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好机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以,就你了。嘶,不如下一期做个专题,介绍一下人种和国家吧?给京城百姓们开开眼界,科普一下大清之外的世界。”

    这期报纸发出后,迅速引起热议,京城人迅速将隆科多抛诸脑后。虽然京城有不少外国人定居、往来,但相对于几十万人口的京城百姓来说,他们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况且他们基本都在非富即贵的北城活动,很少去其他地方。所以京城的大部分百姓并没有见过外国人,而口口相传的形容,都把外国人说的像是红毛鬼之类的东西,百姓不是很能想象长成那样子的也是人。

    “竟然还有长得跟蜂窝煤一样黑的人,确定不是烧焦了吗?”

    “不是,真的有,我十年前随船去过广东,在那边的码头见过报纸上说的这种黑人,真的就浑身黑不溜秋的,只有牙是白的。"

    “真的吗,你真的见过?”

    出现一个自称见过的人,周围的人顿时一哄而上,七嘴八舌的问:“有多黑,会掉色吗?”

    “你有没有摸一把?”

    “他们长几个鼻子几个眼睛啊?有头发没有?”

    “报纸上不是说了,除了长得黑和咱们一样么,你还问几个鼻子几个眼睛?”

    “那万一有呢,写报纸的人也不一定都见过啊。”

    这一堆比较关注黑人,别的地方也有比较关注白人的。

    “蓝的,紫的,绿的、黄的、金的……好家伙,还有桃花粉,这些外国人的眼睛是去染坊里染的吧,竟然有这么多颜色。”

    “染坊里怕是都不一定有这么全的颜色。”

    “你说绿眼睛……那不是能捉鬼的狸猫才能有的吗,这绿眼睛的外国人是不是也能捉鬼?”

    “那谁知道呢,咱们也没见过啊。”

    “这苏禄国离得是有多远啊,竟然走了一年多才到。”

    “这上面说来的路上,装贡品的船还翻了一艘。”

    “咦,那贡品还能捞起来不?”

    “捞什么啊,你没见过海吧,那老大了,还老深,船沉了根本找不到。”

    介绍外国人的专题做了两期,引发了京城百姓极大的兴趣。

    弘书与允禧、弘走在街上,看到一个探头探脑的、穿着打扮明显不是北城区常驻人口的人,就知道这是允禧说的,胆子大的想来这边偶遇外国人的百姓。

    他惋惜的摇头: "可惜现在现在的排版还做不到插图,否则就能将那些外国人的画像登上去了。”

    弘暾笑道:“那些画像还是算了吧,雕的都跟罗刹似的,百姓看了晚上怕是要做噩梦。”

    允禧也想起他看过的雕版刻印出来的印刷画像,赞同的点点头: "确实。"

    弘书道:“我说的当然不是那种,唉,算了,现在说了也是白说。”

    在街上转了两圈,弘书几人来到雍和宫,参观了一番报社的工作环境和员工们的精神状态。

    等弘书查看过报社的财务报表,又勉励了报社员工一番,允禧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过去吧。”

    “行,走吧。”

    今日弘书出宫,来雍和宫视察只是顺便,主要目的还是参加弘历的婚宴。

    三人一起,走进隔壁的四贝勒府,发现这府里比他们当初来参加乔迁宴时装饰的更加华丽。

    允禧忍不住小声吐槽道:“四阿哥这是打算娶个福晋日子都不过了吗?这得花多少钱,他的年俸够用吗?”

    这一看就不是只用了内务府的那点贝勒用度,不过民公历还是有分寸的,虽然花了大把银子,却没有逾越贝勒该有的规制。

    弘暾道:“不是还有分府银子吗?况且皇上和嘉妃娘娘肯定也会补贴啊。”

    没有阿玛补贴、额娘私房也不多的允禧: "…"

    是他多嘴了。

    值此人生四大喜之时, 弘历红光满面、意气风发, 面对弘书几人时笑容都真诚了不少: "二十一叔、弘暾堂哥、小六,你们来了。”

    三人当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给人家找不痛快,客气道过喜后,随下人去安排好的位置坐下。

    弘昼和弘时已经在座。

    “三哥,五哥。”弘书打招呼。

    弘时闷闷地和几人见过礼后就继续喝自己的闷酒。

    弘昼一边往嘴里扔花生米,一边敷衍的对三人拱了拱手就算见礼,咬着花生米问道:"小六,你给四哥送了什么礼?下月便是我大婚,你送的礼可不能比给四哥的差了。”

    弘书:“....”

    没必要五哥,真的没必要这么努力的立荒唐爱财的人设,阿玛还在呢,我也不是乾隆。

    “那就要看五哥你的筵席水平了。”引去开玩笑道,“要是像上次乔迁宴那样的,我可不当冤大头。"

    允禧见状也起哄道:“就是,小五,你也太抠了,连肉都舍不得多上点,你要是这回还这样,我送的礼可就要减半了。”

    弘暾还没大婚,只笑不说话。

    弘昼苦口婆心道:“你们怎么就盯着那点口腹之欲,养生,养生懂不懂,荤素搭配才是正道…"

    这一番打趣,几人之间氛围和谐了不少,还算愉快的参加完了引么历的婚宴。

    弘历大婚不久后便是弘书的生辰,这时候小孩子的生辰不会大办,即便是皇子,也不过是当日的膳食丰盛些,其他的就要看赏赐如何。

    手中握着二十万的限额,引4书对这次生辰的赏赐并没有多大期待,左不过就是些笔墨纸砚之类的罢了。

    谁知胤禧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真的是给我的?”引么书拿着一叠皇庄、矿山的契书都懵了,“给我的生辰赏赐?”

    胤道: "不是生辰赏赐。"一个小小的十岁生辰想什么呢,他虽然偏心,但也不会这么明目张明的偏心

    "是与郢罗斯谈判之事的常唱,先给你,旨音等两国答订契约后再说"是与部岁斯欧翔之美的员,无结你,百意寺内国签订奖约后再说。

    胆中风雨吸

    “哦。”弘书放松了些,就说嘛,阿玛怎么一下这么大方了,“谢皇阿玛赏赐!”

    喜滋滋的揣进怀里。

    胤他一眼:“赏赐给你了,你也上心些,别光操心你的报纸,谈判这边进度如何?”

    “放心吧,皇阿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弘书掐指一算,好消息最近也该送过来了,就道,“不出半月,会有重大进展!”

    “还是咬得很死。”徐本道,“如今就是僵持,他们不肯松口北海,疆界定不下来来,贸易一事也只能搁置。”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谈判,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条款两方都已达成一致,如今就是疆界和贸易通商这两条,还没有进展。

    弘书点点头,这是早有预料的:“僵持了这么久,他们肯定也着急,必然会往北边送消息,你们最近多多注意这方面,一定要弄清楚他们传递的每条内容。”

    “是。”

    “还有喀尔喀蒙古那边,也使人传话,让他们派探子试探试探鄂罗斯一方的态度。”弘书道,“黑龙江这边,我也会请皇阿玛使人去传话。”

    “继续施加压力,看看他们会有什么应对。”

    “明白。”

    不出几日,徐本忽然面色赤红地来找弘书:"六阿哥,好消息!"

    弘书心中一动,猜测是不是自己等待的消息:"说。"

    “鄂罗斯女皇于五月崩逝,如今登基的皇帝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

    果然是他一直等待的消息!

    “好!”即便早就知道,弘书也忍不住起身,来回踱步几圈才稍稍平复心情,道,“你回去,告诉其他人,先稳住,不要露出行迹,让鄂罗斯知道咱们已经知道这事,我先去找皇阿玛汇报此事,咱们再来商量,怎么借此事迫使鄂罗斯人让步。”

    “是!”

    养心殿。

    “皇阿玛,有大好消息。”弘书笑容满面。

    胤禧道:“谈判谈好了?”

    “额,那倒还没有。”弘书摸摸鼻子,这爹真是好高骛远,“不过也快了。”

    “刚刚截获的最新消息,鄂罗斯女皇在五月驾崩了,如今登基的皇帝是彼得二世,今年才十二岁。”他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登基的彼得工世是彼得一世与前皇后所生,其皇额娘被彼得一世废后,他小小年纪就和前皇后一起被流放在外。皇阿玛,鄂罗斯女皇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把皇位传给废后的儿子呢?儿臣觉得,鄂罗斯内部一定是发生了政变,最后登基的才会是彼得二世,就这种情况,鄂罗斯一二年内肯定稳定不下来。”

    “这是个好机会啊皇阿玛,就着这个时机,我们不仅能拿下这次谈判,还可以一举收复准噶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