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扶摇(12)二更(万里扶摇(12)榜单一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重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作。    都没见过皇上,因此,也都偷眼去看这位帝王。    小皇帝一张娃娃脸,脸蛋圆鼓鼓的,笑眯眯的,一咧嘴,那脸上的小奶膘都要飞起来了。    他往龙椅前一站,众人见礼,他朝着大臣的方向还礼,行的是弟子礼。未曾亲政,国事全赖大臣,他行这一礼,是该的。朝臣避让,这是自谦。    这一套都行完了,他才往龙椅上一坐,袖袍一挥,便有人来送考卷。    当场查验,当场开卷,然后分发下去。    卷子一到手,依次落座。    桐桐扫了一眼卷子,就又不由的朝这小皇帝看了一眼: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殿试的题目当然得皇帝出,这次这个试卷出的吧……估计满朝的大臣都不自在了。    是的!他的第一道题是问:王莽是如何篡位的?    紧跟着第二道题又问:曹丕又是如何实现通过‘禅让’之法代汉称帝的?    第三道还是围绕着这个话题,他问:赵匡胤能篡位成功,关键是什么?    最后一道题,他给了一个总结:想要篡位,朕以为得分三步,第一步清君侧,第二步做权臣,第三步接受禅让。诸位以为如何?说说你的看法。    然后大殿里连呼吸声都浅淡了,桐桐甚至都能听到‘噗通噗通’的心跳声。    小皇帝一脸的笑意,那笑意干净的如同一个稚子。可就问满朝陪着的大臣什么感觉?帝王亮出小爪子这么挠一下,威力不小。这爪子可是龙爪,毫无征兆的来这么一下,谁都未曾防备。    齐超后背都出汗了,小主子聪慧,敢这么干,必有依仗。    当年祖娘娘以武而立天下,更是有大名鼎鼎的朱字营,后来朱字营在太|宗一朝就慢慢的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那可是皇家私卫,有人猜测,朱字营应该是驻守台弯或是南越各地了,有监察之责;也有人猜测,朱字营由明转暗,乃是皇家暗卫。    可到底如何,无人得知了。    前明王朝之时,宦官当政,东厂等内卫为祸,按说新明王朝该是没有这样的特务机构才是。可细想,真没有吗?    有的!一定是有的。    小皇帝这就是在震慑,若是谁敢轻举妄动,他就敢动用朱字营杀人。    大殿里静的真的可怕。    小皇帝坐在上面,他的手也藏在袖子里,微微有些颤抖。昨天才收到消息,有人已经在买卖火|器,京城中出现大量的火|器,且是不受管制的火|器,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不管谁在背后勾连这件事,都不能装聋作哑。    这已然是威胁到皇宫和京城的安全了,该叫他们知道:朕的消息很灵通,你们背后的勾当朕能知道!逼急了朕,朕也能杀人。    桐桐叹气,这种问题怎么答呢?    客观的说吧,王莽此人,按照史家的看法,此人就是巨奸。可其实呢,新明的建立,很多政策上就有王莽改制的影子。比如说,奴婢改为私属,不得买卖。盐铁官营,山川河流都收归国有。    不能因为这个人改制失败了,就说他的想法全部是错误的。这是不客观的。    而对于曹丕代汉而立,这个也得实话实说。汉室不姓,名存实亡,于天下而言,是拥立所谓的正统好呢?还是顺时代洪流好呢?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提起赵匡胤,桐桐就说此人的不好,不好在有私欲而无公心。无能之人窃取天下,连王朝的完整性都不能保证,此帝王便是开国之君,也不值得赞赏。    至于说帝王总结的篡位的三步骤,桐桐深以为然。她就写:任何人若因私心膨胀而置天下于不顾,都当被清除。无论是帝王还是朝廷,存在的意义是保障国家安全百姓安宁的。若于国于民无利而有害,此便为贼,人人当得而诛之!    一收笔,她再看了一遍。便将笔放下了,不再答题。    紧跟着,四爷也放下了笔,静静的等着卷面完全干透。    一干透,两人都动手,将卷子卷起来,横放在书案中间。    这么一摆放,马上就有人来收走了,这代表着再不答题了。    然后卷子就被呈送到小皇帝手里。    小皇帝展开看了名字,这才朝两人看去。这两人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男子威武不凡,面容不怒自威;女子神情严肃,凛然不可犯。    他歪头看了又看,总觉得这个表情……瞧着可亲。    应该是……朕看重他们的才华吧。    他看了一遍卷子,然后面无表情的将卷子给了齐超:“阁老不妨看看。”    齐超双手接过去,先看了林叔珩的卷面。他心说,怪不得这孩子复试倒数第一呢!感情是没说到帝王的心坎上。就比如她这份卷子上说的,曹丕代汉而立,她并不反对。她认为坚守所谓的正统毫无意义,帝王值不值得拥护的标准不是血统,而是他是否有益于天下。    这个……帝王不爱听呀!    小皇帝的手攥在袖子里:不!朕很爱听。    因为新明皇室弟子入先的便是:若是你的存在不能有益于天下,那皇室便不必存在。 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关闭广告之前,请点一次广告。    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ィ圭人_小-说。 ,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