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三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杀青宴上。

    主创们坐在一桌,其他人零零散散坐满了整个酒店的大厅。

    就连服务员也惊叹:“咱们酒店不是没接过杀青宴,但杀青宴来这么多人的,还是头一次……”

    确实,一般剧组的杀青宴只请主创。

    但乔翼桥的剧组,毕竟几乎全是自己人。

    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场务和场工不一起请来,又显得非常不合适。

    所以就林林总总,坐满了十号几桌。

    办的跟个婚宴一样。

    主创桌上,屠愈也作为投资方的代表出席了。

    屠愈端起酒杯:“虽然我没有全程盯着拍摄,但看了你们的花絮,也看了最后一场戏,看得我真是心潮澎湃,感觉乔导你又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东西啊。”

    “都是大家的努力,”乔翼桥说的也是真话,“缺少了任何一个人,这个片子都不说能不能拍好了,应该说都不能做成,所以能到现在的效果,都是大家的努力。”

    “这么大的剧组,辗转这么多地方,甚至还炸了一整个建筑,最后只花了一千五百万,”屠愈酒劲儿有点上来了,“乔导,我愿称你为最会替投资方省钱的导演。”

    乔翼桥:“……”

    一饮而尽,苦酒入喉心作痛。

    要不是因为没钱,谁愿意这么省钱。

    都是泪。

    不过……

    乔翼桥又想了想,即使是有钱了,他还是想省钱。

    毕竟还有这么一大帮人要照顾,智能马桶还没装完呢……

    屠愈这边刚坐下,秦镇又站起来了。

    “实话实话,刚开始我对乔导是完全不信任,”秦镇笑笑,“想必组里很多人也是这个态度,哪有天天改通告,还每天剧本围读到凌晨的,对不对?”

    赵刚笑而不语。

    他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但后来,我才发现乔导有多敬业,”秦镇端起酒杯,“我们都抱怨累、抱怨辛苦,但其实乔导才是所有人里最累最辛苦的那一个。这部电影很离谱的让我找回了当初加入这个行业时的一点初心,让我觉得我似乎也还能做出些什么成就。而且,就算做不出来也没关系,只要认真对待手里的每一份工作,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这才叫不负年华。感谢乔导,感谢《高墙倒塌时》,这杯,我干了!”

    大家一起干了这一杯。

    其实不止是主创,连外请的场工们也都是这种感觉。

    每个人分工并不相同,虽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但也有主次之分。

    哪怕他们做的只是最微小的工作,也要全力以赴,这才算得上是不负年华。

    最后,是祁思齐举起了酒杯。

    “好听的话前面两位老师都已经讲过了,我只说一句。”

    “这是我入行以来,演的最辛苦,但也是最爽的一个剧组,”祁思齐微醺了,笑得肆意,“哪怕最后票房很差

    ,哪怕完全没人愿意看,但我仍然觉得这是我一生中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作品,多谢乔导。”()

    ?想看铁马倦倦写的《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第 48 章(三合一)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高墙倒塌时》也是他的第一部正经的电影长片,同样在这部戏里受益良多。

    这部戏让他明白了片场的潜规则,让他明白了很多之前在书上看到的导演技巧,也让他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收获快乐。

    当然,也让他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拍摄一部工业化电影势在必行。

    一群人又吵吵闹闹了半天。

    然后,不知道是哪个场工过来,拿着一个小本,请乔翼桥签名。

    那人说:“我头一次觉得拍电影这么有意思,能看到爆-炸,大雨和大风,每个人都这么好,乔导,你给我签个名吧,我永远记得这小半年的经历!”

    这是入行以来乔翼桥第一次被人要签名,他点点头:“好。”

    于是,他接过了对方的本子和笔,认真地一笔一划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乔翼桥”。

    场工笑得十分开心。

    而其他人见到他来要签名,都涌了上来。

    甚至连祁思齐和屠愈也来凑热闹。

    他们有人拿餐巾纸,有人拿本,还有人就希望乔翼桥签在衣服上。

    乔翼桥就一个个的签,手都写酸了。

    但心里是开心的。

    他想,无论《高墙倒塌时》最终结果如何,都有人记得他了。

    这样真好。

    ……

    告别了这群人之后,乔翼桥隔天就带着全部的素材飞往了燕京。

    原始素材已经放了备份在亦正校园专门装出来的库房里了,乔翼桥随身携带的是备份,为了双重保险。

    《高墙倒塌时》的剪辑师找的还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一位,钱悠,如今一年多过去,他已经有两部主剪辑作品上线了,都是商业类型的大电影,反响还不错。

    幸亏钱悠和乔翼桥在《针行者》合作的时候还算愉快,给乔翼桥开出了内部价格,目前要加并不高,整个剪辑只要六十万,包括后期合轨,所以乔翼桥才选定了他。

    其实,乔翼桥不是不能自己剪辑,毕竟他有这个技术,也有这个能力。

    但《高墙倒塌时》和《混乱校园》不同,毕竟是一部商业类型片,乔翼桥怕如过从头到尾都自己动手剪辑会有些地方自己看不出来,所以还是找到了外部剪辑师合作。

    更何况,无论是从科班出身的角度,还是从经验角度,钱悠都比乔翼桥要适合得多。

    最关键的是,钱悠对这部片子的监狱题材也很感兴趣。

    下了飞机,乔翼桥检查硬盘没有损伤之后,就打车前往了钱悠的工作室。

    这次车程足足花费了三个多小时,还是在不太堵车的情况下。

    乔翼桥这下算是对于首都的大小有了直观感受。

    横穿整个燕京城的距离,真不是盖的。

    ()    钱悠的工作室在郊区的一个小loft。()

    ?铁马倦倦提醒您《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两位,小三、小四是我的实习生,会帮我一起剪辑,”钱悠介绍道,“咱们也不用客套了,来看素材吧。”

    一人都知道互相的脾气。

    所以都没什么废话,当即就开始一起看素材。

    这个环节持续了三天。

    终于把每一场戏大概的素材都码出来了。

    钱悠决定按场次顺序开始剪。

    这和很多剪辑师的习惯不一样,很多剪辑师为了方便后续工作,会先把有特效需求的场次剪辑出来,直接扔给特效,两边同时进行,可以节省时间。

    但钱悠并不喜欢这样。

    他需要从头到尾跟进,至少整体粗剪一遍之后才知道有特效的那些场次需要什么样的节奏、氛围和重点,这样才好分配镜头。

    乔翼桥也比较赞同他的工作习惯。

    于是他们就从第一场戏开始剪起。

    按理说,每个电影其实还有个“序幕”,也就是所谓的第0场,业内比较习惯称之为“Teaser”。

    这个词和预告片是同一个词,旨在正片开始之前,先有一小段戏,起到或是建立整体氛围,或是留下大悬念的功能。

    但同意,钱悠不喜欢先剪第0场。

    即使是他去年做的一部时间线很混乱的故事,他也习惯先按照时间线剪起。

    乔翼桥看到他这个习惯,莫名的想到了齐红导演所说的“电影工业化”。

    其中的剪辑环节大概就是如此。

    这样才最稳妥。

    钱悠先看剧本,又看了第一场戏的全部素材,然后才要动手。

    不过,在动手之前,他问了乔翼桥一个问题。

    “你是想要达到观众预期、讨好观众的剪法,还是想要随心所欲、按照自己表达的剪法?”

    乔翼桥:“什么?”

    “这个问题我会问每一个导演,因为上次的《针行者》是个微短剧,所以肯定是要讨好观众的,我就没问你,”钱悠说道,“你能明白其中的差别吗?”

    乔翼桥想了想,说道:“你不妨展开说说。”

    “好,比如你这第一场戏,是监狱里一场群架,”钱悠一边拖动鼠标一边讲到,“其实这场戏的功能就是凸显90年代监狱内的混乱,那么其实作为叙事来讲,不需要太多渲染这场群架,剪辑重点应该放在打完群架之后的后果上。”

    “但是,打架的镜头谁都爱看,如果是为了讨好观众,那我就会多放一些群架的镜头,可能会有那种拳拳到肉的刺激感,这种刺激是纯视觉上的刺激,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乔翼桥懂了。

    其实就像是雏鸟计划时,武老师和齐红两个人对于导演的不同看法一样,前者认为应该完成个人表达,后者则认为应该从观众的喜好出发。

    乔

    ()    翼桥又问:“就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两者兼得吗?”

    “有倒是有,不过很难,”

    钱悠想了想,“比如斯皮尔伯格,可以用一两个镜头表达ET的有趣,同时还代入了小男主的视角,看着特别好奇,完成了剧情的推进。不过那是人家开拍之前就设计好的,你这个不太行,只能两者选其一。”

    “哦……”

    乔翼桥忽然觉得找钱悠来剪辑很对。

    如果一个导演不跟剪辑一起剪,很难发现自己还能在哪进步。

    “那用讨好观众的办法吧,”乔翼桥说道,“我就是想赚钱的。”

    “行,”钱悠咧嘴一笑,“和你合作就是痛快,不像有些导演叽叽歪歪,啥都想要,拎不清楚。”

    说完,钱悠就请乔翼桥出去了。

    他剪辑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旁边盯着他,影响发挥。

    乔翼桥对于剪辑师也是十足的尊重。

    如果是编剧是电影的一次创作、导演是电影的一次创作的话,剪辑就是最为重要的三次创作了。

    毕竟剪辑完的内容是要直接呈现给观众的。

    而且,就算是从“电影工业化”的角度,导演也不能一直限制剪辑师的发挥。

    幸好,钱悠脑子快,手底下的动作也很快。

    不到半天时间,就把第一场戏剪好了,叫乔翼桥来看。

    乔翼桥看完第一场,也更加明白了钱悠所说的两种剪辑路线到底为何。

    这的确是观众会想看的内容。

    打得特别刺激,还顺便体现了一下主角几个人最开始的性格。

    一人又聊了一会儿细节,终于敲定了第一场戏的定剪。

    乔翼桥本以为钱悠还要继续剪辑,没想到他忽然就伸了个懒腰,问乔翼桥:“去吃饭吧?”

    乔翼桥整个人还没太从之前剧组的那种一天只吃一顿饭的生活中回过劲来,有点奇怪的看向钱悠:“不继续剪了?”

    “嗯呢,”钱悠点头,“我现在一天只工作十个小时。”

    乔翼桥笑了:“为什么?”

    “身体不行了,”钱悠回答,“腰间盘突出、失眠、焦虑,都有。”

    乔翼桥点头:“之前我见了几位其他的剪辑师,这些毛病都快成通病了。”

    “是啊,所以说这样不好啊,万一还没赚够钱,我先死了怎么办?”钱悠敲了三下木头桌面,“我现在是向好莱坞剪辑师看齐,一天只工作十小时。”

    “好莱坞也不全是这样的吧?”乔翼桥笑着,“人家也有很多熬夜的。”

    “那就是剪辑师工会还不够厉害,要是够厉害了,不都跟演员似的了吗,每天跟上班似的,按点打卡,”钱悠伸了个懒腰,“听说人家有些做得好的剧组,场工都分三班倒,谁也别超过八小时,我看那样挺好。”

    乔翼桥笑意更甚。

    这是同道中人啊。

    钱悠叹了口气:“接完你这个项目,我就打算歇一歇了,去把腰的手

    术给做了。”

    乔翼桥:“是啊,你这病不能拖,越拖越严重。”

    他忽然想到,钱悠其实也就一十四五岁。

    这个年纪就已经腰间盘突出了,可见过去一年的工作强度是多大。

    “你怎么这么拼啊?”乔翼桥问道,“把自己累成这样?”

    钱悠苦笑:“还不是因为我就是个急性子,看着同学们都一个个要么进大公司,要么进大导演工作室,要么已经有代表作了,我就急死了啊。”

    “但你这样也不差啊。”

    “和那些顶尖的比还是差远了,”钱悠低着头,“我就是成立这个工作室把自己累垮了,谁知道弄个小工作室这么多事儿,等做完你这个项目,我就不弄工作室了,回归自由人身份,或者找个公司,歇两年。”

    乔翼桥心头一动,问道:“要不你来我公司吧。”

    “你公司?”钱悠抬头,“怎么说?”

    “实话实说,我现在正在计划做电影工业化的全流程实验,正好没人能扛起剪辑的大梁,”乔翼桥想了想,“你要是来,现在的活儿正好也可以给其他几个有志向做剪辑的小……同事一起做,当练练手,我再基础工资的基础上再给你单独的培训费,然后下一部作品,我们好好试试工业化流程。”

    “那好啊!”钱悠瞬间斗志昂扬,“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乔导,你下一部片子,打算拍什么呀?”

    ……

    钱悠要继续在燕京住一个月,把工作室的事儿料理一下,然后才回恒市。

    而乔翼桥也按照钱悠的要求,买了几台专门剪辑用的设备,装修出来一个机房,又根据一对一谈话,找了几个之后想要做剪辑的小弟,以后就是独立的一个剪辑部门了。

    乔翼桥和小何还有褚锋盘算过了,他们所有的部门如果只做自己的项目,空窗期太大,所以闲暇时间,也可以每个部门独立去接一些别的项目来做。

    要求只有一个,必须是整个部门一起行动,按照分工行事,不能搞个人主义。

    这样以来,整个公司的盈利模式也越来越好了。

    乔翼桥看着褚锋整理出来的未来预计可以收到的账目,感觉压力小了不少。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