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 17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珠满怀期待地往下听, 听到清水给了李瑜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有惩治他时,心中不屑地暗暗嗤笑了声。

    接着便是李瑜受到感化,当真重新做人, 一面与旺财和权臣等虚与委蛇, 一面暗中收集贪官们卖官鬻爵、索贿受贿和盘剥百姓的证据时, 惊险刺激的情节。

    明珠看了看听得津津有味的胤祉,心想, 难不成三阿哥是要他收集其他贪官的证据,去揭发其他人?

    可他作为天子近臣, 向来都是底下人巴结他,给他送礼的, 得了好处还去揭发别人,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一不小心就是自掘坟墓。

    在这个故事里, 那个一手遮天的权臣, 反而更像自己……诶?

    诶诶诶???

    !!!

    等等,该不会……那个权臣就是自己吧?!

    明珠脑子里犹如被雷劈过,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那个贪官旺财的行事,还真有点像余国柱那倒霉蛋玩意儿呢?

    明珠只觉得脊背一凉, 再去回想之前的细节,难道余国柱卖的县令里,还真有‘李瑜’这种叛徒?

    这时, 说书先生讲到, 李瑜收集到确凿证据, 却不慎走漏风声, 被权臣极其党羽发现,于是派出杀手追杀李瑜、毁坏证据……

    明珠不由自主代入了权臣:没错,就是得趁着还未东窗事发,将这等叛徒小人先灭口了!

    却听那说书先生讲的是,权臣派去的人不但没刺杀成功,还被捉住一人,那人供出权臣更多的罪行。

    明珠:“……”

    接着时机成熟时,在皇上决心大肆打击贪官污吏时,李瑜一举将旺财和权臣以及一众党羽揭发!

    皇上雷霆震怒,将一干贪官全部严惩……

    明珠:“…………”

    贪官们全部被砍头示众!旺财和权臣甚至株连九族,家产全部被抄,九族亲眷被流放三千里,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明珠:“………………”

    听完最后大快人心的结局,胤祉挺开心的,转头问明珠,“故事好听吗?”

    明珠:“……好听。”

    胤祉:“贪官,是不是、罪有应得?”

    明珠:“……是啊。”

    没本事,又失了圣心,可不是活该么?

    胤祉:“那明相想不想,惩恶扬善?”

    明珠:“……”

    惩恶扬善?确定不是自投罗网吗?

    听完了整个故事之后,明珠对那‘李瑜’之流恨得牙痒痒的,他第一反应就是要找出这个人,在他成长起来之前,把人灭了。

    可是很快,他却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若没有故事里的皇上授意,若不是皇上决心大肆惩治贪官污吏,若不是皇上自己想要铲除权臣的势力,一个小小县令的奏疏,如何能将只手通天的权臣告倒?

    就拿本朝来说,从前他和索额图互相弹劾,可没少拿住对方的把柄,可皇上都会轻轻揭过,因为皇上还要用他们。

    后来,索额图也不是完全被自己掰倒的,而是在皇上那里,索额图能给大清和皇上的好处,已抵不过他的罪行,在皇上那里成了无用之人,才被处置的。

    而自己……如今似乎也在走索额图的老路。所以如今他应该做的,并不是去铲除那些可能存在的‘李瑜’之流,给自己再制造更多的敌人和障碍,而是应该谋划着重得圣心才是。

    圣心是什么?圣心就是知道皇上要什么,为皇上排忧解难。

    从前的三藩之乱、□□,而今的漕运、治水、民心,还有边境的噶尔丹和罗刹鬼,都是皇上的心头大事,这些,他都能为皇上分忧。

    可他却也不是不可替代的,为皇上分忧的人太多了,而他或许在皇上心中,已经不是最好用、最划算的那个了。

    意识到危机后,他想到结交三阿哥。

    可以说,三阿哥现在就是全天下最得圣心的那个人,他与之结交百利而无一害。

    但他没想过要付出什么代价……

    胤祉见他长久沉默,社恐的尴尬症又犯了,等了半天不见明珠再有什么动静,他酝酿了一会儿,问:“明相以为,若那权臣、愿意、如李瑜一般,洗心革面,是不是该、给他机会?”

    说完,胤祉暗暗松了口气。还好之前为了避免尴尬到犯社恐,他提前打好了草稿。

    明珠闻言,赶紧抓住了话头,“那是自然,没有人是天生的坏种,而且权臣也是立过大功才会受到器重的,瑕不掩瑜啊!”

    胤祉:“……”

    你管你做的那些事叫‘瑕’吗?

    不过胤祉今日能找明珠来,并给他讲这个故事,就是想给他机会的。

    不是他圣父心,而是原身告诉了他,明珠后来即使被弹劾治罪了,也只是罢官在家一段时间,后来还是起复了。

    起复后明珠虽然得不到重用,但因为汗阿玛对满州贵族官员仁善,他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还拿着那些脏钱悄悄做起生意,累积了不少财产。

    既然如此,有机会胤祉还是希望明珠这种能臣,可以学学郭琇,别做那在历史上留下污名之人。

    但胤祉也不会做更多的事情了,方向他指出来,就看明珠弃暗投明的决心了。

    明珠在胤祉这里,以评价故事里的权臣为契机,再三暗示了自己绝对会痛改前非,学那李瑜做个青史留名的清官。

    胤祉尚且信了,但没有别的表示,只说若要在办那济慈会,自会通知他的。

    ……

    胤祉只想在鹿鸣园悠闲度日,但门房那边,日日都有无数拜帖和礼物送上门。

    全是在演兵之事后,或亲眼所见、或听到传言,想要与他交好的。当然,更多的是想要依附于他,认他为主的。

    这一次想方设法前来示好的人,比他封郡王的时候还多。可胤祉根本不想社交,通通以人不在为由拒绝了 ,礼物也是一件都没收。

    又两日后,康熙行猎归来,胤祉的小长假便结束了,恢复了在畅春园讨源书屋进学的日常。

    这日汗阿玛议政结束,便单独将他召了过去。

    知道胤祉的性子,康熙也不跟他绕弯子,“朕听说你最近跟明珠开始往来了?还请他听说书?”

    胤祉摇摇头,又点点头。

    “没有往来,但请听说书了。”

    康熙更好奇了,“为何?他找你有什么事?”

    胤祉没有隐瞒,将这几日跟明珠你来我往的细节都说了,顺便把‘李瑜’的故事也给汗阿玛讲了。

    嗯,多跟汗阿玛说一会儿话,回去课堂就能少些很多字了。

    [机智.jpg]

    康熙听完故事,眉心都拢到了一起,“那个叫‘清水’的清官,该不会是汤斌吧?”

    胤祉眨眨眼,摇头不说话。

    他可没说是。

    康熙又问,“那这‘李瑜’又是谁?汤斌果真放过了他一人,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康熙记性很好,他记得去年由刘知府牵扯出的余国柱一党贪腐案,江宁治下的官吏几乎被撸掉七八成,难不成这李瑜就在剩下那二三成里?

    讲这样的故事给明珠听,就不怕明珠从那二三成里找到那人,杀之而后快?

    胤祉却再次摇头,“没有这个人。”

    郭琇此人当然还是有,但却因为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阴差阳错下,并没有发生历史上那场汤斌与郭琇的谈话。

    郭琇如其他贪官一般被治罪了,因其治理吴县政绩很好,将功折罪,最后只是夺职遣回原籍。

    明珠自然找不出这么一个人,汗阿玛也一样。

    不过康熙显然不信,心里已经盘算好要让暗卫去查一查,若真是可用之人,将人用起来也未为不可,须知朝廷永远都缺真正清廉的好官。

    话说回来,明珠也真是够敏锐的,这么快就知道自己有收拾他的意思了。

    康熙眼底闪过兴味,“你那般给明珠机会,倒是叫朕也好奇不已。朕本来已打算让人查他,如今既有这事儿,朕也且看看他会如何做?”

    顿了顿,他又对着满脸纯良的胤祉道:“你也不必担心在他那里吃亏,汗阿玛会帮你盯着他的。”

    “谢谢汗阿玛!”胤祉由衷地高兴。

    他就知道,这件事告诉汗阿玛以后,自己几乎就不用承担什么风险了,“汗阿玛真好!”

    说完了明珠之事,胤祉又跟康熙要假期,毕竟康熙答应了他,允他在京城‘玩’生意,那总得有时间吧?

    父子俩扯皮起来,最终康熙只答应给他下午的自由时间,还是看在他带人捣鼓出火铳那般厉害的武器,让自己在外交上轻松很多的份上。

    胤祉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出了殿外,却高兴得差点蹦起来,耶~终于能在京城到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