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大理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便是立李治为太子。魏王的傲气,即便扶他上位,恐怕也不会把我放在眼里。与其如此,不如培养年少的李治更为稳妥。

    大臣沉默不语,听从太宗指示。唯一让太宗为难的,莫过于如何处置魏王。沉默许久,道:“魏王李泰,是朕极为心爱的儿子,朕对这个儿子实所钟爱。此子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敏伶俐,又十分爱好文学,朕对他的宠爱是那么的不同寻常……然而朕不能让后世子孙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到的,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大臣可有异议?”

    朝臣摸不听此,皆拱手道没有。

    诏书拟好,当天下午,送至魏王府内。原本还在做美梦的魏王,一下傻了眼。极力要求见太宗,被大臣拦了下来,告知魏王,收拾行李家眷,几日后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太宗是不会再见你的。

    朝中大臣如没了主心骨一般,看着长孙无忌为首的党员,部分投其所好,支持立晋王为太子。

    而房玄龄与李绩变的沉默,不在参与此事。而他们的行为,长孙无忌都看在眼里,无形间地位尊大,让他更为享受其中。

    李恪得知消息,松了口气。一切,终于结束了。马上就四月了,等太子册封大殿结束,就离开这里,回安州。身上依然保留着淡淡酒气,庆幸自己还是留了一手。一大早得知密保,父皇答应立魏王为太子。李恪第一时间备好酒宴,以兄弟名义前往大理寺看望太子李承乾。见太子面如死灰的模样,友好问候。

    “大哥,我来看你了!”李恪说着,在一旁坐下,打开手中篮子,端出一盘盘酒菜。

    一声大哥,瞬间李承乾瞬间放下对李恪的戒备,这句大哥,想来自己打八岁当太子起,便再未听见过。“如今这样,没想到还有人会来看我!”李承乾自嘲,笑着说道,缓缓凑了过来。看着丰盛的酒菜,问道,“这是我的断头饭吗?有劳兄弟了?”

    太子随口说着,大口吃了起来。他知道,除了他之外,与他参与谋反的人,都已依依处死。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

    “大哥这哪里话?看来大哥有所不知,父皇免了大哥死罪,改为流放。三弟就是因为此事,特地前来告知大哥。说句实话,若不是父皇免了大哥死罪,三弟又怎敢前来看望。”李恪说着,说出一半实话。这样也可让大哥完全信任,就好办的多了。

    李承乾听李恪说着,难以相信,听到后半句,反而信了。“流放?哼哼!父皇永远都比我们厉害,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住我。”

    “是啊?有父皇在,我们只有乖乖听话的命,不管怎么说,都应该高兴不是,起码不用死了。”李恪说着,端起酒杯,与李承乾碰杯共饮。露出淡淡笑容,前后两个月,五弟造反,父皇没有为他说一句话。而你,嫡长子,父皇愿意为你在朝中说话,大臣又怎么会有意见。说到底,你的出生,就是一张保命符;而我与五弟的出生,就是一张催命符。

    “这确实该高兴才是,可我宁可父皇给我一个爽快,让我活着,也只是生不如死罢了。”李承乾说着,低头垂发,看上去满是沧桑。

    “大哥不必如此,去外地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自由畅快。”李恪说着,特地看李承乾反应。想着什么时候开口为好。

    “是啊,外地,自我当太子后,就再未离开过长安。每天只是在东宫与朝中奔走,学习治国,每天还有一大群人盯着。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完全活在别人看管下。而我就这样活了十几年,可有谁问过我,这是不是我想要的。”李承乾说着,端起酒杯,不停喝着。

    “在其位,责其职,我们没得选择,即便高高在上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三弟明白。”李恪说着,面显愁容,是啊!皇室看不见的争斗太多了。

    “三弟,我一直都很羡慕你。可以远离官场,不用在朝中勾心斗角,在地方还能做些事实。比我强太多,哈哈哈?”李承乾说着,大笑起来。回想自己的一生,什么都没有干成,还要再史书中留下一笔,遗臭万年。

    李恪看着如今有些疯癫的李承乾,有些恍惚,他说的一点也没有错,羡慕我吗?原本不觉得什么,现如今看来,自己算是不幸与幸运参半,总是能遇到贵人,引导自己。虽在封地,但日子过得确实潇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