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大的喜事,宋家当天就让人写信寄给了宋声。

    宋声得知李满上了战场还立了功,也为他高兴。

    赶上月末休假的时候,他和陆清回了一趟宋家村。

    家里人其实都不太懂李满现如今封赏的官到底是个什么官,那天官差也解释了一下,他们听得一知半解。

    这次宋声回来了,他们赶紧又跟他打听了一下李满这个官究竟是个什么官,大不大,手底下管多少人?

    宋声在书院里学了不少知识,其中就有关于军队的事。他特地跟家里人科普了一下这个致果校尉,虽然属于正七品的官职,但现在还不能授官。

    按照景朝律例规定,李满现在这个情况,属于没有取得散官的勋官,勋官是没有实权的,其实只是一个名头,其实仅仅比平民的身份略高一点。

    不过勋官与平民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官府会给授田,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奖励。

    其次是在刑罚上,勋官如果犯了流放罪以下的罪名,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还有子孙,都可以减—级刑罚。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充任吏胥的资格。如果是五品以上的勋官,就可以任州镇仓督、州县市今、录事等等,六品以下的勋官可充任里正。

    李满如今就是六品以下的勋官,就算以后服役到期直接回来什么都不作为,

    也能够混一个里正当一当。

    听到这里,宋老大惊讶的道:“啥,阿满服役回来后还能当里正呢!”

    要知道每个村的里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这可是全村最有话语权的人。不论是分家还是入户,都得先过了里正这一关。

    “阿满可真是有出息了!咱们家玉哥儿有福气!”

    玉哥儿心里也很高兴,阿满哥虽然离他很远,但依旧记挂着他。不过想到他在战场上时时刻刻都会有危险,心里也会时不时的担忧。

    宋声接着跟他们说道:“除了以上几l点之外,勋官还有免除征役的特权,但必须按规定到兵部或者州县上番。”

    “这是啥意思?”宋平问道。

    “就是说,等阿满回来,以后不管是服徭役还是服兵役,他都可以不用去。但是要按照规定,外出州县上番,你们可以理解为去看城门。”

    “看城门啊,那也挺厉害的。我看有很多人过城门的时候都得交费,那是不是以后阿满也是这种,可以收城门费的。”

    宋声笑着点了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认为。”

    其实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在景朝的律例上,勋官是可以娶妾的。

    娶妾这件事宋声就不拿出来说了,就怕玉哥儿听到了多想。

    如今小两口还未成亲,又离得这么远,本身异地恋就挺难的,要是再多想,日子就更难熬了。

    宋声说完后,家里的人对于李满这个夫婿更满意了。

    除此之外,张杏花又跟宋声说了宋成的事,关于这个其实宋声知道的更多一些。

    他在书院里的消息要比家里人从里正这里打听来的更多。

    其实前几l天他听说有一对队运送粮草的士兵在走到荒漠的时候,突然消失不见了。

    前线粮草紧缺,这一批粮草是关键。

    按道理来讲,押送粮草的路线是绝密,应该不会泄露消息老消息才对。

    但人走到荒漠就是找不着了,现如今边关的粮草也不知道还能撑几l日,书院的学子们对此都忧心忡忡,生怕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军队的士气。

    听说朝廷已经派了人去查这件事儿了。

    宋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十分担忧,因为据他所知宋成就在这个队伍里。

    一般来说后勤兵要比前线上的士兵们更安全一些,平日里就是征集一下粮草,然后把粮草运送到前线,由于运送路线都是绝密,所以一般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这次不同,不知道为什么走到了荒漠。

    宋声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这次回来他没有跟家里人透露这个消息,生怕他们知道了,更加担忧。

    得知李满在前线立功了,他为玉哥儿高兴。这次回来其实也是想看看家里人,生怕他们知道了宋成的消息心生难过。

    好在消息传的还不快,没有传到村子里,家里人都还不清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