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第 161 章 朕才八岁![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震撼中抽身,轻声道:“是……堂邑侯的幼子……”

    堂邑侯陈婴,随高皇帝打天下的老功臣,现在在楚国做国相。

    确定了此人没有才华,刘越哦了一声:“朕看他十分富有,金饰宝石随便戴,想必也不缺公车署的身份,就把他遣回家吧。”

    说罢,郑重地补充道:“朕仇富。”

    众人:“…………”

    陈平忍住笑,全长安谁能比陛下有钱?吴王献上的晒盐法,虽然没有公开,但他和同僚猜测,此法怕是不输造纸!

    但这话还真不是虚言。惠王、太后和当今天子,都不是奢靡的人,至多在吃食上讲究,可说句大不敬的,除却代王进贡的牛肉,宫里平时的饭食,怕还比不上一些勋贵彻侯。

    陛下与太后不缺钱,但纵观这些钱,没有一样是只顾着自己享受的。陈平难过了起来,随之感慨:“陛下浑身,连一件金饰都没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都下拜下去,还有人流了眼泪:“臣惶恐!”

    刘越跟着显现难过的模样,心里对陈师傅夸了又夸,又做出一副“今天公车署之旅就到此结束吧”的模样,背影瞧着十分萧瑟。

    不出第一天,“朕仇富”三个字,风一样地席卷了朝堂。

    紧随而来太后的一句话:“大汉立国十数年,方知高皇帝在时清俭。”

    一时间,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了堂邑侯府。

    老一辈的勋贵们一回到家,率先叫人检查小辈身上的穿戴,把一些逾制的,过分奢靡华丽的,全都扔进库房,不愿意的打一顿先。很快,太后掌权以后,因修订过分打压商人的律法,从而在长安渐渐流行的贵夫人衣饰攀比之风,哗啦一下降了下来。

    至于公车署一事的来龙去脉,全都被打听了个底朝天,两大男主角——堂邑侯幼子陈柳以及寒门郅都,蓦然爆火长安!

    郅都有些迷茫。

    他才十六,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连个小喽啰都算不上。故而一门心思想要提升自己,白天抄书,晚上伏案,想着攒些钱财,前往雎阳学宫聆听法家大贤的教诲,过上几年能为陛下效力。

    可这几日,他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连老鼠都不屑光顾的居所,竟还有勋贵彻侯的管家前来拜访。

    郅都对他们的示好,生出前所未有的警惕之心,冷冰冰拒绝了一切邀他做门客的拜帖,强硬返还了所有的礼物。管家们看得出来,那不是欲拒还迎,而是果真不愿,回去禀报主人的时候,就带上了些许主观评价,叫少许彻侯顿生不悦。

    这个寒门少年郎,是真没把他们看在眼里!

    罢,不就是侥幸让堂邑侯幼子栽跟头了么?

    若非赶上这个风口,谁知道他是谁!

    很快,客似云来变得门可罗雀,郅都也不在意。可就在今日,长乐宫谒者亲自前来,说太后想要见他。

    郅都一愣,在谒者的注视下,转身换上最为庄重的衣裳:“有劳带路。”

    一路上,谒者时不时地打量他,继而逐渐佩服起来——若不是他知道实情,谁能想象此人今年十六岁?

    到了长信宫,谒者让他在外稍候。

    继而轻声对吕雉道:“太后,郅都来了。”

    吕雉放下笔:“宣。”

    她看着桌案之前,这个小儿子同她提起的少年人,眼底逐渐带上满意之色。

    越儿的眼光,她不想怀疑,只是郅都不似张不疑、陈买,是她熟识的子侄。将一介公车署学子破格提至梅花司司长之位,而且是秩一千石——一千石是越儿同她商议的结果,仅次两千石的朝堂重臣,就由不得她不重视了。

    时隔这么久,是观察也是试探,最终结果没有让她失望。

    吕雉平静道:“哀家今日宣召,是想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让皇帝力排众议,也要提拔你至他的身边。”

    郅都猛地抬头,得知天子对他的安排,整个人陷入了恍惚。

    吕雉微微一笑:“希望你不要让皇帝失望,让哀家失望。”

    重用十六岁的少年,不亚于千金买马骨,在外界看来有些荒谬,可刘越想赌,向来宠爱他的太后就随他赌。梅花司司长的位置太过关键,可现在她一见,只觉是为郅都量身定制。

    她活了这么些年,见过的人数不胜数,接下来,只要郅都有一点犹疑,一点退却,她就会收回之前的言语。

    还是那句话,她绝不容许威胁到皇帝的因素出现。

    长信宫安静下来,包括伺候的谒者宫人,所有人都看向郅都,等着他的表态,在心底猜测少年郎会是怎样一副模样,会不会狂喜得失态,还是激动得流泪?

    郅都没有失态,也没有落泪。

    半晌,他跪拜下去,一字一句道:“愿以此身铺路,为陛下碎骨!”

    吕雉久久凝视着他。

    郅都的应答里头,只有陛下,没有太后。

    许久,她笑了,觉得张苍的评语倒是准确:“好,我记得你这句话。”

    随即吩咐旁人:“带他换上官服,佩上印绶,再去未央宫见陛下。”

    ……

    刘越正在太掖池看狼游泳。

    季心陪在皇帝身侧,颇有些挠心挠肺,想问郅都有何过人之处。又有些酸溜溜,他去彭将军麾下就职,加上兼任舆图的绘制,也才一千石的俸禄呢。

    最终他憋住了。

    直到通报声响起,刘越回头一看,就见一个目光如鹰,因为刚换上的官服微微拘谨的少年朝他走来。

    刘越眼睛一亮:“朕的司长来啦。”

    郅都刚被紧急传授过各项礼仪,并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皇帝陛下被赶鸭子上架的怨念,故而急急求着太后让郅都早日上任——

    他明显是紧张的,比在太后跟前奏对还紧张,听闻“朕的司长”四字,冷峻的面孔一顿,抑制住同手同脚的倾向,然后行大礼道:“臣郅都,拜见陛下。”

    很坚定,也很干脆。

    刘越看着自己薅来的顶尖人才,满心都是喜欢,弯起眼睛,赶忙让他起。

    郅都转眼立在一旁。

    刘越指着季心道:“这是从前的司长,让他将一切与你交接。五日内,将事务熟识起来,就能留朕的身旁待命了。”

    郅都与季心对视一眼,随即拱手:“诺。”

    他在心里默默地想,五日怕是太久了。将情报与人脉全部弄清楚,通宵达旦的话,三日足够。

    刘越不知道自己看好的新司长,年纪轻轻就有内卷的风范,他招了郅都近前来,让赵安递上宠臣必备奶茶,和他开始聊起家常。

    殊不知宫外差些翻了天了。

    梅花司的正式成制与司长的任命,盖有帝王玉印,通过太后的诏令一道下发,叫一众臣子措手不及。

    最人仰马翻的乃是公车署,与郅都学在一块,起居一处的年轻人。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难不成,那日郅都与陈柳争执的时候,郅都就入了陛下的眼?

    否则如何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非但被勋贵彻侯们关注,现在倒好,一步登天都不足以形容郅都了,堪称鲤鱼跃龙门!

    他们呆滞地互看,有人捶胸顿足,有人眼睛发红,肠子悔青,却没有丝毫办法。年仅十六的千石大臣啊,张不疑张侍中虽年十四就被重用,但他可是留侯世子,具有天生的光环。

    而郅都呢?

    他们胆敢确定郅都丝毫没有背景,穷得都去抄书了!

    诏令的热浪,彻底将夏季的长安点燃。

    最摸不着头脑的是法家,法家大贤张恢收到北平侯张苍的贺信后,有一瞬间狂喜,这可是板上钉钉的天子近臣!

    继而询问左右:“我师门中,可有名叫郅都的弟子?”

    询问过一圈,都说没有。

    张恢察觉到不对了。内史公说梅花司司长出自法家,可他师门没有此子的存在。

    沉吟一瞬,张恢紧急传信给别的派系,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事关法家的未来,所有师门都开始排查,就连避世不出的隐士大贤,也出现在了名单之中。

    法家联合上下开始排查的时候,未央宫召开大朝会,天子提拔的梅花司司长,头一次遭来了臣子质疑。

    诏令中,对梅花司所负责的职能书写得含糊不清,大臣们左看右看,就看懂了一个“赐梅花刀,给予便宜行事之权”。得知这是独立三公九卿之外的机构,平日驻扎内宫,对外朝造成不了什么冲击,故而天子太后都不用召见丞相商讨。

    但这不妨碍他们质疑郅都过为年轻,提拔过为轻易。

    实则梅花司司长的一千石,与具有实权的一千石大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驻扎内宫,说得不好听一些便是见不得人,如若不把品秩提上去,无人会服他。可大臣们酸呀,酸这劳什子司长可以随侍天子左右,要知道就算是九卿,没有天子相召,也不能时时刻刻跟在天子身边!

    刘越睁着眼睛,看着堂下“群情激奋”,扭头看了眼母后,收到母后鼓励的目光。

    刘越扭过了头。

    许久之后,等反对的声音消失,他慢吞吞的说:“可朕才八岁呀。”

    “郅都年纪是朕的两倍大。朕都一不小心坐在了皇位上,他怎么就不可以了?”

    众臣:“……”

    空气忽然变得安静。

    最后出言的大臣,只觉浑身吃了苍蝇似的,既难受又恍惚。他张张嘴,脸色泛绿:“陛下、陛下承袭高皇帝遗诏,是……正统……”

    说着,越来越顺畅:“可郅都不过一公车署学子,传闻他出身法家,却连师承何人都不知晓!”

    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郅都没有拜师,而是一个野路子。

    刘越最听不得这话,他惊奇起来,理所当然道:“没有拜师不是什么要紧事,朕可以给他介绍。相信法家的张公刘公,还有其余大贤,都会高兴收下这个弟子。”

    大臣:“……”

    他没辙了。

    惨绿惨绿地回到原处,抬头一看,九卿之中,中尉陈平对他投以冷笑,治粟内史张苍摇摇头,就连丞相也投来不赞同的一瞥。

    彻侯武将的队列里,更多人对他虎视眈眈,彭越连眼睛都瞪大了,韩信目如刀剑,就差将他凌迟。

    大臣浑身开始哆嗦:“…………”

    有了出头鸟做示范,这下,所有反对的声音沉默下来。

    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陛下,才八岁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