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手指了指卷宗,教给实习生一套话术。

    齐翎恍然大悟,提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在某位不愿意暴露真实姓名的热心市民帮助下,我市成功破获一桩连环命案、一起绑架勒索案,热心市民精心刻画了罪犯画像,在对犯罪嫌疑人描述上提供了许多的帮助,对案件的侦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举报人怎么知道线索的,实在想不出来了!

    这份结案报告新鲜出炉后,呈给了秦队长。

    秦队长看完,挑了挑眉,不是很满意,不过他也没说什么,直接移交给了张局。

    张局也觉得有点问题,他摇头想了想,

    ()    也想不出更好的,大手一压,把结案报告压在桌上:“先这样!”

    事情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案子暂时结束。除非后续有新线索、周霁的判刑下来了,卷宗会重新翻出来填写。

    很巧,还真的有了新发现。

    “秦队你们看!”一名警员在浩如烟海的卷宗资料中抬起了头,他手里是一份九月底的报纸。这些日子江州市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明明是上个月的报纸,再度翻看,却给人一种恍若隔世感。

    “这份报纸不是……”

    警局人印象深刻,就是这份报纸的记者披露了花年年惨绝人寰的照片,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将警局陷入了风口浪尖。

    不少人至今还能回忆起报纸内容。

    再看到照片上小女孩被水泡肿、打捞上来浑身湿漉漉的尸体,心中依然一痛。当时光线不太好,整张照片色彩趋近于黑,小女孩的红色衣裙反而是整张照片构图中最鲜亮的颜色,是摄影师有意为之,也更显露出凶手多么可恶。

    “这份报纸我们都看过了,怎么了吗?”警局人大惑不解。

    “你们别看尸体,看围观群众!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众人立刻略过正中间的女孩。

    无疑,这张照片拍得极好,风吹着河流,掀起一阵阵水波涟漪,芦苇丛也飘荡,尽折了腰,似在为死者哀悼。景色极为凄艳,更别提人物了。

    整张照片共有三方人物:死不瞑目的受害者、沉默无声的警察法医,还有乌泱泱的围观群众。当时今日头条的记者爬到树上,只因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估计想也没想就拍下了这一张照片。

    也就是这一张照片,结合举报人的画像,有了新一轮的发现。

    众人定睛细看,大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近乎黑白的照片里,人群中有一个人身穿西装,脸庞面无表情、嘴角似有笑意,赫然是周霁,他当时出现在了花年年尸体发现现场的不远处!警察法医没看到他,记者没看到他,他就像一块色彩和谐的黑色浓墨,隐于围观群众间。

    原来秦队当时的判断真的没错,凶手果然重返现场,一度徘徊在自己的“作品”周围,充满了欣赏的姿态。这是周霁距离警方很近的一次。只是警方反应慢了一拍,就这样让周霁消失在没有监控的河流沿岸,消失在这一片人山人海中。

    冥冥之中,一切都串上了。

    ——

    另一边,江雪律也在看报纸,这几天报纸上标题都是差不多一个内容。

    《江州市9.26大案告破》

    《流落海外的六个亿成功赎回》

    《冷血杀人魔周霁落网,他入狱前直言,差一点远走高飞》

    《国内大导演直言,对9.26大案很感兴趣,近三年会搬上荧幕,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商战犯罪动作警匪大片,希望举报人能跟他联系,共同完善这个旷世剧本》

    确认这个案子结束了,江雪律就松了一口气,合上手机不再关注了。

    至于一天后报纸新闻头条《表彰大会规模盛大,举报人不见踪影》,又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从未想过要出席。

    他很忙的。

    想到这里,江雪律从书包里抽出了一摞卷子,轻轻蹙起了眉,血色较淡的嘴角微抿,流露出一丝苦恼。剥开举报人这层神秘的面纱,他不过是一名高中生,还是一名长假作业还没写的高中生。

    对于英华中学的学生来说,长假有七天都是骗人的,实际放假只有6.5天,第七天下午开始学生就要陆陆续续返校,滚回学校上晚自习。

    所以下午五点,英华中学门口一条街就热闹得很,学生跟踩了风火轮一样夺命狂奔,几乎是踩着点抵达教室。交警在路上,就逮了好几个闯红灯的。

    教室里一大半都在吃饭,剩下一半在赶作业。

    什么作业,当然是长假作业了!

    晚自习的夜晚,凉风习习,如此良辰美景,不用来赶作业用来干什么!除了数学老师过来走了一遭,说:“晚自习三节课,老师只占用你们一节课,没办法,谁让我们的教学进度已经很落后了!”

    众人叫苦不迭。

    江雪律也收了笔。

    第二节晚自习,数学老师走了,大家又开始奋笔疾书,气氛热火朝天!你看热心市民都这么忙了,他哪有时间去参加表彰大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