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二更君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甘勉强一笑:“要是别的地方也有,可是一笔很大的花销……那些衙门肯出钱?或者都是姑娘给?另外,这若是想救人,难道是施舍一次两次就行了的?可要都想好了再做。”她小心地看着杨仪,实则是在提醒她。

    杨仪想了想:“药圣当初舍这‘祛寒矫耳汤’,是从冬至开始直到除夕,我来的早,就等江公公试验完了那馅料如何,直到除夕。”

    小甘没法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惊:“姑娘,这如何使得!就算是施一天两天,这也是不小的开销,何况到除夕?哪来的钱?这可还不到冬月!”

    “别忙,听我说。”杨仪便把江公公跟自己说的封地税银的事情告诉了,对小甘道:“我自问受用不了那么多的银两,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南郡县的百姓们知道他们的税银用在此处,能救这许许多多同胞的性命,总比、尽数奉于一人穷凶极奢的要强吧……你说呢?”

    小甘先是惊愕于这百里封地之巨,又听了杨仪这番话,她目光涌动,并没开口,只上前把杨仪猛然抱住。

    杨仪一怔,半晌笑道:“怎么了?”

    小甘也不言语,只是紧紧抱着她,杨仪却道:“你轻些,小心你的肚子。”

    说了这句,感觉小甘的身体在发抖,原来她竟是哭了。

    “傻丫头,哭什么。”

    小甘吸吸鼻子:“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哭的。都怪姑娘。”

    杨仪笑着轻轻地拍拍她的背,说道:“对了,你去把我带的那几本药书拿出来。”

    小甘擦擦眼睛:“不多歇会儿,又要熬眼睛了?”

    “有个方子,我还得参详参详。去吧……只不许搬重物!”

    小甘听她叮嘱,忍不住嘟嘴道:“这个小东西来的却也不巧,害的姑娘这样担心,我倒是成了你的累赘了。”

    杨仪脸色一变,呵斥:“别胡说,什么时候来都是最好的!”虽然明知道现在还不至于如何,而小甘只是玩笑,却还是不愿意听见如此的话:“百无禁忌,快啐一口。”

    小甘吐吐舌,听话啐了口。

    江公公办事极快,立刻命厨下煮好了胡椒羊肉汤,加了杨仪吩咐的四味,他先尝了汤,又香又麻又辣又有一点点回甜,口感竟极佳。

    剁成了馅料,包了饺子,味道也不消说。

    江公公试过后,又叫人多做了几碗,亲自送了一碗给杨仪,留了一碗给薛放。

    还有送给俞星臣、初十四……包括灵枢,屠竹老关等众人都有,若非只是试验并未煮更多,只怕监军府上下尽数不漏。

    大家起初以为是寻常的食物,可又有一点药气,吃过之后,却觉着身上暖洋洋,甚是受用。这才知道是永安侯命人准备的“祛寒矫耳汤”。

    俞星臣一看这个汤,又听灵枢说了江公公从下午开始,便命人采买大量的羊肉、胡椒等物,若是只供给监军府吃用,只怕还要吃到过年。

    他当然知道张仲景是何人,更加明白药圣的典故。

    当下不用问,就明白了杨仪想干什么。

    看着碗中那仿佛耳朵的一对饺子,俞星臣道:“‘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谁说不能见古人,如今能有古人风度,亦如见圣贤在前。”

    他所说的“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一句,便也是张仲景的名言。

    俞星臣这句,也是有感而发:虽不能见到医圣其人,但如今有人亦如医圣一般风范,又何必感慨古人呢?明明已经是珠玉在侧!

    他跟薛放两个正全力为北境的安定而忙碌,但是杨仪所做,却更是意义非凡。

    说到底北境要稳,自然要稳住民心,而这祛寒娇耳汤,一旦做成,驱除的又何止是百姓身上的寒。

    一阵凉风冲进来,原来是初十四回来,边走边拍打肩头身上各处的雪。

    忽然嗅到一阵香气,抬头见桌上放着一碗东西,他惊喜交加:“这是知道了我要回来,先准备好了吃的?”

    俞星臣赶忙默默地去吃自己的那碗,方才江太监知道他还没回来,便把初十四那碗先拿走了,免得冷了不好吃。

    初十四哼:“你吃吧,我手里反正捏着几十万的银子。”

    俞星臣差点儿呛到。

    灵枢赶忙给他捶背顺气,瞪初十四道:“你会不会说话,呛到了怎么办?”

    初十四笑道:“嘿嘿,我怎么知道他这么容易激动。”

    见俞星臣把勺子放下,便一把抢了过去:“背着我吃什么好东西,我尝尝。”闻了闻,有点药气:“不会是药吧?”

    俞星臣没出声,灵枢恨道:“是,毒死你。”

    初十四本狐疑不肯吃,听了这句,反而把俞星臣咬过一口的那个饺子也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是羊肉……没什么稀罕,不对,这个味儿我从没吃过。”

    俞星臣掏出帕子擦了擦唇。

    灵枢道:“大人,我那碗没有动,给你吧。”

    俞星臣摆了摆手,灵枢道:“吃两个吧,江公公说了,又驱寒又补身体,最适合大人了。不然我再去要一碗。”

    初十四从外头来,身上本就有些发冷,才喝了口汤,顿时觉着浑身舒坦,闻言笑道:“哎哟,果真不错……俞大人别客气,你吃啊。”

    灵枢感觉这是除了薛放之外,自己最讨厌的家伙了。

    俞星臣只好把灵枢那碗拿过来,吃了两个,喝了半碗汤,果真觉着比普通的饺子不同,心头一阵暖意涌动。

    他惦记着初十四说的话,把碗推给灵枢:“你吃了吧,好好地别放凉了。”

    说完又看初十四。

    初十四正在吃最后一个饺子,被他盯着,也有点不自在,心不在焉几乎呛到。

    他道:“你是不是故意的?”

    俞星臣淡淡道:“我只是关心那几十万的银子。等着初军护开口呢。”

    初十四先把碗里的汤都一口气喝的精光,才道:“我今儿可辛苦着呢,抓了一头大肥羊,从金陵那边过来的,极是识货……至少比你所预计还能多出几万两……只吃你一碗饺子,是不是便宜你了?”

    俞星臣点头:“倘若真是如此,我叫他们再多取几碗来。”

    初十四噗嗤:“你这个人真不吃亏,拿别人的东西做情。”

    俞星臣道:“那客人靠得住么?银子什么时候给?”

    初十四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卷银票,道:“他没那么多钱,就先给了他个什么汉朝的铜镜之类,这是三千两。其他的,过两天。”

    俞星臣把银票接过去,一张张仔细看,果真不错。

    初十四看他一边打量银票一边打量自己,笑道:“你看我做什么?”

    俞星臣道:“我在想,此事交给初军护,实在是找对了人。”

    初十四走到他身旁,轻轻一跃,坐在桌边:“那该怎么谢我呢。”

    “你不是吃了一碗饺子了么。”俞星臣把银票收拾好,道:“何况这只是开始,没得全部之前,不能掉以轻心。”

    “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初十四感慨。

    俞星臣因才吃了饺子,便拿起茶来漱口,闻言道:“这叫做小心驶得万年船。”

    初十四半真半假地笑道:“我看你就是太稳了,倒是想看看你翻船的样子。”

    俞星臣一口茶含在嘴里,差点又呛到了自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