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番外七 养娃二三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等一岁慢慢就断了,对孩子也好。

    话虽如此,可府上厨娘不敢做,怕吃坏了受怪罪,姜棠就自己来的。

    把米用没有油的铁锅炒熟,然后再用磨盘磨成细粉,吃的话用温热的水冲开。

    就成了米糊糊。

    头一回姜棠也没敢喂太多,就冲了一小碗底,搅和匀也就几勺的样子。

    若若第一次见这个,张着嘴想试试,姜棠用手背试了几次温度,然后把小勺放若若嘴边,只一口,飞快一下,若若就张了嘴又把勺子吐出来,勺子里的米粉就没了。

    本来就是小勺,可也吃的太快了。

    姜棠都没看见她是怎么咽下去的,她仔细看着若若的表情,又怕她呛到,若若大眼睛一瞪,然后舔舔嘴巴,跟小鸟似的,又把嘴张开了。

    感情是没尝出味道来,第一次吃除了奶之外的东西,还想再尝尝。

    姜棠小心又喂了一口,这会儿若若眼睛睁得更大,头上的毛都呆了,一脸回味悠长的表情。

    就是米粉糊,什么都没放,姜棠做的时候还试了试,有点点甜味,是大米本身的味道。

    姜棠把碗递给凝珠,给若若擦干净嘴巴,然后抱起来拍了拍嗝,她倒也没吵着要,吃饱就不吃了,一点都不贪嘴,但眼睛一直盯着空碗,显然是没有吃够。

    把女儿哄睡着之后,姜棠又多想了几样辅食,若若现在肯定不能吃带油带盐的,小米很好,鸡蛋晚一点,再大一点可以试试肉松。

    姜棠以前虽然没带过孩子,可养过狗,狗也不能吃带盐的,现在点金乌金也常来看若若,顾见山还给两只狗找了媳妇,马上就要有小狗崽了,到时也有伴儿。

    家里真的越来越热闹了。

    今年过年姜棠还是打算在寮城过,若若这么小,坐马车回去要大半个月,马车里还是冷些,中途要住客栈,也不方便。

    等明年开春再回盛京吧。

    她承认的确被孩子绊住脚步了,顾见山五日回来一趟,真让奶嬷嬷照看,好几个月不见姜棠也不放心。

    再说还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姜棠一个人回盛京做什么。

    她打算就先管这边的生意,给若若做做辅食,其余的事……反正她还年轻,不急的。

    其实若若就是身边,姜棠觉不出来她长大,好像还是刚出生那么大,但是抱到怀里会觉着沉。

    反而是顾见山,五日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能感觉到惊喜。

    会翻身抬头,会吃别的东西,每次回来都不一样,顾见山能感觉到女儿在长大,从那么大一点长成圆润可爱的小闺女。

    可孩子不会自己长大,要人带,是一点一点带大的。

    顾见山:“我不在的时候辛苦你了。”

    他回来,就该他带孩子,喂饭换尿布,洗脸洗脚,忙活到酉时,再由奶嬷嬷抱下去睡觉。

    顾见山绕到姜棠这边,看她写的字,抄的《论语》。

    桌上还有许多书,从《弟子规》到《史记》,好几本摞在一起。

    姜棠:“我先看看这些书,省着日后若若和我说的时候我不懂。”

    好多书姜棠都没看过,这孩子长大了,心里很多鬼主意,而且,看书也没坏处。

    顾见山目含赞赏,道:“挺好,不过我们是不是把精力都放在若若身上了。”

    顾见山指的不是一天到晚都围着孩子转,也不是姜棠看书,而是他五日回来一次,姜棠也会出门,但他回来之后两人说的只有孩子。

    终于把孩子哄好了,他们两个也要休息了,基本上除了若若,就不说别的话,还不如怀孕的时候。

    若若已经四个多月了。

    姜棠觉着顾见山说的很有道理,“可……”不说若若,还说什么。

    顾见山:“以往我回来,你都是说你做了什么,现在都是若若。”

    顾见山说的没错,孩子占据了姜棠的心神,可两人是夫妻,不止有孩子。

    姜棠嫁给顾见山是因为喜欢,但生孩子之后围着孩子打转,顾见山是孩子的父亲,好像很久不以她夫君的身份出现,姜棠也许久都不曾动心了,坐月子身上难闻,后头要操心孩子的事,本来一个月就见几次面,真的好像要把爱情变成亲情了。

    若若小,姜棠也不大啊。

    如今听他这样说,心又难免震动,“夫君说的有理,那若若不在的时候,你就不是若若爹,我也不是若若娘,如何?”

    顾见山回说甚好。

    入冬天是冷了,可屋内暖和的很,只不过被窗扇这帘子遮挡住春意。

    十月份顾见山要回京述职,姜棠和若若留在寮城。

    但顾见山这回没回来,十月中旬,先帝驾崩。

    先皇殡天,举国哀悼。

    各地的王爷也会回京奔丧,盛京城内可能要乱上一阵。

    无法,赵禛自然不会放顾见山回西北。

    姜棠让府中撤了红灯笼,丫鬟们衣服本来就是淡蓝色,就把颜色深的首饰去了就成,这几日别吃荤腥,少出门,等这阵子过去再说。

    先皇殡天的消息传得很快,整个寮城都安静了不少。

    越城的铺子关了三日,而城门处禁严,进城出城的人都要仔仔细细检查过才行。

    顾见山估计得十一月份再回来,这阵子她好好守着若若吧。

    十月二十六,先皇发丧,葬于皇陵,与故去的皇后合葬。

    数位太妃被接回了宫中,这些都是无子无女的,日后可以留在宫里颐养天年。

    逢国丧,百姓要服丧三日,短期内没有嫁娶这样的喜事,盛京城倒是沉寂些许。诸位王爷无人造反,朝中无事,顾见山就奉命回西北了。

    自此之后,才算真正的嘉明年。

    来时快马加鞭,回去的时候也快,平日要走半个月的路程,顾见山十二日就到了,姜棠和若若什么事都没有,小孩儿见风长,就是一个多月,已经不认识顾见山了,被抱了一下哇哇哭,跟天塌了一样。

    若若哭得太厉害,姜棠只能接过来哄一哄,她没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也没戴首饰,整个人看着有些柔和,和以前的美略有不同。

    以前明艳,现在觉得柔和。

    姜棠道:“这才一个月,你不认识你爹了,还是太小了,等大一些才记事儿。”

    大一些得多大,至少能说话吧。

    顾见山叹了口气,没必要非拧着性子来,得熟悉才行。

    这也证明了一件事,当爹的,不能只占名头。

    顾见山回来已经是十一月底了,离新年还有一个月,过了年,若若两岁,终于能咿咿呀呀地说话了,不过还不会喊人,跟小鸟一样。

    等若若周岁时,已经能扶着学步车走两步了。

    没事走两步,会说话的小孩有趣许多,也气人许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