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两辈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办法只把奴才当“东西”看,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她相信黛玉绯玉也不能。既然都是人,如果有选择,会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和别人分享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人?

    她能把性和爱情完全分开,黛玉绯玉能吗?

    她觉得绯玉或许可以。原著里的黛玉只追求和贾宝玉的精神相恋,或许也可以。

    但她养大的黛玉估计是不行了。姜宁不知道这种变化对黛玉来说是好是坏。

    她继续问林如海: “吴家并不全仰仗着老爷。即便现在事事商议定了,若十年后,吴家看儿子都快二十了还没成婚,着急起来,想提前婚期,老爷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老爷便不答应,吴家要给儿子放房里人,老爷拦得住吗?男女之间的情分谁说得准,若等咱们女儿成婚,房里先有两个情深厚意的美妾,老爷能高兴吗?"

    林如海神情严肃: "确实不好。"

    他安抚姜宁: "吴兄只当玩笑话,随口一提,我也没应下什么,不妨的。咱们再寻就是了。"但他还是稍觉可惜:“吴磐的天赋确实不逊于世凛。”姜宁想到他方才还可惜李世凛年纪太大了!

    她推他一把: “吴磐不行,世凛更不行!差九岁都快是两辈人了——”

    林如海摸她头发的手一顿。

    姜宁: "……"

    沉默。

    安静。

    尴尬。

    好尴尬啊啊啊啊。

    但林如海好像没生气。

    他这是伤心了吗?

    啊啊啊啊!

    姜宁硬着头皮开口: “老爷,你我毕竟不是少年夫妻——”

    是啊!她是妾升职的!

    她又理直气壮地开始拍马屁: “似老爷这般待妻室好的男子天下都少有,大几岁怎么了?旁人不知底里,自然要求更多些。"

    "你呀……"

    林如海轻声叹气,亲了亲她分外真诚的眼睛。

    ★

    大齐西陲边境。

    残阳如血。

    西宁将军的尸身已用军礼下葬了。

    西宁将军乃开国西宁郡王的第三代后人,并非嫡支,二十年前便在金泉府守卫西北边境。

    他十六岁时娶东平王府之庶女穆氏为妻,夫妻三十载,共生有三子三女。其长子、次子皆战死,只有未满弱冠的三子尚在。

    穆夫人身批银甲,手执长·枪,率子与众将士安葬了丈夫,便有西宁将军生前的亲信上前恭问-

    “战报与将军的死讯都已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现关外大军压境,军中粮草不多,军情危急,人心不齐,敢问夫人有何主意?"

    "有何主意?"看了满面愤怒的儿子一眼,又看了看逐渐沉落下去的,将半边天空都染红了的夕阳,穆夫人上前一步, "事急从权,朝廷旨意未明,我且暂代将军之职,率众位一同守城,以待援军。即便战败,亦是我一人承担罪责,不知众位能否齐心听我号令?"

    西宁军有三成将士是她亲手带出来的,两成以上将校同她并肩作战过,她自然指挥得动这支大军!

    若她能守住这金泉城,必要誓死查明是谁贪墨了粮草,害死了她的夫君!

    ★

    京中。

    大明宫。

    新帝已登基一年有余,却并未正位至一国帝王的寝宫紫宸殿。紫宸殿仍由上皇居住,新帝只率妃妾住在太子所居的东宫麟德宫。

    现下天家父子二人和京中所有重臣齐聚紫宸殿议事。

    金泉府八百里加急的战报摆在御案上,满殿只有上皇一人垂手而坐,余下新帝侍奉在旁,众臣皆恭敬侍立。

    上皇令众臣商讨援边之事,是打是守,是战是和,如何追责,新帝的心思却在陕甘总督和陕

    西巡抚、四川巡抚的位置上打转。

    西宁军的粮草全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运调。粮草不足,必是这三省出了问题。西宁将军守边

    二十年有功,父皇若不肃查粮草贪墨之事,西宁军必定军心涣散,再无战力。而父皇极重身后之名,必不愿见大齐在他治下少了疆域。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和四川巡抚三个位置,至少会空出来一个,便是他提携自己人的机会到了。

    他如今空有皇帝之名,实则几无权力。是生是死,仍然捏在父皇手里。

    从前和几位兄长相比,他太不显眼,七弟是贵妃所出,投靠七弟的人都比投靠他的多。他登位后竟无人可用。一省或几省巡抚、总督这样的高官,他并没有人能放上去。

    但他可以收拢心向自己的人。

    父皇毕竟已经老了。

    新帝的目光在上皇花白的头发和被龙袍挡住的喉间扫过。他知道,那里有一处狰狞可怖的疤痕。是他的好大哥给父皇留下的。

    他该提谁,既不让父皇猜忌,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一个曾两地为巡抚,在云南肃清政治,在山东竭力治水,让百姓安居乐业之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新帝脑海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