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回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清梧是捂着前面的额头回去的,他没把店砸了就算是收敛脾气了,回到沈府的大院里他更羞怒了。

    沈家院子里有一个和他不对付的人,沈知水就是那一个人。沈知水人如其名,温柔如水,气质出众,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上门求亲的人把门槛都踏烂了,成了云水县城里最受欢迎的哥儿。

    他家中也是做官的,他的父亲做了云水县城的主簿,正九品官员,虽然低微,但也是有品阶的官员。再加上他们故意攀上沈忧,在这云水县城颇有几分权势。

    沈清梧非常双标,沈忧是他的亲舅舅,他借些权势没什么,跟沈知水他们家有什么关系。

    看见沈知水在一侧笑吟吟的,沈清梧心中暗骂一声晦气。

    “清梧弟弟,你遮住额头做什么?”

    沈清梧扬扬下巴:"关你什么事?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突然一道声音从沈知水后面传来:“清梧,你这孩子怎么跟知水说话的!”

    瞥见沈知水嘴角细微的弧度,沈清梧气不打一处来,沈知水一肚子坏水,他又中计了!

    “没事,清梧弟弟他只是闹着玩的。”沈知水十分的贴心。

    “算了,他这顽劣的性子。”沈老夫人对自己的外孙也宠爱,她冲着沈清梧招手:”跟我进屋去,这么大的雨才打外面进来,去做什么去了。"

    沈清梧捂着额头,仰着脸非常得意的进去了,还趁着沈老夫人没注意到,冲沈知水扮了一个鬼脸。

    把沈知水冷不丁的吓一跳,等沈清梧和沈老夫人进去后,沈知水才骂道:“幼稚!”

    “一直捂着额头,是受伤了还是怎么了?”

    沈清梧乌黑的眼眸看向沈老夫人,放开手指了指自己前面的头发:“外祖母,你看把我的头发剪得跟狗啃了一样,这样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沈老夫人一看确实中间缺了一块,看上去怪好笑的。

    “养养就好了,你这哥儿就是臭美。”沈老夫人亲近的拍打沈清梧的手。

    那怎么能养养就好了,他还想一回去就见情郎。

    沈清梧从那店里出来就受不了这个打击。

    “正好待在家里别去外面玩。”沈老夫人笑道:“我昨晚问你有没有看上的人?你怎么想的,你看知水这孩子都挑花眼了。”

    "他才没有,他等着院试之后,谁更有前途再做打算。"

    沈知水的小心思,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你呢。”沈老夫人也不生气,这两人不对付也不是一两天的事。

    “……要先看看嫁妆。”沈清梧小声说,在沈老夫人的目光下偷偷红了脸,眉眼本是雅致的,现下却艳若桃李。

    沈父和沈母的样貌是一等一的好,沈父的样貌清隽,看上去舒服。沈母是典雅温柔。生出来的沈清梧偏生颜色极好。

    “少不了你的。”沈老夫人笑了,瞅瞅沈清梧那模样觉得稀罕。

    “你夫家也少不了你的。”

    沈清梧想了想自己情郎的家产,一间土房子,还有三亩地,那还不全是情郎的。

    跟着沈老夫人说了会儿话,他走出院子时,蒋罗罗就从院子里来接他来了。

    雨小了不少,蒋罗罗撑着伞:"老爷约着几位友人钓鱼去了。"

    “爹高兴就好。”沈清梧突然脚步一顿:“爹他那些友人儿子成亲没?”

    蒋罗罗心想自然是没有成亲的。

    “罗罗你说,我跟你姑爷的事要不要现在跟爹说。”

    蒋罗罗眼皮子跳了跳,什么姑爷,少爷你是被那姓柳的迷了心窍。

    “少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柳公子这不见得……”是个良人。

    “你这是对柳郎误解太深,柳郎哪点不好了。”沈清梧反驳道。

    “迫不及待想回去了,外祖母给的人参带回去给柳郎吃。”沈清梧摸了摸头发上的簪子,心情轻快起来。

    蒋罗罗只能闭嘴。得了,没准在他家少爷眼里他蒋罗就是一个识人不清的蠢货。

    还是那种看不清珍宝,把珍宝当做劣质品让珍宝蒙尘的那种。

    沈清梧走着停了一下,因为有人站在了他面前。

    沈知水盛装打扮,笑道:"我在那边办了一个小宴会,你去吗?"

    沈清梧对这些可没有兴趣,再加上头发剪残了,他才不去丢人:"没兴趣。"

    “对了,以前对你殷切的那个书生对我殷切起来了,还给我写信,不过我没收,退了回去。”沈知水含笑说道:"我怎么能轻易把自己交出去你说对吧。"

    沈清梧面无表情,随即扬起唇角: "你跟我炫耀什么,我从未放在眼里的人追求你了?"

    沈知水面色一僵,看着沈清梧的背影,差点把牙齿都咬碎了。

    “这些人哪比得上我柳郎。”沈清梧回到屋子里有些无语,他捧着脸带着笑,一想到柳应渠就忍不住想笑,还把自己的脸害羞的埋在枕头里。

    蒋罗罗麻了。

    刚才瞧着少爷和知水少爷在一起的时候挺正常的,现在又开始了。

    水

    雨还在下,柳应渠冒着雨带着蓑衣去后山上辨认草药,这后山在上一次才去读书的时候还是有些茂盛的样子,现在有好几片都秃了,连一根野草也没留下。

    他只能再往后山深处走走,在一簇灌木丛下面发现了一些草药,正好有清热解毒,化血去淤的功效。柳应渠摘了草药就走出了后山,回到柳家就听见从谭大娘房间里传来的哭声。

    他回到灶台上在下面还有小火在温着姜汤,柳应渠瞧了一眼没人喝,他把草药处理干净就用炉子煎草药,把姜汤给倒了三碗。

    站在谭大娘门口敲敲门: “娘,先让他们把姜汤喝了。”

    谭大娘过来开门,眼睛都哭肿了。

    柳应渠回到灶台看着火,又开始用剩下的草药做外敷用的,柳应渠也看见了柳云华手腕上的伤。

    柳云华也红着眼眶,他身上穿着出嫁前的旧衣,整个人消瘦极了,从肚子里传来咕咚的声音,瞬间羞红了脸。

    有些恐惧的抬起头来:“我不是故意的,我……好久没吃饭了。”

    “大哥,我先去给你下碗面。”

    谭大娘一见柳云华这神态,心里的愧疚和心疼让她踹不过气来。

    “娘,给你梳头,我家云华从小就长得漂亮。”谭大娘拿着梳子去梳柳云华乱糟糟的头发,她一眼就看见了柳云华头发上的血,这高大真不是个人,连头也打。

    “娘,你怎么了?”柳云华疑惑的问。

    谭大娘:“没事,娘好久没给云华梳头了,高兴的。”

    柳云愿去烧水煮面看见柳应渠在煎药,柳应渠把药端下来倒进碗中:"等凉会儿给大哥喝了,我还加了一味助眠的药,让大哥好好睡一觉。"

    “这还有些外敷的,你让大哥擦,我先回房了。”

    柳云愿看看柳应渠有些湿润的衣服下摆:"二哥,你去后山了?"

    柳应渠应了一声。

    他回到房间里看书也看不进去,柳应渠头有些疼。他数了数自己的钱,这钱也留不住了。

    他去拿筒车的时候顺便买了做泡椒水的材料,凤爪现在还有还有些贵,先泡点木耳,还有笋子,土豆也能泡一下。

    现下也看不进去书,柳应渠又去灶台上忙会把泡椒水先做出来。

    在灶台上还有土豆,这东西是从海外流进来的,现在还能做主食,产量也高。柳应渠家的三亩地里也种了一些,可以做辣土豆片。

    柳应渠削皮这还是会做,柳应渠坐在凳子上眉眼认真。

    柳云愿端着碗从谭大娘家里出来,看见柳应渠心里吃了一惊:"二哥,你怎么不去读书?"

    ”读不进去,先来做做活。”柳应渠跟着柳应渠说了一遍自己想做小推车去卖的心思,可以先卖一些辣土豆片和木耳,等泡椒水腌制好了,再做泡椒。

    “我来帮你。”柳云愿也不含糊,他干活给比柳应渠这个书生利索多了。

    “家里的那边还有一些木头,那上面长了一些木耳,我去找找。”柳云愿一想到赚钱,他全身都是劲。

    等了半晌,柳云愿抱了满怀的木耳,“够了吗?”

    柳应渠:“……够了。”

    柳云愿有时候总会让柳应渠有种心里有点哽塞的感觉。

    “二哥,你打高大打得太好了,我看得都想去踹他几脚。”柳云愿边做活边眉飞色舞。

    柳应渠:“大哥怎么样?”

    “睡着了,我瞧睡得很安稳,娘还坐在那偷偷的抹眼泪。”柳云愿说:“我想怎么下雨没来个雷劈死这些他们!"

    柳应渠笑了笑:“你想的不现实。”

    等两个人忙活完了,把坛子封好。等上小半个月泡椒腌制好了就行了。

    柳云愿把辣椒也研磨成碎了。

    把煮熟的土豆片捞起来侵透在凉水里,再用辣椒腌制和盐腌制。

    "二哥,少用点油。"柳云愿舍不得家里的油。

    “要做得好吃,用油要入味。”

    柳应渠回到屋子后,还感觉手很酸,这可真是个体力活。柳应渠躺在床上又把刘夫子给他的书看了看,他边看边趴在床上给书本上的知识总结归纳,躺在床上是他最后的倔强。

    柳云华住在家里第二天就有人来探究了,村子里的人对各家的家事都有了解,突然一个出嫁的哥儿回娘家,这不正是一个好八卦吗?

    万婶子就是一个喜欢八卦的各中好手,她端着碗来,酸着脸回去,瞧见自己手中的杂粮饼和碗里清汤寡水的稀饭,她觉得没滋没味。

    "大哥你在家好好休息,我去县城里去。"柳云愿带上坛子。

    “我要不去帮忙?”柳云华眼巴巴的说,他一天没做事了,躺在床上有些不自在。

    “大哥你先养养身子,以后还有很多事要你帮忙。”柳应渠笑着说。

    柳云华闻言松了口气:"只要有事给我做就行了。"

    “云愿,我有话给你说。”柳应渠把柳云愿叫过去叮嘱了一番,柳云愿怀疑的看向柳应渠点点头。

    柳应渠今天要去给农田里按上筒车,他叫了村子的人还叫了里正,他一个人还抬不起来筒车。

    里正也是听说了柳应渠说这大轮子能让对农田进行灌溉,这才找了一些帮手来帮柳应渠的帮,心里也是半信半疑。

    “大家使劲。”柳应渠也换上了一声粗布麻衣,向上抬着筒车,额头的青筋跳了跳。

    “应渠,你这手都受伤了,还是去那边歇着,你这不是马上要考试了,要保重身体。”一个庄稼汉子爽朗道。

    “好,谢谢叔叔。”柳应渠顺势放手,主要是这是他组织起来,他不先出点力就有些说不过去。

    柳应渠眯着眼去看角度,“偏了一点,偏了一点。”

    “再往前。”

    “正了没?!”

    柳应渠说:“行了,放下去。”

    筒车整个身子沉下去,昨晚的雨水积起来砸出了大水花,柳村的人继续忙着把筒车安稳住。

    里正也出了一份力气,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筒车有些纳闷: "这大轮子怎么不转?"

    “对啊,怎么没转,不会是坏了吧?”

    瞬间现场吵吵闹闹起来,他们可是花了大力气,今天连活都没去干,要不是信了柳应渠的话,主要是柳应渠把里正忽悠住了。

    “大家先等一等,简车需要适应。”柳应渠不紧不慢的说,他态度从容在村民中极为突出,就算穿着粗木麻衣也不能掩饰他周身的气质。

    他也懒得纠正这不是大轮子而是筒车了,被叫麻了。

    人群中还在窃窃私语,万婶子盯着简车,她突然叫了一声:"我、我看见它动了一下。"

    众人立马扭过头去看,没看见动了一下,正准备说话结果大轮子真的慢慢悠悠的转了起来,然后越转越快,越转越快,水流跟着大轮子一起往下流,然后他们就能看见一层一层的田地的水变得流通起来, 秧苗在微风中摇摆。

    柳应渠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不然他这可是要被这口水沫子给埋里面了,自己做的筒车也相当于废了。

    这大好了,我们以后可以轻松我可以土结 -他体饭工

    这太好了,我们以后可以轻松一点了,我可以去镇上做做短工。

    “我可以在家多陪陪媳妇和儿子了。”

    “这田地也能越长越好。”

    人们仰着头去看大轮子,王婶子说道:“这大……这筒车真是一个好东西。”

    “应渠做这个花了多少钱?”

    柳应渠说道:"找木匠将近二两银子,能帮到大家就好,我也是为了自己家的三亩地。"

    “你这孩子哪有这么心善的。”

    “以后有事记得让我们帮忙,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我们比其他人更亲近。”

    “一看应渠以后就是有出息的。”

    谭大娘听见这话,眼睛都笑弯了,连连谦虚。

    柳应渠当然也是不敢当。

    还有的人热情得要给柳应渠说亲:“我们家有个亲戚,家里也有几分薄产,哥儿也是长得好看,女红也做得好,和应渠是良配。"

    谭大娘心里就有些心动,柳应渠已经十九岁了,在这里也不算小了,是该娶亲了,她也想有个孙子。

    柳应渠心里一闪而过沈清梧的身影:“婶子,还是不要耽误其他人了,我心中已经有主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除去家人,接触到的其他哥儿最深的就是沈清梧,如果一定要娶亲的话,比起其他人他更喜欢沈清梧。

    而且还有软饭吃。

    要吃软饭吃一碗就好了,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而且把沈清梧让给别人吃软饭,那还不如他自己吃了。

    他就算摔了碗别人也别想吃到他吃不到的软饭,可恶!不就是探花吗?他可以的!

    把简车安置好了也算了了柳应渠的一桩心事,柳云华在家里守着,突然间柳村的几户人家都送了东西过来,连以前村子最刻薄的婶子也对他笑脸相对,柳云华心里有些奇怪。

    “云华,以后有什么事找婶子啊。”

    “云华,瞧瞧你这样子又好看了。”

    “云华,这是我们家的菜,不值几个钱就当是一个心意。”

    “还有我的,这是一点糕点,你们可以当零嘴。”说话那人眼中闪过一丝肉痛,还是把糕点放在桌子上。

    柳云华有些手忙脚乱的把东西收拾好。

    在家里谭大娘和柳应渠去田地里去了,柳云愿去县城里了,昨夜里柳云愿把自己的新衣裳给了他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