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第 361 章 萤火虫夜市旅游专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您看,我儿子就是在夜市上卖麻辣烫的。”

    这段视频的传播率实在是太高了,画面一出来,一辆车上的游客,都把张金鹏给认出来了。

    “这不是那个十几块钱吃到饱的麻辣烫老板吗?”

    “哇!叔叔你居然是麻辣烫小哥哥的爸爸!”

    “太好了,叔叔,等下我们跟着你,能不能插个队啊?”

    居然还有妹子热情追问:“叔叔您儿子有对象吗?没有的话,您看我怎么样?”

    游客们叽叽喳喳,差点把县长大人挤到一边去。

    好不容易坐下来了,张爸张妈张开双手,在裤管上蹭了蹭手心里冒出来的热汗,对晚杜夜市的超高人气,算是有了那么点心理准备。

    但到了现场才发现,准备还是不够充分。

    才下午四点多,几个网红摊位前,就排了长长的几条队伍。

    其中就有他们儿子的麻辣烫小摊。

    现在已经变成大摊位了。

    卫昇多精明呀,发现这几个摊位要火,连夜叫来一台挖机,把两边花圃里的苗木移走,腾出了几个面积更大的摊位,给这几个“网红摊点”。

    效果也是明显的,第二天开始,这几个网红摊点的游客接待量,就从原先的十几个人,一下子飙升到了最多能容纳百人同时就餐。

    张金鹏怎么也没想到,他本来只是想摆个小摊,赚点钱贴补家用,结果没想到赶鸭子上架,居然要开始做老板了。

    他内心本来是有点抗拒的,不是他不想赚钱,是怕规模一下子扩张太快,服务和味道跟不上的话,反倒砸了招牌。结果被卫总拉过去谈了一会儿,回来就信心百倍地开始招聘临时工扩大规模了。

    没办法,卫总说了,像晚杜乡这种地方,可能十几年才能遇到一次这样从天而降的流量,错过了,可能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小伙子,为了晚杜乡的乡村振兴大业,拼搏吧!

    忽悠完张金鹏,卫昇又请黄肃陪他一起,去晚杜乡政府刷脸卖安利去了。

    乡长廖志俊一看到卫昇这个财神爷,脸上的笑容,比他年轻那会儿看到老丈人还要真诚。

    “黄老师,卫老师,是不是夜市还有什么需要乡里配合的?你们只管说,能帮上的,我们一定义不容辞!”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卫昇觉得,自己大概已经get到了给晚杜的老乡们卖安利的正确姿势。

    听到廖乡长这么问,卫昇重重叹息一声,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个愁眉苦脸的表情。

    黄肃好像突然犯了牙疼的老毛病,也跟着皱起了眉毛。

    廖志俊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怎么,难道真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了?

    只听卫昇表情为难地诉苦道:“倒不是我们节目组遇到了为难的事儿,而是晚杜乡可能要被我们连累啦。”

    “廖乡长您也知道,现在每天都有上万人到我们的萤火虫夜市打卡,这些人里面,只有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的游客,可以入住我们的露营基地,我们的客栈就更别提了,就那么十几间客房,全部腾出来,最多也只能接待不到四十人。”

    “那剩下的游客咋办?昨天晚上,我已经听到有外地来的游客抱怨了,说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国内居然还有晚杜乡这么落后的乡镇,镇上居然连个小旅馆都找不到。”

    “正所谓来者都是客,人家不远千里到咱们晚杜来打卡旅游,大晚上的,吃完夜宵都快十一点了,还得连夜开车去县城找酒店住下,麻烦倒是小事,不是我乌鸦嘴,这边到县城的山路狭窄,弯道又多,万一出了什么事故……”

    廖志俊坐不住了。

    卫昇的本意,是想看看乡里能不能想想办法,把离乡镇比较近的几个村子的乡村大礼堂腾出来,他这边再安排几辆免费的接驳车,要是游客囊中羞涩,不愿意去县城住酒店的话,凭借在夜市消费的付款记录,就可以乘坐主办方安排的免费接驳车,送到最近的乡村大礼堂去,只要带个睡袋,就能在里面凑合一晚。

    他这也是为大学生穷游党考虑,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除了啃老之外,自己手里是真没几个钱,大晚上的,没有车,要是单独叫一辆网约车过来接人,来回起码三百块钱,再加上住酒店,哪怕最便宜的快捷酒店,也要一百多,加起来四、五百块钱,够他们在晚杜夜市吃喝玩乐好几天了。

    现在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都建设了文化礼堂,除了搞活动之外,平时空着也是空着,卫昇的意思,就是请乡里出面,动员一下乡镇周边的几个村子,组织志愿者,把文化礼堂打扫一下,暂时给来晚杜旅游的游客们住一下。

    廖志俊没想到卫昇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文化礼堂上,不过,仔细想想,各个村的文化礼堂,平时好像确实没啥用,组织志愿者打扫一下,拿来给游客们晚上歇歇脚,不需要乡里出什么经费,还能赢得游客好感,对晚杜乡的对外形象也很有好处。

    最关键的是,卫昇这小子,是真的会拿捏人心啊!

    他要是直接跟村里说,我们想把你们的文化礼堂租过来,给游客暂住,但是需要你们帮忙打扫一下,村里人八成是懒得费这个工夫的。

    可问题是,卫昇换了个角度,把这些大学生说成了他们晚杜的客人,山里人热情好客,你让他们把自家房子腾出来,打扫装修一下做客房,他们可能懒得动弹。

    可要是家里来了客人,谁家会让客人去睡大马路啊?

    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说出来,卫昇这边不但省了一大笔租赁文化礼堂的钱,还把老乡们给架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这口才,不去搞拆迁动员工作,真的是屈才了。

    关系到晚杜乡对外形象,廖志俊回去把这事儿一说,外地干部倒还罢了,本地的干部们立刻紧张起来。

    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这怎么行?这不是往他们晚杜人脸上抹黑吗?

    不行,必须立刻把游客们住的地方安排好!

    一时间,全乡的老百姓都行动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