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086 秃老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们应该做到却没有做到时,他的表情会让季晏他们想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老谢是赛亚人版本的老谢,最好不要招惹。

    季晏他们都默默躲到一边写歌去了。

    为了准备这张新专,DW娱乐为他们联系上了国内外的优秀制作人,就目前来说,“翼”的创作状态整体是闭塞的,虽说创作这件事的确需要沉下心来,但同样需要去外面看一看。

    在写歌的时候,“蓝色”也会给他们指导两句。

    “蓝色”巡演的频率基本是一周一场或是两周一场,有时候是演唱会结束后的晚上,有时候是几人闲逛的中途,段意然话最多,杜渐是偏技术流的类型,他会像给出写作指导一样给“翼”几人建议,宁蔚话不多,但每每都能戳中要害。

    这是来自最顶尖的优秀歌手的指导,“翼”几人都很珍惜。

    宁蔚他们当然不会手把手去教,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不仅是创作本身,还有在舞台上的经验,只是提上几句,就足够几人获益的了。

    “季老师,笔借我。”

    季晏把笔扔了过去,只见方屿这会儿眉头紧皱着,一副正在沉思中的模样,他没再打扰对方,沉下心来去思考自己对于新歌的期待。

    季晏之前也写过一两首歌。

    《在23岁》发行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可能一首歌都不写,拍《少年情诗》实在无聊的时候,季晏也会弹几个节奏,再想上几个词。但在正式确定要写歌之后,他原本写的那些自然就不太够用了。

    好在时间充足,季晏决定顺其自然。

    灵感总是在突然之间出现的,创作的时候,季晏不会完全依赖灵感的突然爆发,但他也不会放弃等待那一刻的到来——不仅是他,“翼”的成员们都是如此。

    技术可以让他们写下好东西,但某一瞬灵感的突然爆发却会让他们创作出经典。

    ……

    这种状态持续了差不多一周后,季晏几人的创作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最开始其实是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投入的状态,真正投入之后,他们一边写东西,一边去思考《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中的不足,彻底进入了忙碌状态。

    在这个时候,几人的微博也不发了,也很少被粉丝拍到出门闲逛的视频,那么不需要特别说明,粉丝们也知道“翼”在忙专辑创作的事情。

    毕竟“翼”早在采访中说过,新专会在年底或者明年发行。

    粉丝们没有催促,也没有在成员们的评论下嗷嗷叫着让他们冒泡,当“翼”有作品要产出的时候,他们总是乐意给予更多耐心的。

    因为——“翼”没有一次让他们失望过。

    一次也没有。

    每当“翼”选择闭关,再露面时,他们总是带着让粉丝们惊喜的作品,《迷雾》和《在23岁》都是如此。

    “期待翅膀团的新专!”

    “不要急,慢慢来,就算明年发也没关系,只要不鸽就行。”

    “耐下心来写出好歌吧!”

    当然,“翼”也不是完全闭门不出,组合官博偶尔还是会发几张“创作中的翅膀团”的照片的,但画风通常是“疯狂挠头的季老师”“拿头撞墙的隔壁方老师”以及“沉思者老谢”与“呼呼大睡型伟哥”。

    更有一张图上,“翼”几人睡得东倒西歪,完全没有任何偶像形象。

    粉丝们:“……”

    “强烈怀疑官博是翅膀团的黑粉,沙雕图就你发得多!”

    “不不不,翅膀团的各位成员们发得也不少,简直是致力于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沙雕气质。”

    “你以为的闭关:平静学习,实际上的闭关:挠头撞墙发疯。”

    “老谢真的好淡定,不愧是队长!”

    “楼上,你想老谢怎么样呢?他是能管住大雨撞墙还是管住伟哥睡觉?但是必须@季老师一下,拯救拯救你的发际线吧季老师,头发是无辜的。”

    “这无疑是对秃老师最善意的提醒。”

    “楼上????”

    “要不是咱识字,还真的会以为楼上发的是季老师,秃老师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受此奇耻大辱?”

    被@了N次的秃老师本人:“???”

    是不是瞎啊!

    什么秃老师,几和子分不清吗?

    遗憾的是,秃老师这个外号不仅被粉丝们看到了,就连他挠头的那张照片也被粉丝们疯狂转发,自那之后,期末考试和肝论文的时候,粉丝们都会把这张图拿出来看两眼。

    偶像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偶像=我本人。

    立刻就快乐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