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番外一 西北之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说道,他以后五日回来一次,“回不来就让明朝告诉你。”

    五日一次,一个月能回来四次,等日后能住在越城,可能回来的次数更多。

    比起几个月回来一次,姜棠已经很知足了。

    一想再过五天,顾见山又回来了,姜棠就盼着日子快点过,而不是像之前,想数日子都没法数。

    过了八月,越城就更冷了。

    似乎比盛京早冷两三个月的样子,晚上在地上泼一盆水,第二天早上就能结冰。

    冷倒是小事,姜棠奇怪的是刘扬等人怎么还没到,七月下旬走的,这都一个半月了。

    让人去越城看看,才知道刘扬等人直接去了越城,并没有没在寮城停留。

    一行人刚回来一日,打算在客栈歇歇,再清点货物,分门别类也好卖。

    这也是个力气活,有人点有人记,毕竟将近两千两银子的货物,谁也记不清一样东西有多少。

    一行人都是盛京本地人,盛京冬日虽有雪,可冷也不是这种冷法,这才九月份,风就跟刀子似的。

    把一群人吹得像呆群鹅,恨不得成天窝在屋里不出来。

    而梧枝三个姑娘,不得不织手套,多买点珍珠膏,难怪第一次来看着这里的人脸色发黑,这回再仔细瞅瞅,还能看见黑中带点红,感情都是风吹的。

    佩兰实在不想这样,尽管珍珠膏贵,也买了不少,“下次可以和棠棠说说买点珍珠膏,胭脂水粉,在盛京不好卖,这里一定好卖。”

    跟着跑了两趟生意,慢慢就知道了,有些东西是必要的,比如粮食、布料。

    有些东西则不是,这边人未见得会买胭脂水粉,但看天气,还是有用的。

    而有些人的钱好赚,有的人钱难赚,女人和孩子的钱就好赚,哪怕穷苦人家,只要小孩子央求买东西,大人肯定会买。

    不过也不是没见过挑挑拣拣的客人,使劲往下压价钱,一路上什么人都见的到。

    往外几个月,比在侯府一年见的人还多。

    倒也不是说在侯府不好,没有侯府的日子,就没有现在的她们。

    佩兰冲着静墨梧枝叹了口气,“这回把货卖了,年前还够跑一趟呢。”

    跑完过个年,年后继续。

    她们两个一直都是三等丫鬟,没有露竹她们存的银子多,自然想多赚点。

    梧枝也希望再跑一趟,多攒点钱好过年,但是她不敢像佩兰静墨一样,提姜棠都喊大娘子。

    这回三人带了不少东西,有首饰布料,梧枝还是买了许多帕子和荷包,若是好卖可以再看看别的,她这回还帮上忙了,他们去了蜀地,梧枝能认出许多绸缎来,这样能捡又便宜又好的买。

    也是因为往蜀地走了一趟,再加上去别的地方,耽误的时间门才长了点。

    三人说着话,房门就被敲了敲,店小二道:“外面有一位叫凝珠的姑娘找梧枝姑娘,可是熟人?若不是小的就回了去。”

    佩兰静墨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梧枝眼睛一亮,“认识认识,我这就下去!”

    梧枝转头对二人道:“凝珠是大娘子身边的大丫鬟,你们说大娘子是不是也来了。”

    三人一同下去,果然见到了姜棠。

    一个多月不见,众人都换上了秋衣,姜棠穿的最厚实,还披了件斗篷。

    姜棠也住在客栈,她道:“咱们去楼上说话吧。”

    到了楼上,小二有端上来热茶,然后便悄悄退出去了。

    四人围着桌子坐着,原本梧枝不敢坐,但姜棠说坐她就坐下了,不过只坐了一小半的凳子。

    姜棠道:“我也没想到这边天这么冷,辛苦了。”

    佩兰觉着,若是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不等,那铁定辛苦,但赚银子了,自然就不辛苦。

    她摇摇头,也不再是那个只想着吃的小姑娘了,“我们衣服没带够,进了寮城才知道冷暖,棠棠得给我们送些衣裳,合不合身无所谓,保暖就成。”

    姜棠:“衣服我带了,就在楼上,一会儿给送过来。”

    这算是把辛不辛苦这个话头给绕过去了。

    静墨说起这一个多月跑的地方,先去的莞城,买了些布匹茶叶和糖,然后沿着管道去了蜀地,没去渝城,而是些小地方,那里东西好还便宜,而不是经了许多商人的手,价钱翻了好几倍。

    中间门路过城镇是也会停上一日半日的,反正不虚此行,买了许多价钱便宜又好用的东西。

    多了茶叶和瓷器,其余多买了香料和糖,首饰没有,虽然上回佩兰静墨赚钱了,但刘扬既怕砸手里,也想给给三个姑娘留点赚钱的路子。

    这回进的货多,马车都多了两辆,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卖。

    佩兰小声道:“我们这一路上……遇见不少商队。”

    大一点的几十人近十辆马车,小一点的几个人。

    他们这算是中等的。

    这么多货物……

    佩兰觉着越城没这么多的人,就看这个客栈,里面就住了不少商人。

    可是哪儿有那么多胡族人买东西呀。

    姜棠安抚道:“东西可以慢慢卖,我租了个铺面。这边铺面不少,能租的不多,好多都是没主的,要想用得买才行。”

    能租的没几个,姜棠抢占了先机。

    三人眼睛一亮,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用他们卖,就节省了很多时间门。

    这些时间门,完全可以再去跑一趟。

    而很多货物是不好摆在大街上卖的,需要快点出手,有一个铺子,比什么都好。

    甚至说,若是有人不能出手,姜棠完全可以把那些货吃掉。

    佩兰短时间门成长起来的商人嗅觉觉得这个铺子买的极好,这边租金肯定也便宜,不用担心亏钱就是了。

    佩兰:“那可真是太好了。”

    姜棠道:“我也想问问你们今后的打算。”

    她看了眼来了条缝的窗子,在屋里都能听见呼啸的风声,“天冷了,这时候跑商辛苦,你们是想继续做下去还是……等开春暖和了也行。”

    这事儿三人没仔细想过,姜棠问之前皆是默认还跟着刘扬跑。

    可的确是天冷了。

    佩兰道:“我想想吧,然后再告诉你。”

    天冷了,这两趟赚的银子赶上干十年了,休息一下也不是不行。

    姜棠道:“也行,你们好好休息。我去隔壁看看,若是铺子开业,你们也把东西放那儿寄卖吧。”

    隔壁是刘扬几人,另一边则是几个镖头,有意地让三个女子住中间门,省着有不长眼的人。

    姜棠离开没一会儿就有人送来了被子和厚衣服,还有不少吃的。

    后头没三人什么事,只看铺子什么时候开业。

    姜棠又去见了刘扬,她先说了铺子的事儿,“我是这样打算的,先放着,慢慢卖,咱们比别人能熬。你也是东家,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刘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姜姐姐,别的倒还好,可是无论是什么地方,都只卖几样东西。这成大的杂货铺了,有人来吗。”

    他摆摊也是一样一样拿出来卖的,就算是杂货铺,也都是小件儿。

    又有布料又有瓷器,这样能成吗?

    姜棠道:“这个得花时间门分门别类,然后定期补货,专有人看着,开始先试试,不成的话看哪样货卖的最多,只做一样的生意?”

    姜棠只能说先试试,到底行不行她也不太清楚。

    刘扬头一回当东家,没想到还得出主意,“那就试试,到时候什么卖的好,我多进些。”

    陆锦瑶和安阳人在盛京,也出不了什么主意。

    这边众人又歇了一天,就搬东西去铺子了。

    铺子后头有几间门略显破旧的屋子,正好可以做库房,理清这些货物就用了两日。

    铺子放着一天就花一天的租金,开业那日也请了五个身高体壮的人看门,省着有人趁乱偷东西。

    开业那天门外挤满了人,有胡族人,也有商人,一脸惊奇。

    南来北往的商贩自认为只是过客,把货物出手之后立马离开,没想到竟然有人在这儿开个铺子。

    铺子里面人挤人,各种各样的商品明码标价,而像绸缎布匹会裁下来一小条,省着给摸脏了。

    其余的东西有人看着。

    有人想这怕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热闹是热闹,可没几个买的,但是,那些东西等着算账的有不少呢。

    铺子是九月初开业的,十月上旬,陆锦瑶和安阳收到了从西北寄来的信,然后顾府的人往永宁侯府和安王府送了银子。

    一家六百两,一家三百两。

    信中写明,本钱未动,继续做生意,这些全是分红。

    给安王府的还有一块极好的玉石,是姜棠给安阳的新婚贺礼。

    安阳十月中旬成亲,信里姜棠说她赶不回来了。

    这骗子。

    安阳继续往下看,她看到了一则好消息。

    姜棠在信上写,她本来打算来的,但是半个月前诊出身孕,真的来不了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