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书院的院长还要找德高望重的大儒坐镇才行,光是这个人都不好找。

    宋声但心态倒是还算乐观,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嘛,一步一步来。

    “相公,你也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了,能稍微缓一些的事情就缓缓再做,看你这两年官儿做的也太累了,我心疼。”

    宋声拍了拍他的手,轻抚道:“没事,我心里有数,别担心。虽然忙了些,但生活也很充实。有你和孩子陪在我身边,已经很幸福了。”

    宋声其实心里有数,他如今来到肃昌已有四年多的时间,经过他大刀阔斧的改革,肃昌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

    最近接到李满从京中传回来的信件,信上提了好几次如今圣上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现在开始让太子监国了,皇长孙协同辅助。

    太子是皇长孙李凌尧的父亲,此人虽憨厚老实,但却无治国之才,在读书一道上实属不佳。如今景帝身体不大好让他去监国,还让李凌尧辅助他,其实就是在培养李凌尧。

    李凌赋不会看不出来景帝此举的含义,他定然要采取一些手段对付李凌尧了。

    他们两个之间的争吵宋声不想参与,他如今最关心的是景帝如今的身体到底是糟糕到了哪种程度。

    他

    如今在肃昌做了四年官,再有一年就能够回京述职等待官位变迁了。所以对于他来说,只剩一年的时间待在肃昌这里,把官学重开起来。

    前路他也不知道会如何,也不知道景帝的身体还能不能再撑一年,到时候自己又会被调往哪里。

    但在离开肃昌之前,他得把这最后一件事情做了。

    宋声想了想,留给自己的时间太短,还是把蒙学班和书院一起操办为好。

    钱不够用,他来想办法。

    第二天,宋声给城中的几个富户下了请帖,约他们过府一叙。

    宋声身为知府,如今的声望越来越大,深得百姓们敬仰,这些商人们看到他把粉条厂和砖厂经营的这么好,也都很佩服他,如今能得他邀约,每个人都感到几分荣幸。

    只是在荣幸的同时,还有几分忐忑。这好端端的,宋大人找他们过府一叙是要说什么?难不成是要敲打他们什么?

    不管是什么,就算他们在心里猜了个百八十回,到了那日全都老老实实的上门去宋家了。

    宋声提前就让人把前院正厅打扫了一下,专门用来会客。

    等人都坐齐了,宋声说了几句客气话,直接进入正题。

    “不瞒各位,本官打算重开官学了。”

    众人面面相觑,重开官学刚把他们叫过来有什么关系?粉条厂和砖厂生意经营得这么红火,背后有官府在,重开官学也是开得起的。

    “本次官学除了书院之外,本官新增了一个蒙学班,年满六岁的孩子,不论男女还是哥儿,都可以免费进去读书,读满四年后毕业。”

    这个话一出来,引起在场所有人的震惊。男娃也就算了,女娃和哥儿也能跟着一起去读书,这听着就像天方夜谭啊!该不会是宋大人脑子发热瞎说的吧。

    有一些私塾的夫子为了多挣点钱,也会在招收男孩子的同时招收哥儿作为学生教授知识,但这种也不太多,宋声想把这种情况做到普及。

    六岁开始读书,读到十岁就可以参加童生试了。如果有幸能够考上童生,就可以去考秀才。

    这中间可以去县学读书,县学是官学,但只接收童生。考上秀才之后,就读的官学是书院。

    但是在童生之前和秀才之后这段时间的教育其实是空白的,全靠家里供着,或者勤奋好学才行。

    宋声想把这两段空白填上,尽量完善一下这里的教育制度。

    “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各位的帮助了。”

    在座的大家都是明白人,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今天被叫过来的用意了。

    他们心里除了震惊,还有好奇,因为这是一项非常特立独行的举动。据他们所知,其他的州府并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女人和哥儿都去跟着读书识字的。况且还是免费进去读,一读就是四年,这一听就是亏本买卖啊。

    但你看宋大人经营的粉条厂和砖厂,就知道跟着他的步子走定是没错的。看看原先的刘员外,当初宋大人找他合作的时候他坐地起价,没能算上这杯羹。现在看着粉条厂发展的这么好,他每天都在痛心疾首。

    “大人,您要说开设书院我是支持的,需要我们几位奉献点钱出来没问题,可这蒙学班……”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大人能否说仔细一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