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包您名留青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的谣言?”

    “宫人私底下都在这么传。”允禧道,“你宫里的人不知道?”

    弘书摇摇头,倒没怪朱意远消息不灵通: "他们说这话肯定要避着我宫里的人,难道还上赶着去说不成。”

    允禧偷偷嘀咕:“那也不能一个告密的都没有啊。”

    “你说什么?”

    “没什么。”允禧摇头,“没事就行,不过你昨晚干嘛去了,这一副一晚没睡的样子。你这一路从毓庆宫过来,怕是被不少人看见了,看着吧,等晚上,这谣言就会根据你早上的样子再添油加醋了。”

    弘书无奈:“一会儿让人去跟皇额娘说说,这些人一天真是闲的没事干了。”

    还不等弘书让人去后宫给额娘传话,中午的时候,就听说阿玛在养心殿发了一顿火,御前好几个人被送去了慎刑司。到下午,又发旨给太监定品级,限制太监品级不得超过四品,严禁太监干预外事和钻营阿哥处,告诫外臣不得联络太监。

    虽然知道定品级这种事阿玛肯定不是思虑了一天两天,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出来,怎么看都应该跟自己的流言有点儿关系。

    唔,有点小小的感动。

    既然人家给台阶了,那自己就顺势下来吧。

    晚膳前,弘书来到体III堂,给额娘请安顺便蹭饭。

    “你惹你皇阿玛生气了?”乌拉那拉氏问道。

    弘书拿着木槌给她敲腿:"没有,就是不小心说错话了,皇阿玛当场敲了我两下就过去了。"

    乌拉那拉氏戳了他额头一下: "你啊,年龄越发大了,也该稳重些了。"

    “我一直很稳重好不好。”弘书叫屈,“这次就是好容易把玻璃做出来,有些忘形,以后不会了。"

    乌拉那拉氏也没多说,儿子甚少犯错,偶尔一两次没必要逮着不放,问道:“做的怎么样?”

    弘书得意道:“那还用说,你儿子出手还能不行。皇额娘,等着吧,过段时间我就给你送一个大大的穿衣镜。”

    乌拉那拉氏道:“我要那东西做什么,年级一大把了,还照什么镜子。”

    “您才四十二,年轻的很,哪儿大了。”弘书不满道。

    乌拉那拉抿唇轻笑了一下,不与他纷扯这个,道:“缺不缺钱?”

    弘书趴在她膝头:"缺是缺的,不过不需要皇额娘您给。"

    外间门帘一掀,有人进来了。

    乌拉那拉氏注意到,打趣:"怎么,看不上我的小钱,只看得上你皇阿玛的?"

    弘书哼哼道:"皇阿玛是个小气鬼,他才不会给我钱呢。"

    “是吗,朕倒是想问问,从前库房里的东西都搬到谁的寝宫里去了。”胤模站在门口,面无表情的问道。

    弘书咻的站起身,行礼:“皇阿玛吉祥。”

    乌拉那拉氏亦起身行礼:“皇上吉祥。”

    胤走过去扶起乌拉那啦氏,拉着她一起在炕上坐下。

    弘书讪讪笑道:“皇阿玛您怎么来了,这些人,也不知道通报。”

    “是朕不让通报的。”胤模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要是通报了,朕怎么能听到六阿哥的‘真心话:呢。”

    弘书干脆的很,往炕边的脚踏上一坐,抱住胤摸的腿就开始撒娇: "皇阿玛您大人有大量,我刚才就是说气话呢,您别放在心上啊。”

    “您最大方了,您是世界第一大方!”

    “哼。”胤了他一眼,没理他,转头跟皇后说话,“你近日抽时间,召十七福晋入宫见一见。”

    乌拉那拉氏也不问原因,点头答应:"好。"

    “弘晟情况如何?”

    入冬了,小弘晟又不慎感染了风寒,卧床好几日了也没有好转的消息。

    乌拉那拉氏回道:“太医说,小七还是底子弱,不敢用猛药,得慢慢养着。”

    胤禧眉不言,太医永远都是这一套话术。

    弘书道:“我觉得小七还是吃饭吃的少了,如今一病,苦汁子一喝,怕是更吃不下东西了吧?要不问问太医,看能不能做成药膳什么的。”

    乌拉那拉氏道:"说过了,太医院正在研究。"

    胤点点头,起身对弘书道:“随朕来。”

    嗯?可是我还没蹭到饭……

    人已经走到门口了,弘书只能不情不愿的跟上。

    进了养心殿,胤右拐,一路走到东稍间才停下,上炕盘腿坐着,指了指对面道:"坐下吧。"

    弘书瞅这架势不对,乖乖坐下

    peksh为什为,非法莫绝,

    胤道: “需要多少银子?”

    啊?弘书有些懵,小心问道:“什么银子?”

    胤禧他一眼:“玻璃。”

    还真给啊?

    弘书眨巴眼睛:“您不怕我沉迷商贾之事了?”

    “敢沉迷朕就打断你的腿。”胤祯横了他一眼,手上玉扳指转的飞快,”弄出来了你不许掺和,还是交给内务府去。”

    就知道是这样。

    弘书撤撤嘴,道:“我不想交给内务府做。”

    “嗯?”胤禧以为他还执迷不悟要自己做,眼神很危险。

    “皇阿玛,你不觉得内务府的体量太大了吗?这皇宫里,什么事扯不上他们?”虽然来保对他很殷勤,但也不耽搁他顺便给内务府上个眼药,“我觉得,还是把内务府拆分拆分的好,不然他们连成一体、内外互通,以后还不定会做出什么事呢。"

    胤当然知道内务府的问题,但他现在不是要跟儿子讨论这个:"别跑题。"

    “你不让内务府做,打算让谁做。”

    弘书道:“我打算卖方子,收专利费。”

    “去利弗?”当道跺或专利费? 胤感。

    “对,专利就是指我拥有我研究出来的东西的所有权,它本来是专属我个人独占的利益,现在我把这个这个权利拿出来,卖给不同的人,他们付给我使用这个专利的费用。" 弘书尽量用阿玛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最好是每卖出一块玻璃,他们都给我相应的分红。”

    胤很容易就听懂了,本来也不难理解,他摇头道:“天真,别人得了你的方子,还会给你分红?就算碍于你皇子的身份给了,你怎么知道他卖出了多少。”

    “所以说最好,是理想情况嘛。”弘书道,“现在肯定做不到,就算以后有了专门管这一块的专利法,也有的是商人钻空子。"

    “专利法?”胤没好气道,“大清律看完了吗,还想着立新法。”

    “以后会看完的。”弘书不服气地道,“再说我有立新法理想不行吗,人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胤模懒得理他,敲桌子: “说你的专利,怎么保证方子卖出去后,商人还乖乖给你专利费。还是说,你打算一次性卖个高价。”

    “一次性卖多亏啊,又不能卖上千万。”弘书道,“我能确保他们给钱,主要是做大块平整玻璃需要一样东西,我管它叫纯碱,这个东西咱们大清境内比较少,基本找不到多少天然的。现在只有我能把它提炼出来,所以只要我把方子卖出去,他们要做,就必须来找我买纯碱。”

    “独一份的东西,我想怎么定价都可以。当然,我也不会卖的太贵,毕竟只有给他们留下赚钱的空间,他们才能卖力生产,买更多纯碱。"

    胤禧点点头,这样操作倒还像点样子。

    “这个纯碱是什么东西,你怎么提炼的。”

    “额。”弘书苦恼的想了想,“纯碱大概就是,嗯,一种盐?我是从盐里弄出来的,至于提炼,过程跟道士他们炼丹差不多?"西方的化学现在也还处于萌芽时期。

    “你还学道士炼丹?”胤如今还没有沉迷于丹药,虎着脸道,“你有没有乱吃。”

    “没有没有。”弘书摆手,想起他以后会沉迷弹药,顺势道,“我又不傻,吃那些东西,道士炼出来的玩意儿大多数都有毒的。”

    "而且我也不是学道士炼丹,我那是试验,就是做各种尝试让一样东西能变成另一个样子,或者能分离出别的东西,嗯,我管它叫化学。”弘书道,“就是性质或形态改变的学问。”

    化,知变化之道,用在这里倒也不算用错。胤道:“学问?方才要立新法,现在又想著书立说作一家之言?朕倒是不知你有如此大志向。”

    弘书也不害羞,大方点头: "儿臣确实有立一家学说的志向,最起码,化学这一项,儿臣自问当世无人能出儿臣其右。”

    废话,拿着后世几百年的积累,要是这样都压不过别人,他还是赶紧找根绳子吊死吧。

    儿子当真有此志向, 胤也没想着去打击, 正要开口鼓励两句, 就听见他的好儿子道。

    “所以皇阿玛,您要不要投银子给我建实验室?等以后我著书立说了,书的第一页就感谢您的资助,名字写最大。”

    “包您名留青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