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亡国之君21 你的明君养成系统已上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做的话,从明年开始,各地老百姓会因为走投无路被迫揭竿而起,最终形成席卷天下的起义浪潮。

    [流景,你在听完晴水村的遭遇后,是否对村民们心生怜悯。]

    “是。”

    [打算帮他们吗。]

    “当然。”

    姚容问出最关键的问题:[那你打算怎么帮他们。]

    南流景抿了抿唇,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我会派人去调查那个官吏,好好惩办他。”

    “我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帮晴水村减少赋税、免除征兵。”

    他垂下眼眸。

    密如鸦羽的睫毛轻轻覆盖在他的眼睑上,一股莫名的失落从他身上升腾而起。

    “——但是,惩办了那个官吏,还会有其他官吏。”

    “——朝廷要收的赋税总数、要征的兵员总数不会少。我帮晴水村躲过了赋税和征兵,那些分摊在晴水村头上的压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到其它村子头上。”

    “我能救下一个晴水村。也只能救下一个晴水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不平事实在太多了,他根本管不过来。

    但为什么就是觉得不甘心呢。

    在南流景完全陷于这种情绪不能自拔时,姚容的话在他耳边回响。

    一如既往的温柔,循循善诱。

    [流景,你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老师,我只是觉得,很多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但不应该是这样的,那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姚容听出了他的未尽之意,话锋一转,突然道:[你抬头,看看你面前这棵树。]

    面前这棵柿子树比周围其它柿子树都要高大,枝叶舒展,在微风吹拂下发出沙沙脆响。

    南流景抬头盯着柿子树看了许久,依旧不知道姚容要他看什么。

    他哭笑不得,刚想开口问姚容,视线陡然一凝——

    一朵淡黄色小花,舒展着四片花瓣,被四方形的嫩绿色花萼包裹着,整体呈现出一个低垂的形状。宛如一只低垂的黄色小喇叭。

    花萼比花瓣大上许多,乍看过去,花朵像是隐藏在叶片间,十分不显眼。

    但南流景很眼熟这种花。

    这是一朵柿子花。

    ***

    每年五到七月,到了树龄的柿子树都会开花。每朵花只能盛开十天左右,然后就会凋零,结成青色的小柿子。

    这片林地种的柿子树,树龄都在二到四年间,会开花很正常。

    不过如今已到八月,如果不出意外,这应是漫山遍野里最后一朵柿子花。

    [还记得我们在长信宫种的那棵柿子树吗?]

    南流景点了点头:“我今天还跟梁师父打听了下那棵柿子树的情况。梁师父说它长得非常好。”

    [我一直觉得你和柿子很有缘分。]

    这个缘分,可以说是非常深了。

    [后来慢慢地,我发现你和柿子花很像。]

    南流景眉梢微微上挑。

    已经长开的眉眼露出几分少年风姿,锐利又夺目。

    “为什么不是牡丹和兰花。”

    不是他不喜欢柿子花,只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用梅兰竹菊自比。富贵风流则莫过于牡丹。

    相比之下,柿子花是北方旷野上最常见的花,却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任何存在感。

    姚容笑道:[牡丹是富贵之花,兰花乃君子之花。与它们相比,柿子花确实太普通了,不漂亮,也不名贵。]

    [但你的未来注定波澜壮阔。既然已经站到了最顶端,就不必再把自己看得太重。]

    [站在顶端的人,需要的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而是像柿子花一样,恭谦低头。]

    [因为天下万民,山河社稷,就在脚下。]

    南流景下意识低下了头。

    他的脚下,是贫瘠干裂的土壤,是深深扎根在土壤中、遒劲粗壮的树根。

    但也许是因为姚容这番话的影响,南流景竟像是透过这些,看到了大烨子民。

    ——他看到了那些贫穷困苦,却依旧拼尽全力活下去的大烨子民。

    姚容笑了笑,又说:[柿子花应该是你最期待看到的花吧?]

    南流景一怔,深埋在岁月里的记忆随之浮现。

    每一朵柿子花,几乎都能结成一个柿子。

    以前每到夏日,他闲着无聊了,就要站在树底下,仰首数着今天有没有新的柿子花冒头、盛开。

    这种期待收获的心情,就和夏天的蝉鸣、夏天的炎热一起,定格成了他对夏天的印象。

    “是的。它是我最期待看到的花。”

    [柿子花的花语是事事如意,它代表着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更象征着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所以它也是很多人期待看到的花。]

    [难道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姚容的话语,总是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

    梁师父总说他懂得如何打动人心,但南流景知道,那是因为梁师父没有听过他老师说话。

    “我当然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记得,你一直都很喜欢唐太宗李世民说的那句’天下人才入吾彀中’。那你还记得他说过的另一句话吗。]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师想问的是这句吗?”

    [李世民觉得,百姓是水。那你呢,你觉得,大烨百姓是什么。]

    “我……”

    南流景微微启唇,话未出口,眼眶却不自觉有些湿润。

    无论哪个朝代的百姓——

    在王朝兴盛之时,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有多好。

    但在王朝出现衰败倾颓之势时,他们永远是最先受到冲击、最先承受苦果的一个阶层。

    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记录王侯将相,为高官贵胄歌功颂德、赋诗作词,却永远对百姓吝惜笔墨。

    他们永远不会成为时代的主角,只能成为时代的背景。

    他们是诗句里的“路有冻死骨”,是史书里的“岁大饥,人相食”。

    是千千万万人,是寥寥几笔书。

    可是他们真的不重要吗?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如果他们真的不重要,君舟民水的说法就不会流传千年。

    许久,南流景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来晴水村看看了。”

    “埋头在书房里写文章时,我以为我已经看见了他们的苦难,我以为我已经理解了他们的痛苦。”

    “但是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有多傲慢。”

    他在冷宫里的岁月,确实枯寂而漫长。

    但他还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拥有抗争命运的可能。

    那千千万万,最普通、最平凡的百姓,是没有发声机会的。

    他们的痛苦,明明撕心裂肺,却又微不可闻。

    只有当他们被逼到没有一丝活路,爆发农民起义时,他们的声音才会被那些王公大臣放在心上。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王朝末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

    当朝廷不管他们的死活,甚至还要将他们往死路上逼的时候,难道还不允许他们自救吗?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就是他们对于傲慢的回应。

    [不要指责自己。]

    姚容声音温和:[告诉我答案吧。]

    “我觉得……”

    南流景解开腰间的天子剑,半蹲下来,骨节分明的指尖覆在湿润的土壤之上,又从土壤一点点抚至遒劲的树根。

    最后,他沿着树根一路向上,掠过树根,掠过枝干,将目光停顿在那朵淡黄色的小花上。

    “天子是一棵柿子树,是一朵柿子花。百姓是供养树木的土壤,是深深扎入土里的树根。”

    “他们是时代的根基。”

    “也理应成为时代的主角。”

    姚容再次确认:[你真的觉得老百姓如此重要吗?]

    “是。”南流景无比肯定,“一个王朝,可以失去它的君王,可以失去它的臣子将军,却必须要拥有它的子民。从来都不是子民需要君王,而是君王倚仗子民。”

    [当年我告诉你,柿子表皮被鸟雀啄出痕迹的苦恼,不只是你一个人的苦恼,也是种有柿子树的千家万户的苦恼。]

    [由此引申一下,晴水村的遭遇,其实是大烨千家万户的缩影。]

    [你现在只能救一个晴水村,但你——甘心只救一个晴水村吗?]

    南流景感受着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

    他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甘心。”

    “我已经看见了天下百姓的苦难,不能自欺欺人,说自己没有看见。”

    [很好。]

    姚容轻轻一笑:[在我和你刚刚绑定的时候,你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

    [你说,你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我当时没有回答你这个问题,只是告诉你,不要想那么多,先好好按照我说的去做。]

    [于是这三年,你将我发布的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

    [时至今日,我觉得你应该能自己回答出这个问题了。]

    [剔除掉我的要求,只从你的本心出发。你告诉我,现在的你,是发自内心想要那个位置了吗?]

    这一瞬间,南流景的脑海里闪过很多很多片段。

    他想到了那天午后,老师说起的姚家、季家、永庆帝的抗争。

    想起了屈建白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

    也想起了齐明煦藏在暗处射出的那两箭。

    最后,他想到了他自己。

    他绑定的系统,是明君养成系统;他的老师,想将他培养成为一代明君;他用的剑,是天子剑;他所学的课程,是治国之策。

    他前进一步,可能是山河在握,也可能是身死道消。

    但他后退一步,却必然是生灵涂炭。

    宝石弃于荒野,依旧是宝石。明珠蒙上灰尘,依旧是明珠。

    可只有镶嵌在天子冠上的宝石和明珠,才能恩泽众生。

    其实直到现在,他好像还是没有太大的欲望,对那个至尊宝座没有生出任何向往,更不愿被困在冷冰冰没有一丝人情味的皇宫里。

    但他心有不平。

    他想站到历史最高的舞台上,为天底下千千万万人发声。

    他想像那位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将“民为根基”四个字钉刻在岁月长河之上,让后世无数人,也包括当下无数老百姓,都深深记住这个道理。

    那股积压在心底的情绪,终于化作清晰的言语——

    “上斩昏君,下诛权臣。”

    “这就是我的剑。”

    “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这就是我的道。”

    “如果是我的话……”

    “如果坐在明堂上的人是我的话……”

    南流景抬起手,轻轻按在剑柄上,然后一点点收紧自己的手指:“我绝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

    锵地一声——

    这柄蒙尘多年的天子剑,终于再现世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