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前路(35)二更(但行前路(35)桐桐第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女儿对这个方面感兴趣,有极大的爱好,这是什么奇怪的事吗?

    如果去查阅图书馆的借书记录就会发现,她到底抽空读了多少书。

    罗群不知道对方在思量什么,只等着她做决定。

    桐桐沉默着,其实,那姑娘就是我,我就是她。她比起同龄人来说,就是个‘腹有诗书气’的姑娘。所以,她的清高,不全是因为性格的原因。

    她在某些方面,就是一个读书人的心态。

    良久,桐桐才道:“我选这个旅类直播。”

    罗群:“……”这话一出,她闭嘴了。过了好一会子了,她调整好情绪了,才问说:“理由呢?”

    “理由就是——我可以!”

    桐桐看着她,“我知道我在干什么,拿不起来我绝不接。敢接的,我就搞不砸。一个舞蹈节目的嘉宾,除了稳当没别的。大家的注意力在选手身上!且它的受众有局限性,关注民族舞的人不太多。可旅类不一样,它直播,面对的是全球。它的出品方不一样,旅部门和外事部门……”

    罗群没第一时间反对,便是反对也是需要理由的,“这样,你先准备这个《冰雪运动小课堂》……三天的准备时间!我看看你直播的反应,再给对方答复。”

    可以!

    要干活了,那就在家好好准备功课吧。

    这个直播的受众是中小生,个人造型师上门帮着搭配,“……简洁、大方为主,配饰需要一些亮眼的颜色,能隔着屏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桐桐看了一圈,“不要贵的,要最朴素的。”

    明白!

    这个得去电视台的,在人家的直播间里。

    桐桐到的比较早,主持人已经在忙准备工作了。跟桐桐认识了一下,两人就沟通一下台词。这个也是有脚本的,顺着脚本和提词器往下说就可以了。

    但因为是直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当然还是自己储备到位比较保险一点。

    桐桐是背过了人家给脚本,这才过来的。

    如果有人在直播间一直问问题,自然有专门的人员将答案准备好,提词器会滚动起来,只要照着词来就行。

    孟琪也是专业的演员了,她肯定也是背了词来的。因此,这个直播就很顺畅。

    直播接近尾声了,环节里就有提问的环节:小朋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然后主持人会念一个好回答的问题,或是问的人数最多的问题念出来,幕后有人答,有人啪啪啪的打字,提词器上就是答案。

    主持人念问题,“有很多小朋友问,说两位嘉宾姐姐都是习了花滑,他想问问,我们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花滑的……”

    提词器一出来,孟琪就道:“花滑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陆续在德国、北美等国家风靡……”

    这当然不能照着原话念了,要不然太明显了。提词提词,就是提醒你一些台词的意思。

    话得你怎么说着更口语怎么说呗。

    回到到这里都没有问题,因为度娘上就是这么解释的。

    但孟琪转化成自己语言的时候,她加了一句:“所以,花滑可以说起源于西方……”说着,还看了主持人一眼,问了一句,“对吧?”

    她想做成跟真的临场回答一样的效果!但这话不能这么说的。

    主持人愣了一下,提词器上没有这句话。

    桐桐直接打断了孟琪,“花样滑冰,是另外一种命名。但其实,我国古代有着非常多的冰雪运动种类,与现代国际上很多运动项目特别接近。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做一种游戏,重新规定了游戏规则。比如,扑克牌。各省都有各省的打发,但不同省的人坐在一起怎么打呢?那我们就给重新命名,重新规定规则,如此,才能一起玩耍。冰上运动也是如此。”

    主持人马上接话,“是这样,我记得小时候,我爸爸会把我放在木板上,在结冰的湖面上滑冰玩耍……当然了,现在不可以。滑冰一定要去正规的场合,安全第一。如果这样算起来,雪橇算不算是一种冰雪运动呢?”

    桐桐就笑,“当然!”她就举例,“今天直播间里很多的小朋友都有读名著,那么你们记不记得,《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情节,薛宝钗说,大观园的婆子在冬天拉冰床。

    这冰床是什么?有一首词是写冰床,诗词是这样的,‘不借双轮驾犊,只劳半席乘风,寒光一片望不穷。人来鲛室里,身在玉壶中’。这是查为仁的《临江仙.冰泛海光寺》,写的就是闲暇时节玩冰床,不愿回家的情景。

    除此之外,我们古代还有‘冰床围酌’,‘冰床射鹞子’等游戏,更有冰上蹴鞠,冰上杂技等项目。

    在《燕都游览志》中,有‘积水潭在都城西北隅好事者恒觅十余床,携围炉酒具,酌冰凌中’的记载;在《帝京景物略》中,有‘雪后,集十余床,垆分尊合,月在雪,雪在冰’的记载。只关于冰床的记载,在散落的史料里就有许多处。

    古人更是将冰雪运动与军事技能结合起来,‘冰床射鹞子’是以冰床为马,比赛的射箭。而今我们有射箭、射击的比赛项目,有滑冰的比赛项目,而冰床射鹞子,其实就是两者的结合。有诗词这样描写这个场景,说是‘将床作马冰作陆,一篙反比四蹄速’,说的是滑冰射箭,滑的快的人竟是比骑马还快。”

    主持人忙道:“可见那个时候冰雪是多么受欢迎的运动!”

    桐桐点头,“没错,我们血液里也流淌着独属于冰雪的浪漫。”

    直播一结束,主持人就长松一口气,然后跟桐桐拥抱。多余的话不错了,意思都懂!就问这会子谁不害怕?刚才差点出了大事故!这种东西是不能错的。

    给的答案是按照度娘的标准答案给的,这不是案工作人员的错误。

    是孟琪在重新组织语言的时候,加了那么一句。

    真要是今晚上这么播出去,那完蛋了。网络这种东西,太可怕了。面对青少年的,出现了这一类错误,要命不?

    罗群这次是跟着的,在直播间外面,但是看的见也听的见。

    怎么说呢?这全不是脚本中的内容,她却脱口而出,这如果不是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就只能是她本身有足够庞大的知识储备。

    这会子她跟主持人寒暄,“没事了!没事了!有惊无险。”

    “多亏你了。”

    “是您转话题转的好。”

    导演过去感谢,“特别感谢,救场了!今儿一起聚一聚,不许走。”

    那边编导脸色臭臭的,但还不得不过去跟孟琪道歉,“不好意思,我们提词的时候没说清楚,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孟琪该怎么说,跟对方握手之后,只把执行经纪留下了,自己带着助理先走了。

    这得公关呀?不公关就是个事故。

    还得联系王湘王导,可别在电影上映之前出什么负面新闻。

    王湘真就是觉得:我也是欠的!只推荐一个过去不就完了,非得叫两个都露脸。这可怎么办?

    晚上回去的时候,邵敏问任萍:“这种情况,会把孟琪的戏份剪掉吗?”

    肯定会呀!本来是两条故事线,一重一轻。现在只能把重的往重的再放一些,轻的剪成彻底的配角就是了。

    罗群也说桐桐:“所以呀,得警惕。也许就是一句失言,很可能之前的努力就都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还是要接旅类的?”

    桐桐‘嗯’了一声。

    罗群叹气,“我劝你认真想一想,有时候稳当比什么都重要。”

    “我知道!我认真想过的。”

    罗群:“……”油盐不进,“那要是我不同意呢?”

    桐桐就笑,拿出手机一顿操作,然后把页面给罗群看。

    罗群一瞧,这是在网上买了什么?碎花小棉袄?

    “对啊!您要是不同意,我就穿着碎花小棉袄自拍,每个社交平台我都发一遍!”

    罗群:“……”瞧那欠揍的德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