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科举制度的确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鸡蛋,香得很。刚才就要给你,一时竟然忘记了,你拿着吃。”

    沉默了会儿,张任娘亲有道:“武科举娘希望你能考好,可你师父也说了,外面的能人、强人很多...这要是一时失利,你别多想,只管回家来。现在日子好过,我跟你爹再攒攒,到时候请个专门的师父教你。”

    张任鼻子一酸,差点要哭出来。

    张任母亲摆摆手,“走吧,走吧,外面走走看看也好。”

    张任戴上斗笠,打开荷叶吃着鸡蛋饼往前走。

    这回不知道怎么竟然不怎么害怕了。

    “回家...不管好坏,记得回家。”

    “唉!”张任转身向他娘亲挥手,然后一笑,嚼着嘴里的东西大步往前走去。

    洛京,我来了!

    十七岁这一年,张任一路涉水爬山,见到了不同的地理风貌也遇到了不少奇观,一路上甚至还学人打抱不平,还得了一地县令的嘉奖。

    终于,在第二年的八月,他到达了洛京。

    这时候他已经满十八,刚刚好到了武考的年龄。

    文考、武考都定在了九月份,那会儿正是天气转凉秋高气爽的时候,陛下说学子赶来考试已经疲惫,盛夏太热,寒冬太冷都不合适,唯有九月秋日最是舒畅。

    也因为陛下定下的科考时间是九月。

    本来诗人常说秋日寂寥。

    可九月科举,榜上有名就能一夜看尽繁华,当真是豪迈至极,因而现在的读书人都说这秋日盛春朝。

    张任到洛京的时候,第一眼就被洛京的繁华给震惊到了,那真是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世景象。

    可惜他钱财不够,没法在洛京城内大肆消费玩乐。加上马上要科考,如今他需要好好研读一些兵策书籍,也不宜玩乐。

    张任的自制力相当好,他只在洛京看了一天,转头就出了洛京开始备考。

    洛京城内的客栈太贵,他住不起啊,只能住在洛京城外。

    不过他跑出去问了一圈,发现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张任正为难呢,本打算厚着脸皮问问四周的乡民,能不能借住他们的柴房,他可以在晚上帮忙挑水砍柴,租金也可以适当给一些。

    思索间,忽而就被人拍了肩膀。

    “您是?”

    张任看向对方,这人戴着草帽,身后是一把锄头,上面挂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一些红薯跟花生。

    “我叫曲行,这附近种地的。”

    张任看他大约三十来岁,当即拱手道:“曲大哥,不知叫我什么事?”

    曲行看了看天色,点头道:“来科考的?”

    “要是钱不够,住我家吧,就在那边。这里离洛京城不远,半个时辰不到就能走到,应该不耽误你事。”

    张任一路来也遇到过不少人,多少也学会了一点人心分辨。

    这个曲行有些沉默寡言,气质不似寻常农户,可张任能感觉到对方不坏,当即同意去曲行家中。

    二人一路而走,张任嘴皮子利索地讲着他一路的所见所闻。

    夕阳西下。

    踩着晚霞踏入曲行家中的时候,张任发现他院子中还有一个老者跟一个年轻人。老者在烧柴煮饭,年轻人在砍柴。

    “老大人姓岳,名虞,这是他的义子叫岳阳,他们也是来科考的,如今跟你一样暂住在我家中。你要是想读书什么,这位老大人原先做过县令,很有才华,你可以抽空请教请教。”曲行缓缓道。

    张任眼睛一亮,赶紧跑到岳虞身边道:“哪里让您来做饭,我来我来。”

    岳虞年纪大了,也不跟年轻人抢干活,从善如流站了起来。

    吃完晚饭,曲行在院子中放了个四方桌,然后放了一盏油灯在上面。

    “你们要读书就来这儿,一起做个伴。”

    张任没二话,小心拿出了家里给置办的一套笔墨纸砚。

    一连几日安静劈柴、读书,张任闲聊中竟然发现曲行等人竟然都有一段故事。

    曲行说是在陛下打张並的时候立下过挺大的功劳,可后来要论功行赏,这个曲行竟然说他只想种田。

    岳虞是原来梁朝时候的县令,但因为县中大户为了争夺利益,借助鬼神搞童男童女祭祀,导致他犯下了罪行。

    后来陛下清算各地,岳虞被叛入狱十年。

    早些年他就坐完牢出来了,之后他也一直如同老农一样安心在乡间耕种,这期间收养了一个无父无母的流民孤儿,就是如今的岳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