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冬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云梦答应下来,就连林母多给她帮忙买精米的辛苦费,她也一并收了。她不收,二老怕得过意不去。

    就这样,每回跑县城时她还多了个任务,零散着帮忙带精米回来。周家那边也喊她帮忙买精米,量比林家的要少些。周云梦也帮着带,每次照样多补贴点给周母。

    时间一晃来到十一月初六,天凉飕飕的。

    周云梦穿上那件米白色毛衣,又在外套了件冬外套,穿上厚实的冬裤,骑着自行车回娘家。今天是原身的生日,要不是周母前儿交代她今天回去,她又得给忘了。

    农历生日每年对应公历日期都是不同,今年的十一月初六自然没那么巧,不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周云梦也没去在意,去年那一瞬间的感动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身旁有亲人给她过生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意义早就离她远去,以后过十一月初六的生日也不错。

    到了周家,周母还是和去年一样,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擀面条了。

    是周大嫂过来开的门。

    周云梦和她打过招呼后,推着自行车进院子里,才发现周家三兄弟都回来了。她笑着喊:“大哥二哥三哥,好久不见。”周家三兄弟见着小妹也开心,纷纷笑着打招呼。

    他们回来就知道小梦给自家媳妇送镜子的事了,刚开始心情很复杂。

    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这个当哥的对小妹好,送什么东西,小妹都会——回送给他们了。但看着之前伛气不和自己说话的媳妇,照着镜子满脸高兴直说小妹好,又觉得小妹体贴窝心。他

    们是既想对小妹好,又想和媳妇孩子好。小妹这镜子一送,他们夫妻间的关系也好了。

    娘昨晚就提点过他们,小妹有多为他们这当哥的着想,周家三兄弟也觉得以后不管怎样,都得一直对小妹好才行。

    周二嫂笑着说: “小姑你说这事赶巧不,他们去水泥厂干活休息时间都不固定的,娘也就没让我

    们去喊他们回来。结果呢,昨晚三个人就正好回来了,赶上今天给小姑你过生。"说起这个,周家三兄弟也忍不住笑。

    周大哥挠挠头: "这事确实巧,我忙起来一下子都忘了小妹你今儿过生了。"周二哥: “还好今天休息回来了。”

    周三哥:“是我一下子没想起来,昨天回来听慧文说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周大嫂和周三嫂都在一旁笑。

    过生本也不是这年头农家人的习惯,是周母年年坚持给闺女做长寿面,才显得周云梦这生日重要。

    周云梦听了笑: “没事,哥你们碰巧休息回来也算人齐全了,大家中午一起吃顿饭,我还挺开心的。"

    她和周家三兄弟简单说几句,就进厨房去找周母。

    周母已经擀好一长条面条,准备下锅了。

    刚闺女进家她就听见外面说话声了,这会见人进来,她笑着说: “回来啦?”这大好日子,她从睁眼那刻心情就特别好。周云梦点头: "嗯,娘我回来了。"

    她瞧了瞧那长条面说, "今天这碗面肯定好吃,娘你辛苦了。"

    周母:“辛苦啥,娘就你这么个闺女,每年这碗长寿面肯定是要亲手给做给你吃的。”"你哥他们昨晚回来也是巧,正好中午大家一块吃个饭。"

    这么喜庆的日子,闺女儿子能全都聚在一起吃饭,周母想想也高兴。周云梦笑着应好,在厨房里陪她聊天。

    看着周母往锅里装水,烧开水后下那特意擀的藏满爱意的一长条面条,时不时用筷子轻轻碰一下搅拌,生怕一用力就给弄断了。

    之后下肉片,下的还是肉罐头里的五花肉。

    周云梦: "娘你怎么没吃肉罐头啊?居然还留着,我以为你早就吃完了。"周母:“我吃了,开了一罐时不时给自个开小灶吃来着。这不是

    剩下一罐想着等今天才开吗?”

    “里头的五花肉香煮面正好,再舀这肉汁下去一起煮,连带着汤汁都好喝,今年这碗长寿面肯定比以前的都要好吃。"

    说着她直接倾斜罐头盒子往锅里倒那肉汁,瞬间锅里浓白的面汤变成酱色泛着油星带着香,闻着格外诱人。

    周云梦哪能想到周母连吃肉罐头都想这么远,惦记着留到今天给她煮长寿面用。

    见周母这会因为瞧见锅里汤汁诱人笑得一脸满足,带着点得意,她笑得眉眼弯弯: “娘你想得真周到,对我也太好了。"

    她想等过段时间把超市两个肉罐头拿过来给周母吃。

    周母笑着应: "你是我闺女,我不对你好我对谁好。"

    接着又往锅里打了两个鸡蛋,过了会撒上细碎葱花,这一碗长寿面就算煮好了。

    她给装了一大碗,周云梦连说帮忙捧出去。

    厅里饭桌那,周云梦吃着这碗长寿面觉得无比香,下了肉罐头里的五花肉和肉汤汁就是不一样。更难得的是里头蕴藏着周母的满腔爱意和祝福。

    周母就坐在对面椅子那,看着闺女吃,心里翻涌着的是无尽的满足。

    周家三兄弟就坐在一旁那看着笑着,时不时和小妹还有娘说上几句话。

    又和孩子们说几句话,问下最近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外出干活久久回来一趟,也是想孩子的。

    孩子同样是惦记着爹的,说起话来哗啦哗啦,半天停不下来。

    周家三嫂子则进厨房里去忙活着做午饭了。

    平时她们都是轮着做饭的,这会齐齐上阵。

    今天三大喜:一小姑过生;二自家男人回家休息;三中午能吃丰盛的肉菜。

    心态好了,脸上也都带着笑。

    周家这顿确实丰盛,大人孩子都吃得高兴。

    饭后周云梦跟着周母回房间,母女俩说着体己话而后睡觉。

    午休醒后大家又坐在厅里聊聊天,四五点那会周云梦才骑车回家。

    晚上林家的饭菜也丰盛,周云梦先吃了颗特意为她煮的红鸡蛋。

    去年不知道,今年林母想着说拿家里富强粉给老三媳

    妇煮碗长寿面的,是听了老三媳妇说娘家那边有给她煮,用不着吃双份才作罢。

    这一天过得高兴又满足。

    夜里周云梦洗漱好回房,坐在梳妆台那擦脸擦手。而后伸手拿起摆在台面上显眼的木刻芙蓉花摸了摸,眉眼间忍不住漾起清浅笑意。

    这木刻芙蓉花是塞在前几天林津平写的信封里一起寄过来的,说是他利用晚上时间亲手刻的,送给她做过生礼物。

    怕时间赶不上就先寄过来了。

    夫妻间相处什么话都说,周云梦自然和他说过去年自己过生的时候,周母给煮的长寿面还有林母给煮的红鸡蛋。

    当时林津平笑着说,他记住这个日子了。去年没赶上,今年肯定不会忘。

    芙蓉花的话,是在部队那会夫妻俩第一次去县城看完电影出来,街边正好有一小片开得正盛的芙蓉花,她随口夸了句好看。

    她说她还挺喜欢芙蓉花的。

    倒没想到林津平会亲手用块木头刻了朵芙蓉花送给她。

    木刻芙蓉花握在手心里要小点,不管是整体形状还是花瓣细节都栩栩如生,精致小巧还好看。更何况花本身就带着别样的意义。

    周云梦很喜欢这份礼物,从收到那会就摆在梳妆台台面最显眼的地方了。

    这样子抬眼低眸就能看到,偶尔伸手抚摸一下,心情也跟着好,还会想到在部队的林津平。这段时间夫妻俩一直有信件往来。

    中间有段时间没收到回信,周云梦就知道他出任务去了。

    后面收到回信,哪怕关于任务的事什么也没提,她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起码知道人平安回来了。

    周云梦握着手中的木刻芙蓉花,坐到书桌这边来,从抽屉里拿出笔和信纸,绕有兴致地写起今天在周家、在林家的事,回头寄给林津平看。

    写完后躺床上休息。

    棉被是今天刚晒过的,带着股熟悉喜人的太阳味,盖着格外舒适柔软,还暖和。很快困意上涌,进入梦乡。

    一夜好梦。

    农历十一月一过,就是腊月。腊月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整个冬日里,周云梦保持着和以往一样的频率,大概半个月攒了五六篇稿子掌到邮局去寄。只不过稿子邮寄出去散了点,有投给青年故事的,有

    投给向天志的,有投给墨绿军华的。

    起初拿去邮寄,徐小盈贴邮票时看到地址还愣了下:“云梦你咋投这么远的杂志社啊?每回光邮票都要贵个四分钱。"

    问完她才反应过来,这杂志社的地址就是云梦丈夫那边的。

    周云梦笑着解释:“我上次在部队那边去县城时到邮局买了几本杂志,有两本风格还挺合我的。

    只要能被收稿,这邮票贵个四分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徐小盈一听就知道云梦有底气,笑着说:“云梦你真厉害,这样的话贵个四分钱确实不算什么。"

    她手上利落地贴邮票盖邮戳,边和周云梦回忆起两人第一回认识时,也是她给推荐的杂志。周云梦最近攒了不少稿费。

    青年故事那边见她之前突然一个月没投稿,之后投稿篇数也比以往少了,在某次回信中就表示她写的文章质量一直很不错,又是杂志社的老作者了,如果继续投稿的话愿意以千字六块来收稿。

    比起之前的千字五块涨了一块。

    周云梦没想到自己这么阴差阳错地一折腾,居然还涨稿费了。也可以从中推测到,可能青年故事那边还是有点缺她这种质量投稿的文章。

    向天志那边她之前试着又投稿了一篇文章,杂志社回信说之前的文章反馈很不错,还是以千字七块钱收稿,欢迎她继续投稿。

    墨绿军华那边,她也陆续写了几篇文章投稿过去。

    就是之前她在部队时脑海里踊跃出来的灵感,当时记在信纸上的,这个冬天里全部被她构思写成一篇篇积极向上的军嫂故事。

    大部分细节是结合了多年看年代文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少量运用了和方嫂子叶嫂子聊天时积攒的素材。

    都被墨绿军华选中了,和之前一样的价钱,千字六块。当然周云梦换了个作者名投稿的。

    上回写方嫂子叶嫂子的那篇文章能在部队那边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又是学习会又是点名表扬的,可见墨绿军华对军嫂们的影响力。

    这会部队家属楼那边的军嫂们都知道周舟就是她周云梦,妇联办那边每期都会看墨绿军华挑文章做宣传,要是还用周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关注着。

    到时候猜她写的是哪位军嫂,捕风捉影的,又或者是等她去部队时当面问

    她这些,也不好回答。因为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另外她能经常写出被刊登上墨绿军华的文章,次数多了反而也会成为某种麻烦。

    那么她干脆换个笔名,照样赚稿费,也省去了这些麻烦。

    向天志这边则继续用周舟这个作者名。

    一方面部队家属楼那边少有看这本杂志的,就连妇联办那边也是不订这杂志的。

    假使有人看到了,那么正好打消家属楼军嫂们的疑惑,知道她是有陆续在写文章投稿赚钱的,还可以加深她们对林团长媳妇有本事的印象。

    这个冬天,周云梦也从超市钟表服饰区那拆了几件棉服里填充的棉花出来,凑着当作买来的棉絮,把周母、林母她们去年换了一半的棉被彻底给换成新被子。

    徐小盈热情,主动问她今年要不要再帮忙买些瑕疵布回去做过年新衣。

    她冬衣够穿,也没想着做新衣服,那匹明黄色布料还放在衣柜里,想着等明年开春后再做新衣服呢。

    周云梦本来想拒绝的,转念一想又说等回家问问先。

    林大嫂林二嫂因着自家男人农闲时去水泥厂当临时工干活,小家多了些进项,听到可以帮忙买瑕疵布也心动。

    毕竟平时最难攒的就是布票,瑕疵布贵是贵了点,但不要布票。能有买到瑕疵布的门路,她们也想买点回来给孩子做新衣。

    于是就都高兴应下来了。

    周家那边三个嫂子也差不多,手里多了进项,对自家孩子疼着念着,也舍得花钱在他们身上,都交代周云梦帮忙买点布料给孩子做新衣。

    当然只能给最大的孩子做,大的穿一两年穿不下了还能给弟妹穿。周云梦也就借着徐小盈帮忙,给林周两家换了些瑕疵布回来。

    冬天里是半个月去饶晓青那拿一次肉,一次有四五斤。她每回都给对半分掌回林周两家。腊月后这回,她直接从超市里凑了八斤猪肉掌回林家,和去年一样让林母她们做成腊肠过年吃。腊肠做好后还送了两根回去给周母。

    之后就没再帮忙给林家买过肉,从饶晓青那拿的肉除去给周家那份,都放在超市里攒着。

    腊月二十六,临近过年。

    村里杀猪分猪,沉寂许久的清河生产队再次热闹起来。

    大家一年到头就盼着秋

    收前和过年前这两次油水了。林母和林大嫂林二嫂带着孩子们一大早就出门去凑热闹了。

    虽然家里不缺肉,晾晒好的腊肠堆了厨房半盆子,但村里分肉这种好事还是得赶早,才能分到好肉。

    周云梦还是没去凑热闹,窝在比外面暖和的房间里,听着窗外喜气洋洋的热闹,悠闲写稿子。边想着林津平应该也快回来了。

    等林母她们提着分到的两斤五花肉回来,家里也是高兴了好一阵,这肉都是要留着过年吃的。

    下午那会林母出去外头找人唠嗑,回来就一脸高兴问周云梦: “老三媳妇,你猜我刚才看到谁了?"

    不等周云梦问,她就迫不及待说, "韩川和他媳妇提着包裹回来了!我估摸着啊,老三这两天也该回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