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拿来主义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啊!”

    朱橚和自家老爹站在统一战线:“若不是前面这闭关、送去、送来的,我们哪能知道后世有那么多闹心玩意?”

    “没错!”

    朱樉义愤填膺地点头:“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异邦诸国觊觎华夏竟至做出这等猪狗不如的事!”

    他咋咋呼呼的(),显然也是被气得不轻。

    没有人听到这些会不气?()_[((),华夏是他们的华夏,后人是他们的子孙,自家人被人闯进门来打,这是往他们心上戳刀子!

    朱家人闹哄哄地商量起水师筑防的事宜,每次一听后世发生的种种屈辱,他们就深感自己的兵还不够,刀还不利,火器还不猛。

    南宋。

    代入感拉满的宋孝宗惊出一身冷汗,而辛弃疾则是握紧了拳头下死命练兵。国弱受辱,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唐朝。

    韩愈语气凝重:“列举错处,逐一批驳,鞭辟入里,使人一读即知真伪好恶,自然引出首倡之灼论,如医者辨症明而施针药,此非大家不能为。”

    他叹息着,言语间是难掩的敬佩。新文学之人,缘何如此多殷忧之士?韩愈这样问,其实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铺纸研磨,他忍不住想要写些什么,才能一抒胸中激荡。

    另一边。

    柳宗元也看出了鲁迅行文的章法之妙:“析错处而真意自明,文中穷举其时多样举措、心态,即杜绝一切动摇侥幸之心理,直指‘拿来’,破立之中,自见真章,此为文之妙法。”

    刘禹锡颔首对好友的分析表示认同,随随即又忍不住发笑,调侃道:“我怎么觉得,子厚你说的,就是楚姑娘稍后要讲的内容呢?”

    “嗯?”

    犹自咀嚼文章的柳宗元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楚棠:【其实这是一种驳论的结构,先破后立,指明对方的错处,逐个击破……】

    “……”

    柳宗元将目光移向刘禹锡,后者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摊手:“我说得没错吧!”

    柳宗元:“循循善诱,夫子之道……”

    他一本正经地试图解释,说到一半还是放弃一般忍俊不禁地摇头,干脆和好友一齐大笑起来。

    识破套路之后,代入感忽然就不那么强了呢!

    【错误态度不可鉴,在鲁迅先生看来,首先我们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那么,他又是如何阐述“拿来”的呢?

    请大家阅读第8~10自然段,思考,第八自然段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里面一共列举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反映的实质是什么?拿来主义者又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

    楚棠一口气在课件上列出了四个问题,这就导致没有地方放原文,不过问题不大,不少人早已将文章抄了下来,此时正好低头看自己的手抄本。

    有了前面的内容作铺垫,其实后面的文段对

    ()    许多文人来说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惯常出题的欧阳修浏览完后点了点水镜中的问题,兀自唇角带笑:“既问‘大宅子’喻指何物,下句又明言‘文化遗产’,岂非有提示答案之嫌?”

    参与主持科考的梅尧臣同样眼光老辣,当即点头,语带调侃:“看来楚姑娘是位良善的考官。”

    答案都送到明面上来了。

    很显然,他们已经看出来了,所谓“大宅子”,比喻的就是文化遗产。

    当然也有人心存疑惑:“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那这‘大宅子’难道是说往圣先贤之文化遗产?但前面说的不是异邦文化么?”

    “那不是还有说做了女婿换来的么?给异邦人做女婿呗!”旁边的人不以为意道。

    “啊...赘婿啊......”那人脸露尴尬,显然是难以接受。

    晚唐。

    陆龟蒙和皮日休读罢纷纷忍俊不禁:“孱头、昏蛋、废物,这鲁迅的当真尖利。”

    他们这样说,眼神却是欣赏极了,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这篇文章好好揣摩一番,也学学这“匕首”“投枪”似的文风,针砭时弊。

    太极宫。

    孔颖达语带叹息:“孱头也好,昏蛋也好,废物也罢,究其实俱是糊涂之人,该驳,该斥啊!”

    书中常说春秋战国之时礼崩乐坏,依他看,鲁迅所处的时代也不遑多让。

    【我们来看。前面我们讲述的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拿来”的对象必然是外来文化,只不过迅哥儿在这里把它的范围扩大了一下,将传统文化也纳入了其中,所以这个“大宅子”可以喻指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

    楚棠一边说一边放出了新的表格。

    【那对待文化遗产,文中列举了几种态度,它们的表现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我们还是通过表格来梳理。】

    这个表格和前面做过的三个主义的形式类似,众人已经很熟悉了,纷纷开始抢答。

    “孱头即怕被污染,徘徊不敢进门,其实质么......”司马相如摸了摸下巴,“不敢承继先圣之书,又害怕异邦种种?”

    他猜测着,一番话引来上首的刘彻一声冷哼。这也怕那也怕,畏畏缩缩哪还有点天朝上国的风范?

    唐朝。

    李白也来凑热闹:“勃然大怒,一把火烧光,这是既不要异邦物什又不要古之遗泽?这未免也太过极端了。”

    李白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