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再一次机会? “那样,娘会更快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衣襟。

    见她看他,他的语气又弱了下来:“……等等。”

    “怎么了?”姜宁只好让夏鸿秋雁再出去。

    她赶时间,还想问问秀娘怎么样了,别再来个上吊寻死。

    昨日林如海说:“你随意挑一个便是。”秀娘还是她选出来的人。

    她不想看见人死,更不想因为“林家逼死了上皇赐人”遭难。

    “你——”话到嘴边,林如海察觉了姜宁的不耐和容忍。

    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了他一路。

    不管是何情分,她的确在关怀他,担心他。

    他把原本想问的,“你心里究竟有没有过我”,咽了回去。

    问这个,还有任何意义吗?

    林如海直起身,脱掉斗篷,搭在椅背上。

    “妹妹,再给我一次机会。”他把姜宁环在怀中,“这四个人,我也不会碰,养着就是了。即便老圣人怪罪,我愿一力承担。我……只想要你。”

    说到最后一个字,他话音哽咽。

    十几年走到今日,是他离不开姜妹妹,而不是,姜妹妹离不开他。

    姜宁深深吸气,轻轻吐气,抿出一个微笑。

    他原本便有无数机会。

    不能说“不好”。

    她说:“好。”

    *

    雪天路滑,姜宁和孩子们乘车去李家。

    一辆车坐四个人会有些挤,便分了两辆。绯玉定缠着姜宁要一起坐,黛玉便和妙玉坐去了后面。

    身上穿得厚,车里不透风,姜宁热了,便把手炉放在一边,笑问绯玉:“怎么了呀?”

    家里三个“玉儿”,绯玉是她亲生的,黛玉不是她亲生的,却也是她亲手养大的林家亲女儿,只有妙玉和家里所有人都没血缘。妙玉又最大。所以她原本的打算是她和妙玉坐一车,绯玉和黛玉坐一车。孩子们未必介意谁和谁坐,但她想尽力把水端平。

    绯玉定要和她坐,是想说什么呢?

    绯玉一整个贴住姜宁,凑到她耳边,犹豫了又犹豫,才问:“娘,你……喜欢终姨吗?”

    她睡前想清楚了,她有什么话都可以直接问娘呀。娘肯定不会因为她问和她生气。

    姜宁其实紧张着:

    孩子果然还是问了。

    可孩子好像……没生气?没难过?也……没介意什么?

    姜宁便也不当一件大事郑重严肃回答,而是笑着反问:“你觉得呢?”

    “我……”绯玉绞尽脑汁形容,“一时觉得娘和终姨就像我和姐姐,一时又觉得有点像——”

    “我也希望她是我的亲妹妹。”姜宁说实话。

    但就算她提出结拜姐妹,终夏也一定不会愿意,就像昨晚拒绝她拜师。

    就算她强行要求,终夏同意了,真成了结拜姐妹,总体来看,对她们也并非好事。

    她、终夏和穆姐姐,最好保持现在这种,看似紧密,实则除了穆姐姐是绯玉的师父外,再无任何实质性关系的状态。不然,户部尚书和禁军统领是妻妹和姐夫?

    终夏可是昨日才在上皇面前布了疑阵。

    她还不想害得终夏丢工作TvT

    听到姜宁的回答,绯玉反而抿住了嘴唇。

    姜宁不懂了:“怎么不高兴?”

    她娘没婚内出轨,不是挺好吗?

    绯玉搂住姜宁的肩膀:“可是,终姨很好啊,娘就不想和终姨,嗯……长相厮守……”

    姜宁:“……?”

    “为什么会这么想?”她大为震惊。

    可绯玉还没来得及回答,李家到了。

    她只好先下车,领孩子们进去,到老太太面前证明她昨天没受伤,浑身上下完好无损。

    看到她果真好得很,又有三个玉一起保证,邓老太太和邓夫人等方真个放心了。

    邓夫人便问:“妹夫怎么没来?”

    姜宁早就想好说辞:“家里还有护国公和平昌侯,总不好再三再四把她们两位单独留在家里。”

    邓夫人一想,笑道:“也是。”又遗憾:“可惜她们两位不来,不但家里孩子们念了几个月,连我都想见见呢。”

    姜宁笑说:“她们两位不来,嫂子带孩子们过来我家不就是了?正好家里园子不算太小,冬日也有一两处景致。我找个好日子,置两桌好酒好菜,请老太太也来乐一日,怎么样?”

    邓老太太忙道:“快快快,快把她说的记下,不许耍赖!”

    李令文真个拿纸笔写下了姜宁的话,呈到面前。

    大家一笑,姜宁便签字画押,交给邓老太太亲自收着,还立刻叫拿历书,她要择一吉日。

    邓夫人推她:“你家去再弄这些,现在忙什么?在这里做样子!老太太你看二妹妹!”

    邓老太太正一手搂着黛玉,一手搂着妙玉。

    姜宁笑道:“老太太现在有了好外孙女,哪里还记得我呢?”

    说笑一回,邓夫人留小辈们陪伴老太太,请姜宁到她房里,问:“妙玉都十八了,还不还俗?你没有好人选,家里也帮你留意着。令文和她一样大,明年二月成婚,都算晚的了。”

    姜宁照实说:“去年甘肃节度祖昌的夫人没了。他早早打算起续弦,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把主意打到妙玉身上,和我们大人说,愿以十万聘金求娶,还纠缠不休。气得我们大人实在无法,只好说,妙玉是身上不好才出家修行,一旦还俗怕性命难保,他才罢了。”

    邓夫人骂道:“那祖昌四十岁的人了,姬妾无数,哪还有脸求娶妙玉?”

    姜宁也觉得祖昌确实有病,把祖家的事拿出来,和邓夫人痛快骂了一场。

    骂完,邓夫人还是要问:“那妙玉就一直这么着了?”

    好好的孩子,一辈子吃斋念佛,耽误了多可惜。

    姜宁也还不确定:“再看看罢。咱们家的孩子,留到二十都不晚。”

    主要得看妙玉想不想成婚。

    孩子好像还没想好,等过完年她再问。

    说起了儿女亲事,那便不是一时半会停得了的。

    邓夫人又问:“黛玉和绯玉也快到年纪了。你们这一直没儿子,真给女儿招婿,难道还两个都招?”

    那也不像样啊。

    两个女婿闹不和,可比两个儿媳妇闹不和难多了。

    且论长幼,该是黛玉招婿,绯玉嫁人。

    可看身子骨,叫黛玉撑起门庭,约束女婿,是不是难了些?

    邓夫人也有私心,叹道:“谁招婿谁承家,另一个只能带走嫁妆。绯玉是你亲的,我是偏心些,可到底怎么样,还是得你和妹夫商议着来。别把好事闹成坏事了。”

    姜宁忙笑道:“嫂子放心,不会。我也和嫂子透句实话:虽还没和我们大人商量过,但我想的是,若黛玉的身体能养到适宜生育,林家自然是她承继。黛玉和绯玉我都知道,也不会因为承家离心。再说也不必急,万一我们大人年到五十了又得一子呢?”

    所有这些,只有最后一句是谎话。

    邓夫人感叹:“你是心宽的。你心里有数就好。”

    她有意玩笑:“可惜令德和她们姊妹差了辈儿,不然我说什么也要从你这说一个回来。”

    李令德是李世愈的长子,要叫黛玉绯玉一声“姑姑”,确实差着辈分。

    姜宁也没当真,笑道:“世凛今春入了翰林院,连西疆都说了小半年,李家是‘父子三翰林’。下一个下场的就是令德了,说不准过几年,家里就是‘祖孙四翰林’了!”

    哈哈,世凛去年中举,今年直接二甲选入翰林,让林如海念叨了一冬又一春一夏,可羡慕死他了!

    她都准备好“安乐院”里的美人会有几个被提一等甚至封姨娘了,但他最后没动。

    还有荷香的例子在前,所以,知道他昨晚没碰秀娘,她确实不觉得意外。

    李令德就算没他二叔这么出息,他今年十四,二十年后再中进士,那时候只要林如海不作死,应该也活着呢,他是不是又得念叨个一年半载,遗憾自己膝下无子?

    但到了那时,只怕他有那个心,也真没那个力了。

    一次又一次,他主动起心或被动接受,虽然最后都没真做,但她已经看得累了。

    十五年了,她很清楚,她对他有过不少心动的时刻,但在他主动选了荷香那晚起,便已不再有任何“爱情”方面的期待。她只希望他能保持做个好父亲,和她一起养好孩子们。

    她仍然欣赏他的容颜,惊叹他的才华,钦佩他为官治民的本领和为国为民的真心。

    他是她的家人。

    是她非自愿选择,但也相处得不错的伴侣。

    但她不会再对他心动。

    可能,绯玉正是看穿了她对他的无动于衷,才会觉得她换个伴侣也不错?

    ——回家的马车上,绯玉说不清楚,她为什么会想让娘和终姨长相厮守。

    但她就是觉得:“那样,娘会更快乐。”

    可是,人没有爱情,也能活得很好啊。

    “像你,年纪还小,还没喜欢过谁,难道就不快乐吗?”姜宁问。

    绯玉沉思。

    她缓缓点头,又摇头。

    “为什么?”姜宁忙问。

    是因为她吗?

    “娘,我最近一直在想——”绯玉紧紧抱住姜宁,用气音说,“朝廷这次封师父为护国公,而不是封师兄,是不是天子在忌惮武将,而女人更好掌控?是不是,虽然‘男女有别’,但不管男女,其实都是皇权手里的器具?朝廷可以理所当然把师父困在京中不给官职,但若换个男子便没这么容易了。师父受封国公虽是好事,可又没有那么好。”

    师父心中郁郁,她也不痛快。

    孩子的思路从男女——或女女(……)——情爱跳到了这里,姜宁仔细听她说完,笑问:“那你能再进一步想,为什么你师父无职,你终姨却能做禁军统领吗?

    “除了想离间你师父和终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

    在绯玉思考清楚之前,宫中降出隆恩,一等将军贾政之女,凤藻宫女史,贾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又不数日,宫中准许妃嫔省亲的消息,逐渐传了出来。:,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