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论。

    已下场的少不得说起帖诗如何做的,更有自信的还把自己考时所做的诗给念了出来供诸人评鉴,又有说文章从哪个层面角度破题的。

    旁的已经中了秀才的学生便说起此次的题目难易程度,以及录用名额变化等等。

    总之好不热闹,两日休沐也未曾熄灭下来诸人对此次考试的热议。

    杜衡盘算一通,童考年年可考,院试三年两考,乡试三年一考。

    他童考过的时间顺,恰逢每年都有考试,童考过了次年院试,院试过后又逢乡试,而乡试一过次年里都是要参加春闱会试的。

    如此不禁让他心存幻想,若是一举把科考都走一遍,那可就齐美了。

    他弱冠过童考,其实年纪已经不小了,只是在落霞县这般小地方,弱冠之年有些微功名在身已属不易,年龄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如何被人谈及。

    然则从白榕书院来看,许多读书人都已经考过了童生,尚未弱冠就是秀才的比比皆是,原则还是这些读书人从州府大地方过来读书的。

    家族中人都还指着子孙能在弱冠前后进入会试,拿下天子门生的头衔,如此议亲的门槛便可高高抬起,挑中一门能提携的岳家,往后在官场上不说平步青云,至少仕途也顺遂的多了。

    为此在书院之中,院服虽然浅显的掩盖了书生一定的家世,但时不时显露出来的一件价值不菲的佩饰,说谈起州府京城的风光,这些却不是一件院服可以藏住的。

    看似大家差别不大,实乃是起点早就不同。

    有些人的目标是入朝为官,在天子脚下肆意人生;而有的人目标能成为一方乡绅,受人景仰也已不枉半生苦读了。

    杜衡早见识了而今人脉门第的重要性,他其实也并未有什么伟大志向,能一直考上去在京都做官自然是好,可他也晓得像自己而下的家世若真走到那一步,其间的艰难险阻异于常人。

    一来自家没有做官的人,没有人铺路;二则将来也指望不上什么岳家提携。

    在落霞县走到今日他的岳家已经对他帮扶不少,否则也不可能这么

    顺遂的走到今天,他日若真走了上去,岳家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来时当真就全靠自己赤手空拳打天下,少年自是意气觉得什么都办的成,更甚不屑于士族帮扶,但若真无家世门楣保驾护航,看又能走几步远。

    当然,杜衡也没有自怨自艾,觉得自己的开局也太苦了些。

    有吃有喝,夫郎也是自己诚心诚意喜欢的,而今还有了孩子,他觉得已经十分知足。

    放眼人家那些家世好的并非一来就好了,也得是祖上一代一代打拼下来才有的今日的基业,几代人付出的心血,这才给子孙攒下了个高于平寒人家的起点。

    他这辈子踏踏实实的科考,积攒些家产,就算自这一代蹦不得多高,将来考上个举子,做个乡绅笼络起了人脉,料理起更多的田地,置办下些铺面家产;

    子孙读书之时也不必再分心思出来经营谋生,专心读书,好好的扶正下一代,也就一代一代的强盛起来了。

    想到这些他缩缩肩膀,自己也算是躲懒图安顺,人生规划里也没有高官厚禄,宦海浮沉。

    人活一辈子,那么急于求进让自己过得那么累作何,慢慢经营小日子过,只要不是走的下坡路,倒也真不必把自己逼的那么紧。

    四月下旬里,杜衡回私山去转了转,这两年把山林料理的好,竹子长的也多,而下铺面的生意说不上红火,但也经营的顺畅。

    手头上余下的存纸已经卖得所剩不多了,早些时候倒是又浸了一批竹子,能供应的上铺面的纸。

    不过要想手头上多存货还是有点紧凑,秦小满打算想让村里有私林的村民卖竹子给他们,如此也不怕自家竹林的竹子不够用。

    杜衡自是答应,上回造纸泡了许久的竹子也不见得好做,原则还是竹子太老了,造纸最好的还得是当年的新竹。

    立夏时分的新竹最佳,自家的私山确实不算大,一年的竹子再多也产不了多少纸,买些村民的新竹倒是正好。

    消息在村里一出,立马就有人上门来问了。

    秦小满很有派头的说道:“收的是新竹,十五文一根。”

    大伙儿自是晓得秦家收竹子来是造纸,但是十五文一根价格未免有些低了。

    “新竹当然没有成竹值钱。”

    “可等他在山头上多长两年不也就是成竹了嘛。”

    “问题是没在山里待那么多时间啊。”

    “我们砍了自运下山,弄到你们家,十八一根如何?”

    几番讨价还价下来,最后便定下了十八文一根的价,家里竹林向阳的人家,没到立夏竹子就已经长大散叶了,挑拣着砍了往秦家送。

    都是自村里的人,倒是比外头的讲信用些,有什么直接就上门说了。

    反正每天从县城里回来秦小满见着家里有送了竹子,那便一并结钱出去。

    忙着生意上的事儿,一晃竟就到了出院试成绩的日子。

    天还没亮两人就赶到了县城里,原是一个要去铺子,一个要去书院,但是今儿出成绩,下场了的书生是允许先去看了成绩再回书院的。

    今年众人皆知晓考卷多,批阅卷子的人却还是往年那么多,为此公务量平摊下来到每个人头上自然更重了些。

    早前出成绩的早两日里便有人托着关系想提前看一眼成绩,结果学政那儿忙的不可开交,本就心火焦躁,前去想提前看成绩的自是没讨着什么好。

    不单没瞧着成绩,还被一通斥责。

    此事很快传了开,自也就再没人敢前去触霉头。

    秦知闫老早得了这桩消息,院试非同小可,到底不似童试那般宽泛,布榜前去看成绩本就有些不和礼数,自当该避嫌。

    这次当然也就没有提前去给杜

    衡看成绩,再来是秦之枫当年也算是小有天赋,最后不也考了好多回才中,先入为主自也觉得这回杜衡考中的可能不大。

    童考距离此次的院试,这前后的时间不长,沉淀温习的时间不多。

    如果说杜衡童考成绩出彩,那也是因为弱冠之年预备了许多年里,厚积薄发了,院试自也要有足够的时间来预备。

    “果真是院试高于童考,上回来的人都不多,这回学政办事处的人都还没来张贴布告就已经许多人等着了。”

    杜衡站在人群里,见着身旁的秦小满又是垫脚又是往上跳的,他拉住人的手:“还没贴出来呢。”

    话音刚落,秦小满激动道:“来了,来了,我瞧见学政办事处的人拿着红榜过来了!”

    杜衡循声望去,果然瞧见了一行四人过来。

    他还没来得及张口,就被秦小满拉着往里头钻去。

    眼见着学政办事处的人在两个带刀的衙役护守着贴榜,诸人心中惴惴的,却又不敢拥挤上前。

    直到一声:“今年院试成绩已放榜,诸尽可一观,不可损坏红榜。”

    布榜人一走,旋即看榜之人就围了上去。

    “中了,中了!我中了!”

    一时间喜悦的高呼声和垂头丧气的声音交织而起,让后头瞧不见榜单的人心里更是激动,纷纷往前挤去。

    秦小满其实不是头一次来看榜,以前他爹也院试过,放榜的时候他小爹也会早早来看榜单,自己自然不会放过上县城的机会,自便缠着人来。

    不过每回来爹和小爹都有些失落,他瞧着两个大人的脸色,便是到了县城来自也不敢再吵闹着要吃什么玩什么,最后巴巴跑一趟焉儿吧唧的又回去。

    好似是打小就习惯了看榜后失落而归,当他看见杜衡的名字出现在红榜之上时,一时间竟然有些失神和迷糊。

    几番确定上头的名字就是他相公的,他攥住了杜衡的手,甚至有些发抖。

    忽而背过身站在杜衡跟前,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我好似看见你上榜了。没、没看走眼吧?”

    杜衡早扫了榜,能不能上榜,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数,见着秦小满跟失了魂儿一般,颇觉得好笑:“你说呢?”

    秦小满见着杜衡那副要笑不笑的神情,眉梢眼角的喜悦却藏不住,当即就知道自己肯定没看错。

    他高兴的直接呼出来:“中了!”

    旋即一下子扑到了杜衡怀里死死抱住了人:“第三,是第三!上头写的是第三!以后我相公就是秀才了!”

    周遭的人见两人大庭广众之下抱在一起,微微蹙眉瞧过来,得听秦小满嚷着第三之时,目光之中的惊讶转瞬又变成了羡慕。

    “第三?莫非这位郎君便是榜上所写的杜衡?”

    “当真是好福气啊,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

    “杜秀才一表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啊!可赏小可个脸,青云楼吃个茶?”

    一时间竟就有人开始前来攀谈了,更甚的还邀着杜衡要做客。

    扎在杜衡身上的秦小满抬起头径直回绝了人:“多谢诸位好意了,我相公还得先回去同尊长们报信儿呢,若是有缘,来日再聚。”

    言罢,他拉着杜衡的手便跑出了人群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