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让我说呀,这四郎急啥急,现在你都考上秀才了,他这媳妇儿好娶,想娶个镇上的估计都能成。”

    宋声想到宋成一天天惦记着娶媳妇儿的样,他确实挺急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刻着“急急急,娶媳妇儿急!”了。

    至于宋夏,宋声想到这个妹妹,对宋老三道:“爹,夏夏的事你多上上心。”

    宋老三顿了顿,说道:“夏夏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了。见天的也不爱说话,我跟她也没什么好聊的,只要日子过得好就行,其他的随她去吧。”

    宋老三在家是万事都不操心,反正上头有张杏花这个当娘的在,子女的婚事上,他一向不插嘴。

    宋声的意思并不是想让宋老三多操心着宋夏的终身大事,是想让他多关注一下宋夏的身心健康,但宋老大显然没听出来。

    宋老三又赶了会儿车,忽然想到一件事,说道:“三郎,我前两天听说了一件事,是有关你英子姐那个前夫程度的。”

    “那时候程度这个狗东西不是在外面养了个女人吗?后来跟你英子姐和离之后,那个女人就住进他们家了,过了几个月生了个孩子。”

    “我听说最近这几天他们村的人都在议论,说程度的这个儿子越长越不像他,反倒是像隔壁村一个地主家的儿子。”

    “哈哈哈哈我就说这坏人总会有坏报的,程度不是一直嫌弃你英子姐生不了儿子吗?这下可有儿子了,结果是替别人养的!听说程度都气坏了,头上顶着一片乌泱乌泱的大草地,还不敢去找人家算账。”

    “你说这消息要是传到人家儿子的地主爹耳朵里,会不会找上门问他把儿子要回去?哈哈哈哈一想到这个我就想笑!”

    宋声听了之后嘴角也扯出了一抹笑,听到这种人渣过得不好的消息,就是令人心情愉悦。

    赶在晚饭之前两人到了家,家里还在忙,不过这会儿已经忙差不多了,食材还有做饭的东西全都准备好了,明天帮忙做饭的婶子也都请好了。

    等到明天中午就可以开席了。

    晚上宋声吃过饭去耳室冲了个澡。之前盖房子的时候,他专门让人把卧室给分出来了一小块儿,弄了一个洗漱间出来。

    原先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洗澡十分不便,冬天洗澡的次数少,也就罢了。但到夏天就不行了,男人们都是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用凉水冲的,女人和哥儿则是到后院的棚子底下洗的。

    今年盖了新房子,几乎每一间卧房里都专门做了一个隔间出来,就是为了洗漱洗澡方便。

    洗过澡之后一身凉爽,宋声回房间睡觉。

    陆清在他之前洗的,这会儿过来已经把床铺好了。

    这两天陆清一直都兴奋的紧,晚上睡觉都好晚才睡着。

    相公考上了秀才,他十分开心,今天他特地回了趟上西村,跟外祖母还有阿爹他们说了这个事儿,让他们明天中午来吃席

    ()    。

    姜氏年纪大了,对于考秀才的具体日子记得不大清楚了,但陆寻这个做阿爹的可一直都记着呢。

    这两天看宋家一直没人过来报信,他就想着是不是这次又落榜了。

    没想到今天陆清过来跟他说宋声考上了秀才,不仅考上了,这次直接考了第一名!

    姜氏和陆寻高兴坏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一个劲的夸宋声好,夸的词儿都不带重样的。夸完了之后又夸他们家清哥儿是个有福气的,这么快就成了秀才夫郎!

    陆鸣也高兴,前几日他还去过宋家,不过他也没敢问宋声考的怎么样。

    没想到郎婿竟然不声不响的就拿了个秀才第一名回来,他们家清哥儿果然是个旺夫相,这才嫁过去一年,就成秀才夫郎了,就问问他们村还有谁这么快就有这个福气!

    “外祖母,阿爹,小舅舅,明天你们记得跟大舅母他们一块过来吃席。”

    陆清道。

    不过陆家要说最高兴的,那就是王氏了。

    这宋声可是他们老陆家的郎婿,现如今郎婿考上了秀才,那他们老陆家的脸上也有光。

    王氏笑容满面的道:“哎呀清哥儿,你放心好了,等明天我们一大家子都会去的,到时候一定要沾沾郎婿的喜气儿!”

    陆清应了,他不想跟大舅母多说什么,宋家这边因为明天要开席,也很忙,他要赶回去帮忙,所以待了没多大会儿就准备走了。

    临到走的时候,王氏热情的说要送他出门,走到门口才道:“清哥儿,你们家现在很缺人手吧?要不我跟你一块儿回去,也能给你们搭把手。”

    陆清不知道大舅母要作什么幺蛾子,这种漂亮话从她嘴里说出来,他一个字都不信她是真心实意要帮忙的。

    这么些年下来他早就看透了,大舅母一般只有看到好处的时候才会眼睛冒光的这么热情。

    办宴席做饭的时候油水多,王氏就是盯上有肉吃了,才这么热情的。

    虽然明天去吃席也能吃到不少好吃的,但那一桌子就那么点儿东西,好几个人坐一桌,哪里够吃?

    如果她去帮忙的话,怎么着也能顺不少好东西回来。

    不过陆清想的则更多一些,大舅母这个人做事情毫无章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说出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想了想,陆清还是道:“不用了大舅母,你还是在家歇着吧,家里边儿奶奶找的同村的婶子来帮忙,而且大舅母二舅母他们也都在,人手也够的。”

    被陆清拒绝了,王氏脸上不大高兴。不过这个时候也不好跟他甩脸子看,人家现在可是秀才夫郎了,她得多哄着点,最好是哄着他以后多往娘家拿点好东西回来。

    陆清不想跟她说那么多,找了个借口就匆匆回去了。

    陆清这边回去报信儿了,宋家几个媳妇儿的娘家肯定也是都要去报信儿请他们过来吃饭的。

    这些跑腿的活,大部分都是宋平和宋峰以及宋成他们干的。

    孙氏的娘家人听到

    这个消息,高兴的直接让宋平带了不少菌子和动物皮子回来,说明天全家都会过来沾喜气儿的。

    李氏这边也是一样,娘家人从前一直看不起她嫁的宋家,每次她回娘家,都有些抬不起头。

    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老宋家日子越过越好,她回娘家的时候,娘家人对她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

    上次她回娘家的时候,回来娘家人让她带了两个大西瓜。

    现如今宋声考上了秀才,那更是不得了了。

    这次家里刚好杀了一头猪,娘家人直接让女婿宋峰带了好大一块肉还有两个猪蹄儿回来。

    至于宋冬这边,宋老三一早送宋声去县城了,是宋英跑腿去捎的信儿。

    宋冬这个当姐姐的一直惦记着弟弟的科举考试,今年宋声下场考试她是知道的,估摸着日子这成绩名次也该出来了,但一直没听到娘家那边来人报喜。

    宋冬等了好几天都没信儿,一天天的过去忍不住失望了,看来今年弟弟是又没考上。

    沈大郎看到媳妇儿这几天心情不好,也能猜到几分缘由,只是他也没有什么法子,只能尽力安慰着。偏偏他嘴笨的很,有时候说话还说不到点子上,一个说不好就会被宋冬吼一顿。

    看到宋英这个堂妹过来,宋冬赶紧迎了出去。

    然后着急的上前询问,“英子,咋样了?三郎考上了没?”

    宋英就知道堂姐在担心这个事,故意卖了卖关子,说道:“你猜?”

    一看宋英的神情,宋冬就猜到了,肯定是考上了,要不然英子就不会有闲心让她猜了。

    但没从英子嘴里听到准话,宋冬依然不敢相信,她试探的说道:“三郎考上秀才了是不是?快告诉我是不是?”

    宋英被她晃得头晕,说道:“是的是的!咱们三郎考上啦!而且,不仅考上了,还考了第一!是整个府城这次院试的案首!!!”

    宋冬兴奋的直接原地跳了起来,在一边听着的沈大郎也是又惊又喜。

    这个小舅子前几年一直落榜,他都没抱什么希望了。结果今年竟然考上了,还是个第一名!

    真是应了读书人常说的那句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宋冬难以消化这个消息,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现在连心跳都是加速的,一直盼着弟弟考上秀才,她都盼了好久了。

    这会儿竟然激动的哭了,忽然觉得这些年在娘家受婆婆的委屈都是值得的。

    “快,大郎,把这个好消息都告诉家里人,我要让他们每个人都知道,我弟弟是个有出息的,才不是他们背地里总说的那个废物!”

    宋冬跟两个妯娌相处的都不大愉快,她性格要强,而且沈大郎对她好,他们大房几乎都是她在做主,妯娌看了心里就有些嫉妒,平日里没少在婆婆面前说她的闲话。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如今她弟弟考上了秀才,她现在腰杆硬着呢!

    果然,沈大郎把消息告诉了婆婆沈氏还有家

    里其他人之后,大家脸上都高兴的不得了,赶紧从屋里出来,拉着宋英和宋冬热情的说着话。

    宋冬这个婆婆从前最爱对她挑三拣四了,现在的态度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沈氏现在看着宋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还总是时不时的夸她儿子有福气有眼光,能娶到宋冬这么好的媳妇儿。

    大伯母林氏和二伯母赵氏她们的娘家宋平和宋成这种小辈也都去报喜了,老宋家几乎把一圈儿往来的亲戚全都说了一遍。

    毕竟这可是他们老宋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怎么着都该叫周围的亲戚们都知晓。

    至于以后三郎能不能考上举人,考上进士,他们从来没想过这些。对于老宋家的人来说,三郎能考上秀才,已经是他们家最大的福气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不过有人高兴就有人难受。

    比如上南村的程家。

    这会儿程度一家子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程氏一听说宋声考上了秀才,还是个案首,就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想着当初如果再劝劝宋英,把她劝留在他们家就好了。这样如今秀才公跟他们家也是亲戚了,说出去脸上都倍儿有面子。

    可如今看看他们家现在的模样,儿子不听话,招惹了那样一个不要脸的女人回来,她看在对方怀了他们家孩子的份上让她进门了。

    结果呢,他们竟然都被李巧巧这个女人给骗了!

    她肚子里的孩子根本就不是他们程家的种!

    程氏气坏了,拿起扫把就要打李巧巧,可她年纪大了不说,还不如李巧巧灵活,打了几下压根打不着,自己累得呼呼出了一身的汗,还闪到了腰。

    自从宋英走了之后,家里的活基本都落到了她的头上,不管她话说的多难听,李巧巧也不会帮她做家务,她一顿不做饭,家里就一顿没得吃。

    就因为这个女人,老二媳妇儿要闹着分家,二郎又是个疼媳妇儿的,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媳妇儿说分家,他就跟着说分家。

    程氏两口子很无奈,最后答应分家了。

    自古以来分家大多数都是跟着老大过,程氏也是一样。然而等她跟李巧巧一块过日子过了半年的时间之后,终于忍不住想去跟着二儿子一家过日子了。

    但到了二儿子家里,二儿媳妇对她态度也不好,每天受气的人变成了她,但她又不想回老大家,只能一直忍着。

    程度就更难受了,孩子不是自己的,他头上戴着一顶绿油油的帽子,竟然戴了这么久都不知道,这个女人把他骗得好苦。

    当他质问李巧巧的时候,李巧巧竟然还理直气壮的承认道:“虽然孩子不是你的,但媳妇儿是你的啊!”

    程度一听就更来气了,可他前段时间出门摔到了腿,这会儿正躺在床上,行动不便。

    他爹娘也不管他了,都跟着去弟弟家里过了。

    李巧巧高兴了就给他端两口饭,不高兴了就不给他吃。程度这个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苦,偏偏

    还没法说。

    他开始无比想念从前宋英在的日子了,忽然意识到以前宋英对他有多好。看看现在,他也算是妻离子散的典型了。

    郭武村的杜家也没好到哪去,宋声考了院试案首的消息杜明是杜家最先知道的人。

    他现在万分可惜,自己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弟,不知道拖了他多少后腿儿。

    当初如果听他的老老实实娶了宋家的哥儿,那他们可就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了,也能沾沾着当秀才的光不?

    现在倒好,不仅这婚事没成,赔了银两不说,两家的关系闹得也僵,他现在就算是拉着脸去人家家里结交他都不好意思。

    杜斌看他哥还在惦记着宋家的那门亲事,说道:“哥,谁知道这宋声今年运气这么好,说考上就考上了,你看他之前那么多年都没考上,说不定这次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而且这事也不全是我的错吧,那当时我都说了,以前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只要玉哥儿愿意嫁给我,我肯定会一辈子对他好的。可是你听听他当时说的什么话?说什么我烂到泥里了,我呸!什么玩意儿!”

    “闭嘴吧你!”

    杜斌越说他越生气,这个弟弟真是个蠢货,他们家是靠什么生意发家的他不知道吗?只有跟当官的多打好交道,他们这生意才能长久。

    杜明一脸阴鸷的看了杜斌一眼,说道:“管好你自己的事,都当孩子的爹了,还没个正形!”

    一个月前张柔柔给杜斌生了个儿子,这会儿月子刚结束,孩子也刚满月,杜氏看在孙儿的份上,对张柔柔态度好了不少,这会儿正准备给孩子筹办满月酒呢。

    不得不说张柔柔很会讨好人,这才住到杜家几个月,杜氏从一开始对她横眉冷对,到现在已经能和颜悦色的跟她说话了。

    杜斌不大高兴,最近大哥老是训斥他,他忍不住顶了回去道:“你还说我呢,我好歹也有个儿子了,大哥你到现在都不成亲,看看娘天天都替你操心成什么样了。”

    杜明今年二十二岁,仍旧未娶亲。杜氏托媒婆给他相看了好多姑娘家,他一个都没看上。

    杜氏后来觉得是不是儿子喜欢哥儿,又给他相看了几个哥儿,结果人家也不喜欢。

    杜氏没法子,在大儿子身上看不到什么希望了,索性就把目标放在了二儿子身上。

    虽然跟宋家的婚事闹掰了,但好歹现在她也是当奶奶的人了,家里添丁是喜事,他们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至于是谁生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深夜,杜明点着一盏油灯还没睡,脑袋里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那次淋雨给他撑伞的那个漂亮小哥儿。

    小哥儿个头很小,但看到他没带伞,还是踮着脚尖努力帮他撑伞。

    不过他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也再也没见过他。

    好多年过去了,前不久终于见到了,他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可对方并没有认出来他。

    他五官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长开了些,变得更白更好看了。

    想着想着他心里就生出一股无端的燥热,从脚底开始蔓延到四肢百骸,已经是九月初的天气,他仍旧感到闷热。

    就在这个时候,铛铛铛几声敲门声响起。

    杜明转头看向门口,说道:“谁?”

    门外传来了张柔柔的声音,“大哥,是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