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宽心嘛。咋样?”

    沈家树心说,都这份上了,那还用说的?

    “那就麻烦您老人家了。”

    陈师傅笑着摆手。

    房子的事儿有人替自己操心,沈家树倒是能一心操心工作了。

    种葵花的事儿他可领了下来呢。

    趁着这些队长来要化肥的时候,沈家树找了离公社近的生产队商量种葵花的事儿。之所以找他们,主要是沈家树懒得跑远,选择就近原则。

    靠近公社的生产队叫大疙瘩生产队。队长一听要种葵花,立马摆手。

    “这东西又不能吃饱肚子,咱不要。咱们要化肥。”

    沈家树:“……”

    得了,他们不种,沈家树打算自己种。他找洪社长要了靠近公社这边的一片田地。

    这些田地离公社近,就意味着离大队远,所以平时照料得就没那么精细,爹不疼娘不爱的。产量也不是很高。

    洪社长就要了这些地,然后给这个大队多分配一些化肥补偿。

    这可乐坏了大疙瘩生产队的队长了。立马就拉着沈家树去办手续。

    以后这些地就属于瓜子厂的专属种植园了。

    沈家树带着自己的几个兄弟去看了属于他们的田地。

    李满福好奇道,“哥啊,咱咋又来种地了?”

    “你不懂,这都是宝贝啊。咱每年从外面进货,得多少成本?咱自己种出来的原材料不是更省钱?要是种得多,咱自己用不完,还能卖给别的瓜子厂,这叫做开源节流。最重要的事,没人能从原材料上面卡着咱们的脖子。”

    几个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还是哥聪明!想得开,眼光长远。

    “但是哥,咱几个也种不完啊。”

    “不用你们,咱找专业的人来。”

    沈家树说的专业的人,自然就是各个生产队的知青了。

    他想招一批人来专门种葵花。这些人有学历,和他们科普科学种植更有效果,能早点看出成绩来。

    这事儿他和洪社长打过招呼,洪社长也不管的。反正知青同志就是来建设农村的。既然需要,自然可以调动。

    而且为了方便工作,以后可以住公社这边的宿舍。

    葵花种植基地招人的消息传下来的时候,在知青们中间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一是可以去公社住,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二来是种葵花,可比在村里种地要舒服了。什么秋收的就再也不用拼命了。

    最重要的是离公社近,以后公社有啥消息也能早点知道。

    一时间,报名人数众多。

    沈家树也是有要求的。要至少在农村种了三年地的,至少初中毕业的学历。还有就是勤劳。

    毕竟他弄这个种植园,也不是为了帮助这些知青改善生活。是真的想做一番事业的。

    虽然大家从城里来,很辛苦。但是干活这种事儿不是同情就给对方提供好机会的。

    事情干不好,大家都要丢饭碗。

    “啊年年,你们家沈家树为嘛要求这么高!”姜红下午下工就偷偷的跑过来找唐年年抱怨。

    他们队里没有知青合格,但是从隔壁队里也听到了一些消息。

    队里的知青们就有些坐不住了。虽然同样是种地,但是好歹也有点儿不一样的。感觉还是带点儿技术含量。

    但是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都不好来找唐年年套交情。

    也只有姜红和她熟悉一点。

    唐年年道,“这事儿家树和我说过了,种地也是要技术的,咱们经验不够,没法完成任务,回头要是垫底了,也是要被赶回来的。”

    姜红:“……”

    “当时家树也和我说了,要是基地做得好,以后瓜子厂扩大,总要人干活吧。肯定优先找有文化的人。”

    姜红眼睛一亮,顿时有了盼头了。

    她看到唐年年边守着炉子,边看书,问道,“你看啥呢?”

    “看以前的课本,感觉有些都忘掉了。”唐年年有些懊恼,“放下课本一段时间,都还给老师了。”

    姜红道,“看这个干什么,咱现在种地……你现在教小学也用不上。”

    “学点东西还是好,家树让我学,我就好好学。”唐年年道。

    见她满心满眼都是沈家树,姜红也不和以前那样说啥了。

    事实证明,年年的眼光是真不错的。

    知青很快就招满了人了。

    一共招了十个人,男女对半儿,都看起来老成持重的样子。

    来村里三年以上了,棱角磨平了。没有了少年时期的斗志昂扬。唯一想的就是能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去处。

    沈家树觉得这样不行,得打点鸡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