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大秦土匪头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他的。他要把自己的钱分给庶民,有什么问题吗?

    正好趁着如今秦军还在赵地陆续平定各地的反抗,赶紧把事情办了。

    于是第二天,几位将军提前结束了休假,重新整军出发了。

    这次他们接到的指令是分兵把守所有赵国通往他国的道路,最好能抓住每一个试图偷溜的贵族。

    大贵族当然是被抓去秦国和赵王迁一起关着了,小贵族不用抓起来,养着还浪费粮食。士兵只需做出紧追不舍的架势,逼迫贵族主动抛弃笨重的家资和奴隶就行。

    你看,都不需要他们强行搜身抢钱。在被追杀的情况下,贵族顶多带着体能好的健仆逃走,剩下的都得丢弃。

    几位将军玩得不亦乐乎。

    这可是个肥差,来之前长公子暗示了他们可以私下扣留一部分钱财作为辛苦费。

    这都是由来已久的潜规则了,没哪个将领出去打仗破城之后会一分钱都不拿的。君王的赏赐是一码事,破城之后仗着第一批进城,先捞一波府库属于正常现象。

    君王和将军彼此之间都有默契,不会计较这点小东西。一般来说将军也不会拿太多,都是意思意思拿一些,也给底下辛辛苦苦的士兵分一些。

    秦国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军纪严明。

    但扶苏毕竟是秦人,他当然更偏向秦国士兵,没道理赵地庶

    民能分钱,秦兵却得干白工。所以他在得到父亲的默许之后,暗示将军们可以带着士兵稍微多拿点,以此作为犒赏。

    杨端和他们可太喜欢长公子了,和王上一样大方。

    王贲没忍住碎碎念:

    “王离那小子真是生在一个好时候了,接连两代都是大方的君上。还有他爷爷和他爹这么能干的长辈,臭小子真是好命地令人嫉妒。”

    亲卫们早就习惯了自家将军三不五时逮到机会就要提一提自家儿子,一个个埋头捡钱,根本没空搭理他。

    过了一会儿有个先锋军跑来:

    “将军!前头有辆马车,上面有女眷和孩子!”

    王贲顿时骂了一句:

    “竟然丢下妻儿逃命!毫无血性!”

    不过他转念一想,不要妻儿了好啊。孤家寡人,去齐地造反都没有接班人。

    于是大手一挥:

    “把人带来,回头一起送去关中。”

    留太多心大的贵族在关中容易动摇秦国根基,但是留一堆孤儿寡母那就无所谓了。

    长公子在关中建立了很多工坊,不少都是老弱妇孺也能进去工作的。正好把人安排过去,做一些接触不到机密技术的简单活计。

    像这样逃命时被丢下的人肯定不少,公子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缺人手了。

    没过多久,一辆辆马车进入关中。

    来的都是老人孩童和少女妇人,没有一个男性青壮。他们俱都惶惶不安,生怕自己被秦国处死。

    但出乎意料的是,秦国不仅没杀他们,还给他们安排了活干。安排的都不是很重的活,还能借劳工换取食物用品等。

    虽然大家都为贵族出身,一时习惯不了按劳分配的日子。可想到这样好歹能留一条命,而且自己确实没什么能耐生事,便也都老老实实地定居了下来。

    只是自己得到了赦免,不代表危机真就解除了。家中男丁逃亡在外,不晓得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群老弱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哪天一觉醒来就因为在外的男丁受到牵连。

    在这样朝不保夕的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没了心气,每日只为生计奔波。少有暗中积蓄力量企图闹事的,也很快被拖走处决了。

    除却贵族的亲眷之外,被丢弃的其实还有很多奴隶。

    这些奴隶都是不太能打的普通仆役,逆来顺受,非常轻易地就接受了自己的主家更替。这才是秦王政想要的劳动力,拉走就能直接干活,还绝对不会反抗的那种。

    大秦其实是有残存的奴隶存在的,即隶臣妾。但他们和普通奴隶不一样,这是部分犯罪之人被罚后的一种刑徒,归属官府。

    正常庶民轻易不会成为奴隶,六国的奴隶也不曾犯罪,自然能够恢复庶民身份。

    没人愿意当奴隶。

    被丢弃的旧奴们听闻自己不用继续以往悲惨的命运,一个个激动得痛哭流涕。

    奴隶可是世袭的,不仅自己遭殃,后代也

    好不了。现在能摆脱身份,足够他们对秦国感恩戴德了。()

    ?无字惊鸿提醒您《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桓齮挠挠下巴:

    “长公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么多妙招的?居然连奴隶都能利用,我以前怎么没想到?”

    果然人和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吧,玩政治的心都脏。

    正想着,又有一队俘虏被带了过来。这次情况有点特殊,是贵族跑不动了,自暴自弃选择束手就擒。

    桓齮:???

    桓齮嫌弃地打量这一家子,男丁和健仆都在,太碍事了。

    公子可是说了,男丁没有利用价值,健仆也没有。如今各家养的护卫健仆多为游侠出身,非常不服管教,只听从主家的命令。

    不服管教到什么地步呢?韩非有一句名言叫做“侠以武犯禁”。

    秦国最头疼的除了六国贵族就是这些游侠,烦得很。让他们遵守律法,他们不仅不听,还要拔剑杀人。

    大秦的官吏多宝贵啊,死一个少一个。为了保护秦吏,秦国都不得不特意设立类似后世警校的官学,专门培养游缴(基层衙役)。

    桓齮嫌弃地摆手:

    “赶走赶走,本将军没粮食养他们。”

    说罢就让士兵抢了全部钱财马匹和车辆,拉走了他们的家小,丢下男丁和健仆在原地,面面相觑。

    不是,你们秦国搞半天追杀,原来追的不是我们啊?

    这种离谱的操作让一向自视甚高的男性贵族和游侠们非常不忿,气得脸都青了。

    可恶的暴秦!乃公与你不共戴天!

    失去全部家资,甚至连代步马匹都失去了的贵族们只能愤愤地选择徒步离开。这还不如其他丢下妻儿逃跑的贵族呢,好歹人家是骑马跑的。

    更可气的是,自己逃的还能在衣服里藏点金子,以后带去齐国花用。这几人就惨了,桓齮将军本着“你都主动送我手里了,那我不给你搜个身岂不是很吃亏”的原则,把他们里里外外都搜刮了一个遍。

    藏在头发里的金子被找出来没收了也就罢了,他祖宗的,这群秦兵怎么连身上的衣服都要扒啊?没见过贵族穿的昂贵布料是吧?扒走了你们一群庶民有资格穿这么好的衣服吗?

    土匪!强盗!穷鬼!不要脸!

    被打趴下的游侠们也是灰头土脸,满脸愤慨。

    他们十分宝贝的武器也被秦军抢走了,他们都听见有士兵分走了武器后,说自己终于能换把神兵利器用了。

    那是他们的心头爱剑!不是给你们拿来上阵杀敌用的!暴殄天物!

    秦军可不管他们的意见,大家高高兴兴地瓜分战利品。

    这么华贵的衣服庶民确实没资格穿,会被治罪。但是没关系啊,他们认识能穿的长官,献给长官换取财帛就是了。

    而且谁说他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呢

    ()    ?只要继续攒军功,自己也能得封爵位,到时候就能穿了。

    反正衣服不穿留在家里小心保存着,当个传家宝又不碍着谁。这个不算犯法私藏,这可是将军和长公子默许他们拿走的!

    不过比起能看不能用的衣服,大部分士兵还是更羡慕抢到武器的同伴。

    这么好的剑,直接就能拿去用的,下次上战场可以多杀好多敌军呢。

    他们在这里追击了贵族这么久,难得能碰上游侠被抓。还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弄到别的剑,真可惜。

    桓齮看看大家羡慕的目光,忽然灵光一闪。

    不就是想要武器吗?那些游侠手里多的是啊!之前是他们不想把人抓回来才故意放水让人跑掉的,又不是真的追不上。

    桓齮立刻改变了策略:

    “接下来碰到贵族,我们先把人都抓了。能抢的全部抢光,再把用不上的人放掉。”

    公子不是说要让贵族身无分文地离开吗?不搜身怎么保证身无分文?

    而且那些人骑走的马匹也是很珍贵的,拉回来说不定能当战马用呢。

    还有他们带走的武器——我的天!这么多武器!都是军需啊!他之前居然就这么放走了,想想就好心痛!

    桓齮咬牙切齿:

    “游侠拿着武器只会生乱,不如送给我们大秦士兵使用。这样也能避免他们胡乱杀人,侵扰黎庶。”

    桓齮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赶紧写信告知王上、公子和其他几位将军,让将军们都学起来。

    看完信的秦王父子:……

    秦王政揉了揉眉心:

    “大秦怕是要多一个雁过拔毛的强盗名声了。”

    扶苏忍着笑说:

    “桓齮将军也是为了齐国好,如此多的贵族和游侠带着兵马武器进入齐国,岂不是很危险?齐国应当感激我们才是。”

    秦王政看了儿子一眼:

    “昭襄王若还在世,应当会很喜欢你。”

    说罢命人去给齐王送信。

    大秦替齐国解决了这么大的治安隐患,齐国自当奉上厚礼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