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张士诚要求见陈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两人身上脸上皆挂了伤。

    对武将来说,交流感情的时候打架带伤很正常。但对陈标来说,你们俩居然打架斗殴受伤?!不可饶恕!!

    李文忠和朱文正被迫听了陈标整整一个时辰的念叨,被罚写检讨。

    北平能买到很多从草原上来的牛羊。陈标用陈家商队从海外带回来的香料,腌制了风干五香牛羊肉干。因香料有限,只限量供应给哥哥弟弟。

    李文忠和朱文正的牛羊肉干也暂停供应,全部由陈英和陈家四个弟弟分吃了。

    李文忠和朱文正因此联合起来,要去偷陈英的肉干。

    他们居然还是带着亲卫去偷,引发了与陈英麾下亲卫肉搏互殴。廖永忠回北平的时候,也住在京郊大营。

    半夜听到喊打喊杀声,他还以为蒙古人打过来了。

    廖永忠提着刀,盔甲都没穿便冲了出去,问蒙古人在哪。

    士兵说:“啊?蒙古人?哪来的蒙古人?”

    廖永忠疑惑:“那这喧闹是何事?”

    总不可能主公三位义子(其中两位还是亲侄子亲外甥)的军营也会缺粮哗变吧?

    士兵十分淡定:“哦,我们将军和李文忠将军带兵去偷陈英将军的肉干,不小心触动了机关,现在打了起来。”

    廖永忠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什么?什么肉干?”

    士兵道:“呃,就是军师做的肉干啊。据说美味至极。我们将军和李文忠将军不是因为打架被军师训了吗?军师就把给他俩的肉干分给了陈英将军。”

    廖永忠再次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什么?什么肉干?”

    士兵无奈:“就是肉干,偷肉干被抓。”

    廖永忠:“……”

    他转头回去继续睡觉。

    第二天,他将这件趣事写进了汇报港口建设的文书里。

    如此趣事,一定要和主公分享!

    廖永忠写信的时候飘飘然。

    我终于能和主公谈论公务以外的私事了!

    朱元璋得到文书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平江城下。

    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集中兵力,以徐达为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亲率大军攻打张士诚。

    朱元璋既已称帝,又得燕云、中原、闽广、巴蜀等地,已经奠定了胜局。张士诚诸部大多闻风而降。

    朱元璋又遣徐达攻湖州,常遇春攻杭州,另外一位将

    领华云龙攻打嘉兴。

    张士诚首尾难顾,疲于奔命,三城相继失守。

    只两个月,张士诚就只剩下平江孤城一座。

    朱元璋派人劝降,张士诚送回使臣,并不理睬,亲自出战。

    张士诚领兵出战后,明军就遇到了硬茬子。平江守军就像是换了人似的,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明军在攻城中第一次遭遇了惨重损失。

    张士诚还几次出城突围,差一点就突围成功。

    可惜他有个叫张士信的弟弟。张士诚打仗,他在城门上舒舒服服躺着,让美妾喂水果。

    张士诚快突围成功,连好不容易来打一次硬仗的猛将常遇春都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张士信吃完水果说累了,然后鸣金让收兵。

    敲鼓是出击,敲锣是收兵。敲锣即鸣金。听到城门敲锣让收兵的声音,快要突围成功的张士诚等人立刻愣住,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常遇春立刻杀了回来,把愣住的张士诚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重新回城守城。

    朱元璋见张士诚还是如当年一样勇猛,十分感慨,再次派使者劝降。

    欣赏张士诚的勇猛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有点虚张士诚高邮之战的战绩。虽然他不会如元朝昏庸皇帝那样阵前换将,肯定能把张士诚围死。但攻城时间越长,耗费的钱粮武器和士兵的性命就越多。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更加精打细算。

    朱元璋卯足了劲劝降。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举史书中敌军首领投降后继续当大官的例子,让张士诚为家族考虑;又在信中可怜无辜被裹挟的平江百姓,让张士诚不要一错再错,苦了百姓。

    他还派张士诚麾下降将轮流进城当说客,给张士诚空口许诺了一大堆好处。

    张士诚仍旧不回信。

    直到朱元璋拍了一个张士诚曾经认识,后来逃荒逃到大明当兵的盐民去劝降的时候,张士诚终于回信了。

    他在信中说,想见一见陈标。

    朱元璋得到回信,傻了。

    让标儿去平江城,当劝降的使者?!

    这个张士诚难道知道了标儿的真实身份,想挟标儿以令朱元璋?!

    朱元璋大怒:“来人!给我披甲!我要亲自攻城!”

    徐达和常遇春一左一右挂在朱元璋胳膊上:“皇上息怒!”

    远在北平的陈标:“阿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