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捉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好下雨之前,屋后的菜地旁边挖了条排水沟,不然昨天晚上这雨下的那么大,菜地里刚搭的黄瓜架子都要被雨水给冲倒了。

    这场雨水下得晚,给了老百姓足够的时间抢收粮食,只有那个别懒的人家没来得及把粮食都收完,这么一场大雨冲刷下去,得损失不少粮食。

    雨过天晴之后就该耕地了,割过的小麦地不用把整个地都翻过来犁一遍,但是要用犁耙把麦地上面残留的一层麦秸秆全都耙掉,然后再进行播种。

    不过要过两天之后才能耕地,这雨才刚下不久,地里边都还泥泞着,得等半干的时候才能耕。

    宋声年前让梁又明帮忙托家里的亲戚从闽南带回来的棉花种子,一直拖到年后才拿到手。

    他早就有种棉花的想法了,这次终于赶上了。

    趁着还没开始耕种,宋声跟家里人商量道:“奶奶,大伯,二伯,爹,我能不能征用一下咱们家几亩地?想种一点别的东西。”

    张杏花惊讶道:“三郎,你想种啥东西?”

    宋老大他们也很惊讶,三郎是个读书人,难道还懂种地不成?

    宋声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棉花种子,说道:“我打算种棉花,也就是南边人家种的白叠子。”

    家里人像大伯他们都不知道白叠子是啥,他们也不常去买布,都是家里的媳妇儿负责买布剪裁做衣服,所以都不大清楚这白叠子是个啥。

    还是张杏花说道:“你是说能织成棉布的那种白叠子?”

    “对,就是那个,我把它叫做棉花。”

    张杏花一听,满脸喜意,棉花好呀,如果能够种出来,那以后冬天他们不就能自己做棉布,天天穿棉衣了?

    “前几天玉哥儿添妆的时候有几个老姐妹儿过来找我闲聊,我还听她们提到了这个白叠子。听说这东西种出来采摘之后可以用来做被子,冬天盖着可暖和了,是不是真的?”

    宋声点点头,“不仅可以做被子,还能做棉袄棉裤,到时候就算不烧炉子,冬天也不会那么冷了。”

    宋老大他们在旁边听的惊讶的很,问道:“三郎,你说的这个棉花真有那么好?那为啥咱们这没有人种啊?”

    宋声道:“这个棉花现在在南边种的比较多,还没有传到咱们这儿来。我手上这些种子,也是托学堂里的同窗找人从南边带过来的。”

    根据宋声前世所知道的关于棉花种植的知识,如今刚下过一场雨,这个时候气温和水分都很合适,刚好可以用来播种棉花。

    “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种成功,这个跟每年的雨水量还有气温都有关系。我是想着咱们可以匀出来一小块地试着种植一下,如果能成功,以后再大规模种植。奶奶,大伯二

    ()    伯,爹,你们看我这个提议可行吗?”()

    ?想看长亭渡写的《小夫郎他旺夫呀》第 58 章(捉虫)吗?请记住.的域名[()]?『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宋声提出匀出来一小块地种棉花,张杏花和宋老大他们犹豫了一下。

    不过想到刚才三郎说的棉花,这可是个好东西。如果能种出来,等到冬天的时候就能够盖厚厚的被子,再也不怕冷了。

    听着很让人心动。

    张杏花听说过城里有些富户人家专门花高价从南边买白叠子回来做被子的,而且听说这种被子又软又暖和。

    张杏花越想越心动。

    不过只是匀出来几亩地而已,少收一点粮食,其实也没什么。

    大不了今年冬天再多烧点儿炭,家里也不缺这几亩地的粮食。

    这么一想,张杏花拍板道,“成,今年就匀出来几亩地,给你种棉花。”

    对于张杏花的决定,宋老大他们也没有意见,都同意了。

    毕竟他们也想盖暖和的棉花被子。

    宋老大想了想,问道:“三郎,你刚才说种棉花需要合适的气候和水分,那你说说,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咱们家的地根据肥力不同,有好几种。有黄土,黑土,还有沙土等等。你看看你需要什么样的,到时候我们就把那块匀出来不种黍黍了,给你留着种棉花。”

    宋声想了想,道:“棉花比较喜欢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的地方。”

    而且棉花根茎很发达,能够在土里扎根两米长,所以最好是能选一块土层深,而且有充足光照的地方。

    至于土地的肥力,中等就可以。

    “大伯,咱们家有没有哪块地,是靠山或者是朝阳的坡地?不用特别肥沃也可以。”

    宋老大一听宋声说的这要求,想了想,道:“有啊,就在咱们家建建土窖不远的地方,那是块山坡,种粮食每年的收成都不咋好,你确定要种这块吗?”

    宋老三也道:“是啊三郎,咱们家那块地不咋好,你要是想种棉花,可以种村东头靠小路边上的那块。那块是黄土地,而且很肥沃,用那个种棉花,怎么都比那块坡地强呀?”

    宋声摇摇头,道:“不用了爹,那块黄土地还是留给你们种粮食吧,就那块坡地就行。只是这跟种黍不一样,得拉着牛用犁耙彻底把地犁一遍才行。”

    宋老大对于田里的活十分在行,一听这话,忙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不就是犁地吗?今年咱们家有牛,犁地能省力不少呢。”

    看家里人支持自己种棉花,宋声心里很高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好像他不管做什么,家里人都会给他满满的支持,这让他心里暖胀胀的。

    第二天宋声亲自去看了那块坡地,说是坡地,其实这坡度也不大。而且周围没有树木遮挡,光照很充足。

    宋声选好了地,剩下犁地的事儿都不用他操心,大伯二伯跟爹他们都会按他的要求办的妥妥的。

    这地犁好之后还不能立

    ()    刻就种上,

    得先在这块地上打好垄,

    然后还要再施一些农家肥。

    托人从南边带回来的棉花种子,也需要处理一番,直接种下去不会轻易发芽,一个弄不好就浪费了。

    这些种子来之不易,少一个宋声都心疼。

    前世宋声有个朋友家里就是种大片棉花田的,家族都是做棉质产业的,平时跟他在一块多了,他也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关于棉花种植的知识。

    这种子得先处理一下,在阳光好的时候得先晾晒个两三天,然后才能把种子种到打好的田垄上。

    如果土地比较干燥,还得适时的浇水。这跟种庄稼不一样,得精细着点,一不小心就可能种瞎了,那这种子就白费了。

    虽然这块坡田不算是土地特别肥沃的,但每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坡田上种上粮食。

    今年旁边别人家的坡地上都已经耕种好粮食了,却发现老宋家的这块地全都打了一趟一趟整整齐齐的田垄,压根就不是种粮食的。

    有人好奇的问宋老大,“你们家坡地上那块儿是种的啥呀?怎么看全都是打的田垄?难不成是准备要种瓜了?”

    这个时候正是种瓜的好时节,但他们这边一般都不种瓜,因为收成不好,种出来的瓜长得又小结的又稀,遇到连绵不绝的雨天,瓜还容易被泡坏。

    宋老大没敢透露自个儿家这块地种的啥,他倒不是不想说,而是现在什么都没种出来,这让他说啥?

    万一到时候种瞎了,岂不是让人笑话。

    还不如到时候真的种出来了棉花,他那时候再说出来才有底气。

    于是他摇摇头道:“没有,不是种瓜。至于种的啥,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了。”

    村里有人在田地里面种瓜,是件很少见的事。一般家里人种瓜,都是在家里院子里面的菜地里,稍微种上一点,他们村没有瓜农,所以一大片田地望过去种的全都是粮食。

    就宋家这一小块地特立独行,打了一条条的田垄,但看着也不像是种瓜,大家都在猜他们这块地上到底种的啥。

    宋老大很照顾这块儿坡地,还时不时的去挑水过来浇水,看起来照顾的很精细。

    天气愈发炎热起来,地里的水分蒸发的也就快。

    但因为宋家浇水浇的勤快,过了几天之后,坡地上种的棉花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伸出了一个个小苗子。

    这几段田垄上种的棉花种子并不全都发芽了,有一些就瞎在了地里。

    不过看着也有不少长势好的,这辛苦倒也没白费。

    一看地里的棉花发芽了,宋老大他们几个都很高兴,农忙过之后家里的活就肉眼可见的少了起来。

    没事儿除了给地里除除草之外,就是去这坡地边晃悠,看看是不是缺水了,棉花苗子长得怎么样等等。

    棉花现在种下去,如果顺利的话,七八月份刚好到采摘的时间。

    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很快的。

    长出苗的棉花开始逐渐的长大,因为最开始播种之前施过一次肥,棉花苗子长得还不错。

    宋声也没想到这棉花种的竟然如此顺利,照这个情况下去,只要气候一直保持湿润温和,再加上充足的光照,这棉花肯定能种成。

    张杏花和宋老大他们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棉花,脸上也都止不住的笑,虽然还没有等到摘棉花,但他们好像已经有了棉花被子一样,心里头十分高兴。

    宋声过了农假之后就回学堂上学了,今年的院试在八月份,最近学堂里的夫子抓他抓得紧,家里的棉花就全靠大伯他们盯着了。

    本来想着一切顺利,棉花已经顺利的结了花苞,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只要等花苞全都展开,到时候采摘棉花就好。

    而他只要好好读书专心备考便是。

    然而万事总有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天公不作美,又下了一场大雨,而且连下了三天。

    本来长势喜人的棉花苞,一下子被打落了不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