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0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招呼围在这儿的人:“热闹看完了,大家

    也散了吧!”()

    有人试探着问他:“往衙门里去办事,要是有人拖沓,真的可以去告他吗?”

    ?初云之初的作品《朕只想要GDP》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约很肯定的告诉他:“可以的!”

    想了想,语气又不太确定的问了句:“可以吧,潘先生?”

    潘严点点头,语气有力的道:“可以!”

    ……

    李元达跟许景亨此时正在三层高的楼台之上,遥遥眺望着衙门门口的热闹,虽然听不见李约和其余人都说了些什么,却有侍从源源不断的将现场的情况反馈过来。

    许景亨笑道:“先前还说几位公子年轻稚气呢,这会儿可该放心了吧?”

    李元达没接茬,而是吩咐底下人:“去把李约给我叫过来。”

    这才跟许景亨说:“改革商税的事儿,我打算交给他做,反正都是掘断胥吏的根,一事不劳二主。”

    许景亨却是真的有些诧异:“他?”

    反而迟疑了起来:“是不是太年轻了一些?”

    “以他为主,再填几个有资历、能做事的人进去也就是了。”

    李约是李家的人,有脑子,重情义,也不怕跟胥吏开火——那这差事舍他其谁?

    许景亨思索片刻,终于也点了头:“也好,只是须得从潘严处借两个人过去,行监察之实。”

    官吏对商人上下其手,这事儿是永远也不可能断绝的,但是通过改革叫伸手的频率和烈度变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诞生一个庞然大物——想想吧,有一个职权部门掌控着所有商税的征收,有且只有它可以进行征收!

    这个职权部门必须握在自家人手里,且最高长官的任期和内中官员的账户监察也得提前做出规划……

    想到此处,许景亨不由得微笑起来:“说起来,李约公子到底是有几分运道,倘若您打算专门为商税一事设置一个官署的消息传出去,为其官署长官之位,各方派系只怕得打破头,而他呢,轻轻松松说几句话,便将其收入囊中了。”

    李元达反倒替李约辩解了几句:“你也该看到这孩子的长处。他勤勉,明明不是自己的差事,但是因为放心不下妹子,还是带着人四处巡视,又爱护自家骨肉,知道给妹妹出头,最难得的是有勇有谋,没把我搬出来,就用两条新设置的规矩,把这局面给破了……”

    说完,他问许景亨:“他跟李平,哪一个更年长些?”

    许景亨不假思索,便很肯定的告诉他:“李平比李约年长,李约又比三公子略大一些!”

    “很好,”李元达欣然决定给自己再添一个儿子:“叫他从李氏本家的齿序,以后便是三郎,至于原先的三郎,便去做四郎吧!”

    许景亨稍显无力:“那最最开始的那个四郎呢?”

    李元达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个几岁大就欺负姐姐的坏种?”

    他不感兴趣的摆摆手:“直接过继出去!”

    就此敲定了此事。

    李

    ()    约半道上被伯父的人叫去(),心里边还有些忐忑▍()▍[()]『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唯恐今日之事叫伯父不快,没成想却很是得了一番嘉勉。

    甚至于也竟也得以从李氏本家的齿序称呼——而除此之外,伯父还打算把一个新兴的衙门交付给自己主管?!

    常言道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对于自己的能力,李约还是很有逼数的。

    打打杀杀可以,毕竟爹娘给生了一副健壮的好身体,伯父阔绰,从小到大的营养也没缺失过。

    可真要是当一部主官,他心里边就有些七上八下了。

    他怕把事情给搞砸了。

    李元达见状,不免要用言语来羞他一羞:“年纪轻轻的,怎么跟上了年纪的人似的,瞻前顾后?”

    继而又正色几分,大略上讲了几分商税的事情给他听,继而道:“我给你分一支三百人的亲兵,作为常设武装,你再去找李平,从军中调七百精锐,作为流动武装。再从刑房调几个经年的老吏去协助。”

    看李约脸上微露茫然,李元达便说的再更具体一些:“你要做的,就是当一个判官,明察秋毫,至于具体的行政,自然有专人来管。”

    “有商人前去状告的时候,你来鉴定真伪,若是假的,就以诬告的罪名来惩处他,若是真的,那就带兵去抓人,不管是谁,敢在我下令之后置若罔闻的继续伸手,都得我投到牢里去!”

    李约毕竟不傻,很快反应过来:“您是打算,顺带着借机练一练兵?”

    “不错。”李元达赞许的看着他,道:“亲兵们多半都是李氏子弟和乡党中人,是靠得住,值得栽培的。叫他们在你身边历练一下,见一见底层的民生,间歇性的去抓一抓人、审一审案,但凡有个能拎的出手的,将来就外放出去做个主官。”

    “至于军中流动的那七百精锐,最好也是从不同的部队当中抽取,叫军队的血液流动起来,鲜活起来,这是好事。”

    李约郑重其事的应了,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瞄了他一眼,试探着问:“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给我送钱……”

    这是难以避免的。

    不需要敲诈,甚至于李约连态度都不需要表露出来,对方甚至于会强行送钱给他,以求安心。

    李元达明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再则,李约也不是外人嘛!

    他很理解的告诉李约:“五五分账。”

    李约的眼睛明显的亮了一下,嘿嘿两声,又说:“我拿两分,剩下的三分,两分给亲兵们,一分给流动驻军。”

    李元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去吧,此事真正拟定出文件还,还得耗费几日功夫,你刚好也趁着这个时间,好好考虑一下细枝末节的事情。”

    李约应声而去。

    ……

    潘严令人封禁了户房,亲自带队,嘎嘎乱杀。

    而与此同时,街头巷尾对于今日衙门门口李氏公子对阵嚼舌妇人的一场精彩大战的讨论也到达了顶峰!

    王松均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袍子,抄着手坐

    ()    在酒楼里,津津有味的听旁边桌上的客人议论这事儿。

    “要说这位李约公子办事,可真是投洒家的脾气,就该叫那几个长舌妇试一试倒霉到自己家的滋味!”

    还有的连连叹息:“可惜事情没能成,可惜啊!”

    另有人哼道:“潘先生不是已经去查了吗?有这位冷面判官在,我不信那几家子人能讨得了好!”

    末了,又齐齐举杯:“为节度使的善政,也为六小姐的好心,来喝一个!”

    酒楼内的氛围立时便沸腾起来。

    经历了家国之变,王松均格外喜欢如今的烟火气,就着一碟腌肉慢腾腾的吃酒,却听不远处小钟声脆响,又到了今日念南都报的时候。

    因着刚在南都报担任了职位,也亲自写了诗,这会儿他难免就要多多关注几分,却听旁边桌上的几个客人把南都报和今日之事联系起来了。

    “要说大事,再没有比城中修茅房更大的了,怎么却不见南都报讲?”

    旁边有个人很有经验的左右看看,确定吸引到了周围人的眼光之后,才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三舅的表哥的堂嫂的娘家弟弟在南都报做工,听他说,南都报新聘了一位极有名的先生来,就修茅房这事儿,还写了诗呢!”

    王松均听到此处,不由得把耳朵又往前伸了伸。

    却听声音最是浑厚的那汉子道:“极有名的先生,却是哪个?俺识字不多,会写诗的也不认识几个!”

    那人轻轻一笑,道:“据说,乃是被称为当世诗词第一人的王松均王先生!”

    周围传来一阵抽气的声音:“居然是松均先生!”

    “王先生居然到了南都?!”

    王松均有种又不好意思,又想继续在这儿听一听的感受。

    这时候便听有人问:“王先生写了什么诗,你可知道吗?!”

    那人便得意起来,眉飞色舞道:“你们这可算是问着了!”

    说完,洋洋得意的吟诵了几句出来。

    王松均压抑着清一清嗓子的冲动,等待着周围人给出反馈。

    然后就听见那声音浑厚的汉子道:“这文绉绉的,跟茅房有什么关系?听洒家来写一首!”

    “好个节度使,真他妈不错!修茅房,茅房大!茅房里的坑真大,坑上有百家,拉屎都来它!”

    王松均一口酒喷了出去,剧烈的咳嗽起来!

    然而周遭人的反馈可比听见他那两句诗的时候热烈多了!

    “好!!!”

    “好诗啊好诗!!!”

    还有人高声叫好:“张兄所做,当真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王松均咳得肺管子疼,啼笑皆非之余,又觉得有些意思,遂悄悄问旁边人:“那汉子是谁?”

    旁边人哈哈一笑:“此人姓张,自称叫宗昌,据说是念过几本书,从前自己起了个雅号,唤作月边疏影……”

    王松均点点头,心里边回味的却是方才众人对于

    那几句……姑且算是诗的评论吧。()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⒕初云之初提醒您《朕只想要GDP》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⒕『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转念又想,诗词本就是用来抒情达意的东西,谁说自己写的诗,就一定比别人的诗好呢?

    之前在心里想人家写的东西姑且算是诗,本身就是一种傲慢了。

    自己的诗或许会更多的流通于达官贵人口中,但是这人的诗,却真正的能够走到底层百姓们的心坎上。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微笑起来。

    那大汉随口作了首诗,得了满堂彩,心里也是颇高兴的,逗乐子嘛!

    转而瞧见不远处一个中年文士若有所思的模样,还当是丢了丑,略有些赧然,上前敬一杯酒:“随口胡言,先生不要笑话!”

    王松均赶忙摇头,同时回敬他:“我倒是觉得,先生所作诗词,颇有些白乐天的味道呢!”

    大汉懵了,自以为声音很小的问同桌唯一一个文化人:“白乐天是谁?”

    文化人小声告诉他:“声名远播的大诗人!”

    大汉受宠若惊,倍觉脸上有光:“先生谬赞,真没想到洒家也有跟大诗人相提并论的一日,哈哈哈哈哈!”

    酒楼里气氛再度又热闹了起来。

    王松均慢腾腾的将那碟腌肉吃完,酒水饮尽,终于优哉游哉的起身,往南都报的办事处去了。

    而与此同时,那首大汉信口吟出的小诗,却在底层迅速流传起来。

    咱们不如王先生懂诗词格律,但王先生肯定不如我们懂茅房!

    传得多了,也有人问——这诗虽然粗了点,倒是也朗朗上口,是谁写的?

    便有人很自信的告诉他:“是大诗人白乐天所作!你不知道吗?他写诗一向以通俗易懂闻名!”

    “噢噢噢,还真是,一听就明白了,果然是大俗即大雅!”

    直到若干时日之后,这首诗辗转传到了被贬在外地的白乐天耳朵里。

    “我新写的诗?我怎么不知道……”

    白乐天很茫然。

    展开看看。

    修茅房,茅房大!茅房里的坑真大……

    白乐天险些一口血喷出来!

    “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别让我逮到!!!”!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