了,他第一次比自家大哥知道的多,非常地积极替杜构解惑,李承乾和苏琛也很配合,但凡杜荷能解释的都让他来。

    杜构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的解决办法,棉花他是知道的,杜荷有一件棉花做的棉衣,确实非常轻便暖和,但这个红砖又是什么?

    “和青砖一样吗?”

    杜荷捂着肚子笑:“大哥你真笨,一个红砖一个青砖,颜色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一样呢?”

    “……”杜构脸上发烫,“你闭嘴!”

    杜荷:“哼!偏不!”

    杜构:“……”他这个大哥当得真是,

    说话没大郎君一半顶用。

    不过杜荷也说不出来什么了,主要是再深的东西不太懂。

    李承乾解释道:“青砖和红砖都能用来建房子,烧制的步骤差不多,区别是青砖烧好后浇水冷却,红砖烧好后自然冷却。()”

    那杜构就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何必特意烧制红砖呢??()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不一样吖!百姓用不起青砖,但可以用得起红砖。”

    杜荷:“?”

    他感觉脑子不是很够,怎么听不懂李承乾的话。

    “你想吖,青砖需要浇水冷却,把那么多水运到烧砖的窑上再浇下去多难啊,光这一步成本就要高很多。而且青砖要用封闭窑,红砖不需要,窑就可以建得大一点,一次能烧出更多砖,燃料和时间成本也降低啦!”

    李承乾挺着小胸膛道:“最重要的是,红砖烧制非常非常简单,百姓在家自己也能烧,连钱都不用花了。”

    杜构大惊:“在家里也能烧?”

    李承乾点头:“是哒!”

    他眼睛转了转,兴致勃勃道:“要不我们烧砖玩儿吧?”

    *

    李承乾这边挖泥烧砖,李世民很快得到了消息,对长孙氏抱怨道:“臭小子就喜欢瞎折腾了,我都在找人烧红砖了,他还要烧什么?”

    长孙氏笑道:“承乾是要试试百姓家能不能自家烧出来,跟你那个不一样。”

    李世民还是不满意:“听说他还要办什么研讨会,今天下午才决定,请柬已经发出去了?”

    长孙氏点头。

    李世民冷哼:“越来越自作主张,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跟家里商量一声。”

    长孙氏不说话了,默默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你就是太惯着他了!”

    长孙氏:“……那二郎的意思呢,不让他办研讨会了?”

    “……”李世民哼哧哼哧片刻,“那倒也不用,消息都已经放出去了,不能食言。常松明天去香来楼定个包间,要大一点的,免得到时候不够用……算了,还是把整个香来楼包下来吧。”

    常松:“……”

    李世民重重哼了一声:“以后可得好好管管他!”

    长孙氏:“。”!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