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是一整面平整如镜、七尺见方的大块琉璃!!!

    晶莹剔透犹如无物, 却又反射着天边的彩霞,呈现出让人惊叹的绝美之色!

    任克溥是见过世面,鉴赏过琉璃宝物的。

    据说要烧制琉璃, 不但材料难得,更可贵的是工艺之复杂、耗时耗工之多、成品失败率之高, 让它显得尤为珍贵。

    何况眼前这一面墙般大小的琉璃!

    在任家父子眼中,它是如此的冰清玉洁, 犹胜美玉!它让人见之欢喜、叹为观止!

    “好东西!太好了!!美不胜收啊!!!”任克溥终是没绷住。

    梧云珠在胤祉那里,见过更为精巧的琉璃器皿,所以比任家父子先淡定下来, 还有功夫调侃人。

    “任老以为, 此物价值几何?”

    任克溥稍稍冷静, “若有懂货者、爱收藏宝物者,说它价值连城都不为过!”

    他顿了顿又遗憾道:“可惜东昌府,应当是没人能吃得下这好东西啊!”

    而且这种好东西, 恐怕只能被皇宫收藏了, 百姓再有钱,怕也是不能据为己有。

    胤祉挑挑眉,价值连城可太夸张了。

    不过,他就喜欢看这些人没有见过世面,惊艳得瞳孔地震的样子。

    梧云珠却不知道他怎么想,被任克溥一说, 她也不由担心起来,会不会没人买得起?

    可偷偷瞄到三弟淡定从容的样子, 她的心就定了。

    梧云珠:“任老不用担心, 本宫心中有数。”

    任家父子看她的眼神, 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敬佩。

    唉, 这就是三弟表情包里,那种‘装逼.jpg’的感觉吗?还挺爽的。

    不过比起自己明着装逼,她觉得三弟那种隐藏在背后的悄悄装逼,好像更爽、更厉害些啊!

    不对,三弟是真的[牛逼.jpg],不用装。

    任家父子极其小心地安置好宝物琉璃,又跟着二公主把这一小车队的货物都清点一遍。

    另外一辆车上是各种各样的琉璃制品,同样价值不菲,只是没有那么震撼罢了。

    最后五辆车,板车上对着小山般高的货物,让任家父子又有了更高期待。

    谁知油布揭开,却是……红薯???

    步山上前笑道:“这是公主殿下送与任家的优良薯种,如今五月中旬,种下正好,十月定能亩产一两千斤。”

    “我知道,这是《红薯救荒记》里的红薯。”任彦昉也不嫌脏,拿起其中一根红薯。

    “你看过?”梧云珠瞄了胤祉一眼,好奇地问。

    任彦昉道:“自然看过,涧中鱼先生的作品在下都看过的!”

    只是书中说这红薯虽产量大,北方却不是随时能种的,五月种下最好,是以他早已备好薯种,准备在自家辟几块田试种。

    “我家也有薯种,且已经育好种苗,只是种没有这么好,也没有这么多。任某感谢公主馈赠!”任彦昉朝梧云珠行礼。

    但梧云珠显然对他说起涧中鱼先生的态度,更为感兴趣,“你觉得涧中鱼先生的书好吗?”

    问出这话,梧云珠一不小心,发现任克溥眼底的不以为然。

    看来老进士欣赏不来。

    他儿子任彦昉则毫不犹豫道:“好!”

    “好在哪里?”梧云珠追问。

    “虽说很多文人在批判先生笔触稚嫩、毫无文采,但那是他们狭隘了。先生的文采之美不在咬文嚼字和辞藻的华丽,在于他有通俗易懂,又有传奇之色,反倒是最能广为流传的书册。”

    “好眼光!”有人这么夸胤祉,梧云珠比他夸那琉璃都高兴。

    胤祉微微脸红,下意识降低存在感地稍稍退到步山身后。

    谁知梧云珠又转向任克溥:“任老以为呢?”

    看她如此推崇涧中鱼,任克溥也没那么不识趣,便笑言:“犬子所言,即为任某所想。”

    梧云珠却说:“你太敷衍了!”

    任克溥一噎,老脸有点挂不住。

    梧云珠道:“你也夸两句,本宫才能信!”

    “……”任克溥快速转动脑子,“先生大才且仁善,讲的都是对百姓民生有用的,造福我大清百姓,是为大善!”

    梧云珠一脸‘算你有眼光.jpg’的表情,心情舒坦地看向任彦昉。

    “我有涧中鱼先生亲笔题字的书,一整套。”

    任彦昉眼前一亮,“任某可否一观?”

    梧云珠大方道:“我可赠你一套。”

    任彦昉正要惊喜谢恩,却又听二公主道:“只需你好好种这些红薯,再好好将之推介给整个东昌府百姓栽种。”

    任彦昉爽快道:“任某义不容辞!”

    看了《红薯救荒记》,他就萌生过推行红薯种植的念头,如今应下的本就是他欲做之事。只是从前可能不会亲为,如今却有心亲自督办此事了。

    ……

    点完货已然天黑,但众人都没法闲下来,隔日就是义卖会,他们要布置会场,要安排人手,最重要的是,排好拍卖流程,节奏很重要。

    胤祉给步山来了一场拍卖师的紧急岗前培训,文字版的,具体操作,只能步山自己去领会了。

    步山拿过那张‘培训’资料,粗看之后笑道:“小主子,奴才有个小小提议。”

    “说。”

    “不如让那唐岳与奴才一起‘培训’,奴才瞧着他是有这方面的才能的。一会儿您看咱俩谁表现得好,就用谁,轮番上也可以。”

    “好啊。”胤祉本来也这么考虑过,只是步山的太监身份比较能唬人,且还未明确让小唐跟着自己干,衡量之下才选了步山。

    这几日,小唐被胤祉雇了,让他拿着钱去想办法买赈灾粮食,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考验。

    不想这小子的能力超乎胤祉的预期,他不但两日内把粮食买回来了,还只用本地粮价五分之一的价格买的。数量上比预计翻了两番,又可多支撑几天了。

    小唐是今日下午回来的,正好赶上了这件事,这巧合便是注定他有机会大放异彩了。

    当晚,三人忙到很晚,最终一起确定了流程,也确认了由唐岳作为主要拍卖师。他的本地口音也是一种优势。

    ……

    翌日。

    辰时初,绮园的后厨就为了义卖会宾客的零食酒水忙碌了起来,任家的所有护卫力量也全部布置了起来。

    今日任家的多家铺子也临时关停,店中掌柜、算账的好手、跑堂的小二,通通被征用来这边伺候。

    然而,还没等他们完全布置好,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上门了。

    来的是新任江宁巡抚汤斌,带着一百多侍卫、官兵。

    这阵仗把任家父子吓了一跳,不了解情况的人还得以为是来抄家的呢。

    汤斌笑着解释道:“这是皇上指派给三……二公主的护卫,都是为了公主的安危,官兵就安排在园外暗处,侍卫微服进园。”

    其实皇上给了三百官兵和三队侍卫,这里才带来一半精锐呢,人太多怕吓到百姓了。

    “好好好,听大人安排!”任克溥连忙将人迎进来,公主竟如此受皇上宠爱,他怎敢不应?

    天公作美,天气晴朗、气温合宜,胤祉一出门心情就很不错。

    穿上侍卫的衣装,胤祉斗志昂扬地去寻二姐姐了。

    这几年的习惯使然,二公主早已起床读书,此时任府安排的丫鬟,正在给她梳发呢。

    ——她独自一人偷偷跟上胤祉,编个辫子女扮男装还成,梳头发就不会了,还是到了任家才换回女装的。

    只是此时梳好头发后,头上身上空落落的,没有一点富贵的装饰。

    丫鬟提议去取府上夫人的新首饰,给公主佩戴,胤祉出声,“不必了。”

    说着,他变戏法一般,手腕一转,众人眼前光影一闪,就看到他掌心变出几朵开得正好的月季。

    胤祉对着二姐姐缓缓笑道:“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①

    因为说得慢,这诗他是慢慢念的,没有一点磕绊,梧云珠知道他是在用心夸自己,感动地接过那几朵月季,让丫鬟帮她别到头上。

    等弄好了,梧云珠整个人都增色不少,被花朵衬得比花更娇美明滟。

    辰时末,戴着各式各样面具的客人们陆续到达了,人数还不少,比那日捐物来的人翻了个番。

    义卖会场昨夜已经连夜布置好了,就在绮园一处比较大的院子里。

    这朝代的人都喜欢什么雅间装逼,还喜欢坐主位、上首,但是很抱歉,这里通通没有,因为条件不允许——没有扩音器,用不了大场地。

    于是没有选择绮园风景最好的地方,只在院子里用轻纱帷幔,隔出数个‘雅座’,无论主次。

    此时任彦昉戴着面具也在其中一个雅座里,但他的手在抖。

    因为激动。

    “如果我帮涧中鱼先生拍下这些地,他他他会亲自来收地吗?”

    如果来,他就可以认识对方了!

    步山笑道:“这小的可说不准,没准会呢,毕竟这么多银票都给你了不是?”

    “好,任某定不负先生所托!”

    在步山眼中,任彦昉的眼神,就跟当初李花村的妞儿一个样儿的。

    “不过,”任彦昉热情道,“其实这些人捐的都不是什么好田,不如我低价卖些良田给先生?”

    步山看他这么上道十分欣慰,“不必,没准一会儿自然有人送上良田,无需拍下这些呢。”

    任彦昉:“啊?”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步山没多做解释,又对代拍人任彦昉交代了几句,这才匆匆离开去湖心亭。

    如果任彦昉知道,这些银票是昨晚公主跟他爹借来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激动呢?

    唉,没办法,他们的银票都是京城的钱庄的,这边又恰好没有可以兑的地方,搞得他们三爷只好空手套白狼了。

    义卖开始,任克溥做了简单致辞后,客气客气地请二公主、汤斌和刘知府讲两句。

    二公主和汤斌都拒绝了,刘知府却摆足了官威,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听得梧云珠都要不耐烦了。

    “咳咳!”她只好‘暗示’。

    刘知府这才讪笑着退下,小唐笑容满面地站到拍卖台前,开始简单说明义卖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