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成亲后的第六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钱松明道:“将永宁侯府一家带过来。”

    顾见风和顾见轩有嫌疑,但不能单审他们两个人,一家人同气连枝,钱松明不信永宁侯一点都不知道。

    真是越老越糊涂。

    手下人问顾家还用不用派人去,钱松明赶了两天的路,回来之后并未休息,直接来大理寺办案,每日睡两个时辰,现在头昏脑胀的,听见这话神情还有一丝恍惚,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说的是顾见山家。

    不过,顾见山当初脱离永宁侯府闹得沸沸扬扬,又在族谱除了名,这事人尽皆知。再说了,顾见山还在西北,顾家只有姜棠,把他娘子抓起来有什么用。

    钱松明道:“不必。”

    皇上下令让人去各家敲门,顾家并无人应,这关就算已经过了。

    西北重臣,怎能寒了大臣的心。

    属下应是,这便奉命去永宁侯府抓人去了。

    三月初九夜里宫变,今日十三已经是第四天了。

    永宁侯由最开始的紧张到如今微微松了口气,外面有动静,不知是哪个府上出了事。

    郑氏比永宁侯忙的多,人都困在府上,她还得和陆锦瑶管家,府上几百人的吃喝要管,这都第四天了,府里的肉和菜已经吃完了,还剩一些干货,只能将就着吃。

    永宁侯心里的弦松下来之后才注意到桌上的饭菜不及以往,以往早上都是好几样菜,好几样点心,今日只有粥和葱花饼,一点肉都没有,“怎么就这些东西?”

    郑氏冷道:“侯爷也不看看过了几日了,难道肉和菜不用管事出去采买自己就有了?”

    就算庄子没被封,可盛京城已经封了,城外谁能进来。

    永宁侯皱眉道:“行了,这么点小事还至于发脾气,等过几日能出去就好了。”

    郑氏在心里叹了口气,谁知道能不能出去,“快吃吧,明日连这些都没了。”

    府内院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这还是因为侯府人多,采买管事想多点油水,买的东西就多了些。

    各院也有自己的小厨房,不过天暖和禁不住放,这几日也就吃完了。

    所有人都没想会这么严重,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直到侯府大门再次被敲响,未等里面人回答,外面官差就道:“大理寺办案。”

    管事的腿差点站不住,大理寺的人谁敢拦,他赶紧去正院见永宁侯,永宁侯心里一紧,他以为无事,可终究还是来了。

    大理寺办案很有效率,没一会儿府中人男女分开无论老少都站在一块,十个十个地往外带。

    侯府下人多,但上头下令全部带走,就永宁侯等人单独关押,其余下人几乎不必审,关在一起,也不会占太多的牢房。

    陆锦瑶和三房站在一处,韩氏是被思瑕扶出来的。

    一出来,众人齐齐一愣。

    陆锦瑶有阵子没见过韩氏了,得五个月了吧,韩氏变得太多,她都快认不出来了。

    韩氏人消瘦了不少,脸上颧骨高凸着,竟然到了连走路都要人扶的地步。

    陆锦瑶不想这时候让人看侯府的笑话,和云氏低语几句,两人过去扶着韩氏,而妍姐儿也和长房的两个小娘子走在一块儿了。

    大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小孩子,哪儿知道要去哪儿,人这么多,又有带着刀的官差,一脸惊慌,都站在大人腿边,谁也不敢乱动。

    倒是顾见水的庶子顾宁睿吓得一直哭,被吴小娘捂着嘴抱在怀里。

    陆锦瑶贴着韩氏的耳朵轻声道:“大嫂,事关全府,你也得当心些。

    大理寺不比家中,你得好好珍重才是。”

    韩氏这样子,恐怕明眼人都能看出侯府应是提前知道什么,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最重要的是,韩氏绝对不能死在大理寺。

    韩氏点了点头,声音干涩,“我明白。”

    官差轻点人数,并未见顾宁远、顾宁昭和顾宁盛,就去问了永宁侯。

    永宁侯道:“顾宁远在松山书院读书,两个小的因为老家老人惦念,就送过去住了一阵子。”

    领头的官差不信,可也没法儿,只能先把侯府众人押送大理寺。

    街上人不多,自从出事之后,百姓就闭门不出了,也没人再做生意,都在等风头过去。

    皇家的事,得少管,省着刀剑无眼,自己丢了性命。

    去大理寺坐的自然是牢车,陆锦瑶虽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但这种经历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

    不过,上去之后也能坦然处之了。

    云氏心里紧张,她是忧心幼子,现在只觉得庆幸,幸好当初把盛哥儿送走了。

    她瞒得紧,连丫鬟都不知道顾宁盛去了哪儿,露竹和怀兮倒是知道,但也不会说。一群丫鬟挤在一块,惶恐地看着四周,也不知道等待她们的什么。

    而韩氏则是掀开眼皮看了看外面,几个月不出门,外面的风都是清新的。韩氏知道自己是侯府的罪人,这会儿肯定不能掉链子。

    而郑氏脸色并不好看,诰命夫人,又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上了牢车从街上饶了这么大一圈,搁谁谁能好受。

    郑氏早上还说过几日连白粥和葱油饼都没得吃了,真是一语成谶。

    到了大理寺,郑氏等人就被分别关押,而府上的丫鬟小厮被关押在一处,不过因为人不少,占了十间牢房。

    牢房里只有一个小窗户,一张床板,上头铺着稻草。

    看着倒是干净,不过不知多少人睡过,谁也没往床上坐,只有韩氏站不住,靠着墙坐着去了。

    因为韩氏身体不好,大理寺特许陆锦瑶进去照顾,而隔壁就是郑氏,再隔壁关着的是许氏,后头才是云氏和几个孩子。

    永宁侯等人被关在了另一处,牢房里阴暗,顾见风耷拉着脑袋坐在床上,事前,父亲同他说过,若是真躲不过,就实话实说,直接认罪,做了什么就说什么。

    顾见风知道不能牵累侯府,他知道怎么做,也会说

    的,只有他和韩氏知情,其余人并不知情。

    众人并未关在一处,有牢头看着,也不能说话。

    等到中午,牢头送来饭食,一人和一个馒头一碟子炒白菜,连点油水都没有。

    不过,顾家人知道轻重,没人敢抱怨,陆锦瑶拿了两人的饭,“大嫂,吃吧。”

    韩氏点了点头,尽管难以下咽,还是勉强给吃了。

    下午,顾家人就在牢房待着,并未见有人被带去问话。只不过不远处传来其他牢房的声音,应是别的府上被带进大理寺了,不过吵吵嚷嚷的,被牢头骂了几句,“都入狱了,还当自己是人上人呢。”

    一时之间,心里难免有几分沉重。

    陆锦瑶觉得姜棠那儿应该没事,平阳侯府她嘱咐过,只要不冒然开门,就不会有事。现在只等大理寺的人审过犯人,再做判决,也不知还能不能平安回去。

    她都一十多天没见顾宁昭了,这孩子,还能记着她吗。

    顾家人还算平静,隔几间的牢房吵吵闹闹,半点都不消停。

    韩氏坐在床板上,头靠着砖墙,地牢阴冷,她还带着病,在这里身上并不好受,不过,这都是她咎由自取。

    又过了一会儿,韩氏见牢头带着顾宁远进来,心里一紧,但她忍着没叫出声。

    顾宁远看见韩氏,扭头喊了声母亲,韩氏扶着墙起来,可走到老房门前时,顾宁远已经被带走了,却不时地回过头往她这儿看。

    牢头伸手推搡了顾宁远一下,语气恶劣,“快点走,别磨磨蹭蹭的。”

    顾宁远一个踉跄,却不得不回过头,韩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手紧紧扒着牢房的铁栏杆,心里揪得不行。

    可是人已经不见了,韩氏只能回去。

    韩氏能走过来是因为思念儿子,一口气就过来了,可回去的时候磕磕绊绊,就在她要摔倒的时候,一只手拽住了她胳膊,这间牢房里只有她和陆锦瑶。

    韩氏抬起头来,只见陆锦瑶神色冰冷,虽然扶着她,可眼中一点温度的都没有。

    陆锦瑶把韩氏扶到木板床上去,刚松开韩氏的胳膊,就被她握住了手,只不过韩氏力气小,很快陆锦瑶轻而易举地挣脱开了。

    韩氏嗫喏道:“是我对不住大家……”

    现在说这些早就晚了。

    陆锦瑶没有说话,去了一旁站定,站了一会儿就站不住了,蹲在了一旁。

    三月十四下去,李管事看门缝,外面已经没人守着了。

    他把这事告诉姜棠,姜棠叫人踩着凳子往院墙外看了看,确认外面有行人经过后才开了府门。

    府上丫鬟小厮虽还不能出府,可是心情雀跃了不少。

    姜棠嘱咐凝珠凝悦看好顾宁昭顾宁盛,自己带了两个丫鬟出府,先去了锦棠居,托锦棠居掌柜去永宁侯府看看。

    三刻钟后,掌柜的擦着汗回来,一脸急色,“小东家,侯府贴了封条,门口还有官兵把守,小的就在远处看了一眼,就回来了。”

    姜棠抿了抿唇道:“今儿照常做生意,有解决不了的事去顾府找我,其他事等陆姐姐回来再说。”

    她得想法子打听打听人去了哪儿,要么是刑部,要么是大理寺,无外乎这两个地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