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是藩王入京, 但吴楚赵三王与关中积怨已久,绝不会进京送菜,于是纷纷推脱身子不好(国内有事)让太子代为出席。

    好在这时的刘启忙着捡回宗室的颜面, 所以也没纠结三人的无礼行径,而是让太仆与宗正做好接应工作,然后与苦主们通个气, 让其在藩王会议上不要紧张。

    刘瑞的建议与刘启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是搁在藩王耳里却是关中在想屁吃。YushuGu.СOm

    处死刘定国没啥意见,毕竟这厮儿挑战伦常,确实是把不少人都恶心坏了。不管来京商议的藩王里有没有和刘定国一样恶心的人, 但是在公开场合里还是要往死里骂。

    可是关中借着刘定国的事将燕国国除却是影响了藩王们的核心利益, 导致他们在骂完刘定国后接二连三地表示皇帝不厚道,完全是在借题发挥。

    说句不中听的话,西汉前期的道德观与同时期的古罗马不相上下, 二者堪称是这个时代里的卧龙凤雏。

    别看《周礼》与各派的祖师爷对道德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可是了解下战国的花边新闻, 了解下夏姬的故事,楚平王与卫宣公干的挫事, 以及楚地的云梦泽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就不会对古人的贞|操观有太高要求。

    甚至说句不中听的话, 刘瑞这个在穿越混迹海棠的人, 都觉得自己的道德底线跟古人一比,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毕竟网上的乐子人大都是嘴嗨,稍强的一点的会割肉造粮。

    而古人……

    古人实在是有大多的理由亲自实践, 以至于从古罗马到战国末期, 闻名世界的两大英杰——秦始皇和屋大维, 都为本国策马狂奔的道德底线拉住了缰绳, 表示秦人(罗马人)不能再堕落下去,必须得有不辣眼的道德观。

    当然,说这么多就是表示在座的藩王不说全部,但也有一半人的屁股不干净。要是让关中借着刘定国的挫事开了国除的新标准,那么这群天高皇帝远的藩王就得时刻防着自己的亲戚不干人事,然后被国内的关中细作拿到把柄,喜提国除的惊喜套餐。

    面对这种藩王们不太合作的情况,刘启直接微微一笑,拉来苦主回应此事。

    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几乎不用薄姬和窦太后多劝什么就向皇帝表达了忠心。

    毕竟大家不是傻子,藩王们打着什么主意,她们不说门儿清,但也能摸到门把手。比起关中真金白金的好处与正统承认,那群藩王能给什么?

    就算是让宁侯上位,她们这群侄女不还是乡主嘛!难道宁侯那个对刘定国满腹怨气的叔叔能给侄女翁主的名分和诸多食邑?

    至于宁侯夫人,关中对她的劝说方式只有一个:想想你的孩子,想想你的家人。

    为此,她果断投了。

    于是乎,在藩王会议上,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表示关中做得没错,她们感谢皇帝能支持公道,并对她们施以安抚。

    至于宁侯同不同意……反正已经投了关中的肥如县令和在燕国精耕细作的袁盎表示,宁侯你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