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龙凤呈祥(3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让七大爷等人松了口气。

    巡逻队的队长不好意思道歉。

    袁镇长摸清了市长的态度,这下说话就没有那么顾忌了,道:“这样才是对的,不能因为来人的身份就特殊对待。”

    沈青松知道事情经过,队员已经告诉过他。

    他点头,让几个回去继续做自己的工作,让他们站在这里,反而拘束。

    “市长,县长,还有几位同志,来都来了,跟我们一起进去参观一下作坊吧?”顾细提出邀请。

    “这么有信心?”市长嘴上是这么说的,身体却很诚实地先踏了进去。

    “我们做食品的,当然必须百年如一日的干净,”顾细道,“几位请,这边是魔芋的清洗区域。”

    一些婶子或站或做,分成几道程序清洗魔芋。

    见到顾细和沈青松亲自带人进来,都很好奇地望过来,并且打招呼,但是手下的动作没有停止。

    顾细笑着和她们介绍,婶子们顿时全都站了起来。

    不过相比于市长,婶子们更多的是关心好奇地看向镇长。

    这不就是和合唱队合影的镇长吗?果然真人的头发和照片一样少。

    那张合影已经被村民们盘出浆了,要不是照片有点小,他们估计连镇长有多少条头发都能数出来。

    袁镇长笑道:“你们继续工作,不要因为我们打扰到你们。”

    婶子们连连点头。

    顾细介绍道:“这些清洗的水,也不会浪费掉,我们搭建了一些竹制水管,把水水送去田里浇地,或者会经过一些村民的菜地,所有村民都能用桶装水拿去浇菜。”

    婶子们连连点头。那些竹筒输送水可方便了。

    到了制作间的门口,顾细道:“几位领导如果要进去,就得换衣服。我们车间要保持干净,所以麻烦了。”

    袁镇长还有点犹豫,没想到市长立马跟着去了换衣间。

    换衣服的时候,袁镇长和沈青松和市长感慨:“没想到你们这么严格。”

    沈青松穿上特制的白色工作服,这是连鞋子都一起包住的,道:“做吃的就是得严格一点。”

    几人换好衣服,也不是从外面进去,而是从换衣间直接打开门,又经过一个小的空房间后,这才进入到了生产制作车间。

    大家都带着口罩,包好头发,只露出眼睛和额头。

    车间里的人见到他们来,眼神疑惑。

    顾细隔着口罩,和大家闷声介绍了来人。

    制作间里又不少人是合唱队的,这可就亲切了,只不过迫于工作,没法上前和镇长打招呼,但那熟稔的眼神和雀跃的动作都暴露了大家对袁镇长的欢迎。

    市长微微侧目,眼神微妙。

    只不过,这个时候袁镇长还沉浸在大家的欢迎中,没有注意到。

    恰好,外面有咔嚓声响起。

    市长和县长还有几位公社领导也不是真的空手来的。他们带了拍照的人,如果今天考察的情况比较好,那肯定也要上报纸宣纸宣传一下。

    摄影师没进来,留在外面待命拍照。

    制作间众人听到声音,惊讶转头。

    市长笑道:“不必紧张,正常记录工作而已。”

    制作间的员工点点头,当然不紧张啦,她们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拍照了,她们可是有经验的人!

    员工们挺直腰背,更加认真地工作。

    等出了制作间,脱去大褂。

    一行人出到外面,市长开玩笑道:“袁镇长看上去和不少村民的关系很好啊,你不是说你没有来到沈家村吗?难不成袁镇长你的魅力比我大?”

    袁镇长连忙将合唱队的事情道来。

    市长惊讶,“村里人还有这样的才艺?”他没想到,真是人不可限量!

    顾细指路,“您去前面的布告栏看看照片就知道了。”

    市长一行人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还没有去过布告栏那边,正好去看一下。

    布告栏前段时间刚经过村民们的“加工”,变大了很多。

    上面不仅有各种通知,还新增加了荣誉栏,每个月沈青松都会评选一位生产之星,写一写这位村民平时的表现,虽然没什么实际奖励,但被选上的村民还是很开心。

    另外就是孩子们的荣誉了,经历过许多人想把孩子送进沈家村小学这一事件后,村民们意识到沈家村小学有多厉害,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教育已经成为村里很受关注的事情。

    所以顾细干脆也就不在学校另外设立荣誉墙和消息墙,放在外面,也可以让家长们跟着一起看。

    上面除了有月考、周考的排名,以及各种考试试卷外,当然还有沈广莲上报纸的版面。

    可能沈广莲在写作上真的有天赋,小姑娘现在已经收到了三次稿费,村里还没有其他学生的稿子能被录用。

    别说市长,就连袁镇长也不清楚村里还有这样的学生。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可以表彰一下这位学生。”袁镇长可惜道。最近好像也只有新年这个大日子适合搞表彰。

    “孩子最近才稳定下来的,我们希望孩子能稳定发展,所以就没声张,只在村里好好地表扬了下。”顾细解释道。

    她可不想广莲是昙花一现,而是希望孩子能从写作中获得长久的力量。

    市长暗暗点头,夸奖道:“写得很有童趣。待会儿咱们去小学走走。”

    顾细当然点头。

    布告栏的C位,当然是那张七一文艺汇演的大合照。

    市长双手负在后背,“可惜了,不能现场看看你们合唱队的风采。”

    袁镇长至今还觉得沈家村的《红梅赞》特别惊艳,和市长说了一下,邀请道:“要不,市长,您新年时再来一趟?”

    市长挑眉:“你对她们这么有信心?”

    袁镇长毫不犹豫点头:“真的精彩。”

    顾细小小地打了一下广告:“合唱队的队员们都很积极,我们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好好精进一下节目,力图在新年文艺汇演上让大家满意。”

    所以啊,她们一定要锁定一个表扬名额。

    袁镇长大手一挥,果然答应下来:“行,到时还是你们打头阵!”

    他就喜欢这种能增加知名度的本地好节目。

    袁镇长再次提出邀请,市长道:“我得看看有没有日期啊,回头再说吧。”

    让领导下来视察可以多拿印象分,袁镇长面上笑着点头,遗憾市长没立刻答应下来。

    一行人转道小学。

    顾细扫了一下胡教授他们常在的办公室,里面窗帘拉紧,看不出有人在的痕迹。

    从知道消息到现在,已经不久了,卫则应该已经把胡教授他们转移了。

    她带市长他们在外面教室听课的时候,徐小甜经过,朝她点点头。

    顾细笑了。

    牛棚。

    胡教授坐在椅子上,悠闲喝茶。

    卫则和沈追凤在一旁陪着。

    沈追凤为自家妈妈解释:“爷爷,我妈只是担心您还有江老师、戴老师,孙老师你们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你们别多想。”

    今天这个视察的确打了个措手不及,但还在应对的能力之内。

    比如胡教授他们暂时不太适宜出现在外村人面前。

    胡教授淡定笑道:“我们当然知道了。”

    孙文端来几个酸橘子,这是学生们送的,笑道:“追凤,放心吧,我们都明白的。”

    江景志和戴思弦夫妻从计算中抬起头来,出言点头让沈追凤放心。

    沈追凤心里满怀感动,这就是爸妈的魅力吧,可以让这几位老师无条件相信他们。

    村里的孩子也很给力,见到有人来,不该说的一点都没说。

    沈广莲被提溜出来,见了市长和镇长。

    小姑娘表现得落落大方,十分不错。

    市长十分满意:“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沈广莲挺直脊背,立正后,俏生生道:“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举动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市长十分满意地走出沈家村:“我对你们的作坊很放心,但一定不能自满,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作风。”

    沈青松顾细带着几个村领导连声保证。

    把人送走后,一群村民从田里冒出来。

    “老天爷哦,刚才那两个就是市长和镇长啦?”

    “我也是见过市长和镇长的人了!”

    “我刚才还看到他们拍照,所以咱们能不能问他们要几张照片,然后挂在我们的布告栏里?”

    “咱们去问大队长不就行了吗?”

    沈青松和顾细被问到这个问题,顾细轻轻一笑,道:“大胆点,说不定我们还能上报纸。”

    村民们立即炸开了锅,个个面色激动得涨红,嘴里说个不停。

    “天啊!”

    “那我要买报纸,珍藏起来!”

    “哎呀,可惜,我刚才没从拍照的人身边经过,说不定也能蹭一张照片。”

    王素一边吃瓜子,一边和旁边的张兰芳讨论:“我爹还不让我过来呢,看吧,人家市长都只过来我们沈家村这边,只去了我们的魔芋作坊,这可是连县城的棉纺织厂都没有的待遇。”

    “就是,我们沈家村就是最好的,”张兰芳毫不谦虚,“不过,弟妹,你怎么知道人家市长没去棉纺织厂呢?”

    王素:“猜的。”

    张兰芳:……

    不过,事实就是,人家市长真的没去。

    在报纸出来的第一时间,沈归黄就买了十份拿回村子。

    沈归黄是在市长离开沈家村的当天晚上回了村子,听王素这么一声,他扼腕叹息:“我昨晚都梦到今天一定要早点回来,我怎么就没听梦里的声音呢?”

    王素吐槽:“你做完梦还记得梦里的内容吗?你不是说不记得?”

    沈归黄:“我……我就是记得。”

    他就是可惜嘛。

    这么好的机会,都错过了!

    所以在报纸出来的第一时间,他就买了送回来。

    王素没和他多客气,直接拿了一份报纸就走。

    沈归黄:“你去哪儿啊?”

    “谈生意,我要把周围镇子的供销社都给拿下来!”王素的背影散发着志在必得的气势。

    沈归黄只能收回手。他的媳妇一心扑在工作上,是越来越厉害了,什么时候才能垂怜一下他这个丈夫啊。

    报纸上出现的照片肯定是以市长为主,上面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市长的单人照,一张是市长在魔芋作坊制作间里的照片。

    婶子们团团围在一起。

    “哎,这是我的肩膀。”

    “这是我的手!”

    大家争先认领自己的身体部位,玩得还挺开心。

    因为这张报纸,沈家村和沈家村魔芋爽不仅在县里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在市里也有了一定知名度。

    市里的供销社专门过来购买魔芋爽拿回去卖。

    “好多人都想尝尝这魔芋爽到底是什么滋味。”市供销社的负责人尝了一口现做的泡菜炒魔芋,眼睛一亮,爱上了这个味道。

    也太好吃了!

    负责人不仅签了魔芋爽的订单,还偷偷地私底下带了一下魔芋回去。

    作坊里的员工都很高兴。

    “太好了,咱们的魔芋真是卖得越来越好了。”

    “幸好顾主任今年让其他村子多种了魔芋,不然我们只能看着这些钱溜走,那多可惜。”

    大家开心地享受丰收的果实。

    前不久,村里的粮食大丰收,现在魔芋也有了这么好的成果,村里人心中的喜悦简直犹如洪荒之力那样,无法抑制。

    魔芋的生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的各项教学任务也是如此。

    因为农忙,大家放了一段日子的农忙假,正好来个月考,让孩子们收收心。

    得知消息的孩子们只有惊没有喜,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经过大半年的锻炼,新手老师们也蜕变成了老手。

    徐小甜板着脸,双手抱臂,“好好考,认真考,这个试,不是给我考,是给你们自己考。”

    学生们没有不认真的,要是不好好考,回去就竹笋炒肉。

    而这次考试结果,有两个特别惊喜的学生。

    “大妹,啊啊啊,你是第二名,二丫,你是第一名!”沈广莲激动得跳起来,比她自己得第一还要高兴。

    沈大妹和沈二丫开心地相互抱住对方:“我们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她们终于迎头赶上了!

    这大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三个小姑娘开心地转圈圈。

    两天后,沈青松处理了两件分家的事情,正沈沈大妹家和沈二丫家。

    两个女孩儿的父母在家里都不受重视,在家里,长辈重男轻女很难改掉,就连这次考试,长辈也没有替孩子们开心,而是阴阳怪气地嘲讽。

    他们就算不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但是也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观念下成长啊。

    村里人都看得明白呢,老一辈中,就数这两个女孩儿的爷奶最老顽固,所以,也能理解。

    “你们想要改名?”顾细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沈大妹沈二丫以及两人的父母,诧异道。

    几个大人全都点头。

    沈大妹的母亲局促笑笑:“在这一片,出去叫一声大妹,十个有八个都会出来应。”

    “还有二丫也是,”沈二丫的爹道。

    “我们没什么文化,所以想让顾主任给您给我们取个名字。”

    女孩儿们不再是随便应付的大妹二丫招娣烧火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思想、能对自己人生做主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