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王如意,最后同样没有活下来呢。”

    唇角笑意渐渐凝固,刘邦偏头,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刘彻。

    刘彻眼观鼻鼻观心,好似要将那天空看出一朵花来,拒绝接收来自自家高祖皇帝的任何信息。

    于是李世民顺着刘邦的目光望去,继而对着刘彻开口。

    “您的小儿子刘弗陵……似乎并没有您这样长寿呢。”

    刘彻偏头,如利剑一般的目光扫向李世民。

    但——

    唐太宗文皇帝微笑,大有舍我其谁并不惧怕任何挑战的姿态。

    刘邦刘彻气氛诡异的对视一眼,无言。而另一边,李世民将目光转向了按剑而立的始皇帝赢政。

    然后李世民收回来目光。

    毕竟你赢政我秦王,我李世民也是秦王,这秦王和秦王之间,还是要留点面子的。

    但有关李隆基的故事,显然并未就此结束。

    时间总归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而在那场父慈子孝的政治作秀之后,李隆基纵使已经七十多岁,生命力却依然旺盛。

    这位曾经弃长安而逃的帝王又再度回到了长安。

    以太上皇的身份。

    内侍监高力士、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女儿玉真公主,还有那些能歌善舞的梨园弟子们……在回到长安之后,在那做为藩王时所修建的兴庆宫中,李隆基仍然可以找到许多欢乐。而对于一个年老且失去了权势的帝王而言,又有什么会是比一个安详的晚年,更叫人开怀?

    于是这帝王开始变得平易近人,开始与民同乐,开始同那些官员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李隆基会登上兴庆宫的高楼,同楼下经过的百姓们挥手致意。有蜀地而来的官员进京办事,前来拜见上皇,李隆基会开心的宴请他们。禁军将领郭英义同上皇关系不错,所以同样会时常来看他。

    而有些时候,李隆基则会在楼下摆下宴席,招待宴请那些老百姓。

    甚至于李隆基开始思念起曾经温柔可人且貌美的贵妃,想要重新将其安葬。

    不过遭到了李亨的拒绝。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奉上皇命令悄悄去处理贵妃后事的内侍们,最终只给李隆基带回一个香。至于曾经的绝代佳人,早已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尸身埋入泥土,完全腐烂。

    只不过一

    上皇啊上皇,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又或者说,你自以为将大权交出,并且找到了新的目标乐趣,便当真可以高枕无忧安详的度过余生?

    在回到长安,在兴庆宫中居住了两年之后,李隆基被迫迁居到太极宫中。

    而做为亲儿子,在听到内侍李辅国对自家老父亲的诸多种种构陷之时,唐肃宗只是流着泪表示,“太上皇是不会害我的”,而后便默许了李辅国的一切做法。

    于皇帝的默许抑或者说不作为之下,李辅国派人去兴庆宫通知上皇,皇帝邀请他去太极言游玩。

    后半生养老事宜还寄托于好大儿身上的李隆基不敢不从,带着高力士等人出发。

    然后行到半路,便见李辅国带着威风凛凛、刀剑出鞘的五百骑兵而来。

    “兴庆宫中地势不好,陛下有令,为了太上皇您的身体着想,还请移居太极言中。”

    话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任何的毛病,但不管是李辅国那欠揍的表情,还是那身后的五百骑兵,都带着浓浓的傲慢。

    显然并不曾将李隆基这个失去了权势的帝王放在眼中。

    或许是感觉到了羞辱,又或许是被吓破了胆,年事已高的上皇竟然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多亏一旁的高力士扶住。

    “上皇在此,你李辅国怎敢无礼?”

    “还不滚下来!”

    高力士冷了脸,厉喝,随后又对着那五百骑兵喊话。

    如此一番作态下来,总算是保留住了李隆基的颜面,叫骑兵们收了刀跪下来,高呼万岁。

    李辅国亦于高力士的气势之下,灰头土脸的替李隆基牵马。

    但受到惊吓的上皇却并没有因此而缓过劲来。

    直到被迁到太极宫,直到李辅国带领着骑兵离去,李隆基方才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老泪纵横的表示出后怕。

    今日若非是你在,阿瞒我只怕成了那刀下亡魂矣!

    这位曾经把曹操当成是偶像的君王终究

    是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胆怯,懦弱,贪生,怕死。

    对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老板只想表示,心情郁闷中,莫挨老子,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