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肖似太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子仪说道:"我和阿晗是好朋,你是阿晗的阿耶,对我不必如此多礼。"

    郭子仪听了"好朋"三个字,暗自挑了挑眉。

    来妻子在信中说的还是太少了,信中分明直说她与贺知章他们成了传说中的忘年交,怎地到了行宫这边又和皇孙交上朋了?

    想到太子李瑛近些年的处境,郭子仪有心想让女儿离东宫远一些。可面对眼前这么个满眼真诚的小子,郭子仪也没说什么,只笑道:"多谢你们照阿晗。"

    李俨道:"阿晗很聪明的,不用我们特意照。"

    李沁也跟着点头。

    郭子仪没有与他们再多说,只问三娘最近都在做什么。

    当今圣上因前宰相张说私自拜访岐王李范,又时常与相熟的道士凑一起搞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曾正式下令申诫: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

    且还勒令百官不得与卜祝之人交游。

    所以别说他们这些镇守在外的武将了,连京中的文臣也不得私自与一众皇亲国戚往来。虽说太子似没有包含在内,可谁又敢往太子那边凑?

    众所周知,当今陛下不仅长相肖似太宗,行事也肖似太宗。

    当年太宗曾策划玄武门之变,当今陛下则是分别策划了针对韦后和太平公主的两场夺权政变,一次杀了韦后、助睿宗皇帝复位成为太子,一次杀了太平公主、成为真正独掌大权的帝王。

    既然当今圣上有着这样的继位之路,他对待太子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

    太子小的时候,赵丽妃正当圣宠,圣人自是怎么怎么喜欢。

    可后来赵丽妃色衰弛、黯然离世,只留下个年纪渐长的太子独自面对圣人,父子关系无人居中调和;如今宫中又出了个宠冠宫的武惠妃,武惠妃所出的寿王更是格外得圣人钟。

    这种情况下,东宫这趟浑水就更没人敢去瞠了。

    郭子仪虽是武将出身,实际上却并非莽夫,京中形势他还是得很清楚的。

    不过他只是回京几日便又要赶回安西都护府去,倒是不必太操心这个。

    只是三娘还这般小,很多事还不该与她讲

    三娘哪里知道郭子仪心中的复杂想法,只兴高采烈地与他讲了一会话。直至有人来通传说陛下开始宣见朝臣了,她才依依不舍地挣扎着下地,问郭子仪:"一会您过去阿翁吗?"

    郭子仪点头。

    三娘便打算在外头等他。她眼巴巴地目送郭子仪缀在朝臣队伍末尾入内,才对李泌两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等阿耶出来就好。"

    李俨道:"外边冷,不如去东庑那边等,我领你过去。"他边说边拉着三娘往里走,李泌也跟了上去。

    三娘想坐在门口的地方着朝臣们什么时候出来,李俨便让人把火炉挪到靠近门口的地方,三个人围在炉边聊着天等郭子仪他们结束这次觐见。

    大年初一这场大朝会自然不会轻易结束,期间有仆从回去取了他们今天要的过来,三个年岁不等的小孩儿便坐在那儿捧着卷各自读。

    等到漫长的大朝会终于告一段落,先出来的是太子李瑛与张九龄等重臣。

    三娘听到动静抬起头去,一眼瞧见为首的太子李瑛。

    太子李瑛的母妃本就以容貌得了圣宠,李隆基本人也颇英俊挺秀,是以李瑛长相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他眉宇间总带着几分难言的沉郁。

    不仅三娘正暗自打量着走出来的太子,太子李瑛也注意到了东庑多出来的几个小孩。他迈步走了过去,笑着问道:"阿俨怎么在这里?"

    有的人一笑起来,模样便大不相同了。比如眼前的太子李瑛就是如此,本来他起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起来不大好亲近。

    如今他朝李俨露出慈父的一面,那种叫人不太喜欢的郁结便散了大半,整个都熠熠生辉起来。

    这样的话,李俨很像他阿耶!

    随着李俨起身喊了声"阿耶",三娘也悄悄收回观察他们父子俩的目光,和李泌一同起身向太子李瑛见礼。

    太子李瑛和气地免了他们的礼。

    李俨这才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陪阿晗等她耶耶出来。"

    太子李瑛闻言将目光转到三娘身上,才五岁大的小孩不出什么来,只觉她一张脸蛋水灵灵的,眼睛更是乌中透亮、灵黠动人。

    这般可的小娃娃想来很容易交上朋。

    像他家李俨、李俅自从与他相识,回来后便总忍不住提起这么个朋。

    既然父皇让这群小娃娃凑一块读,他们这些大人便莫要干涉了。

    太子李瑛语气温煦地笑道:"一会应该就出来了,你们且在这里再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