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走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叔,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单独成立农场呢?上级其实也在推广生态农业,以镇子为单位的,你们自己你弄其实是一样的,而且我们厂也是会提供技术支持的,现在都划到我们厂旗下,管理起来实在太困难了。”

    听了李昭的话,秦京茹的父亲说道:“我们又没什么文化,哪里懂这些啊,别人都是跟着你们厂才过上好日子的,不跟着你们,我们哪里能弄得好什么生态农业,更何况,你们还能请来外国人,听说外国人更厉害,咱们这样不就对了吗?”

    李昭听了之后都有点无语了,不过他们说的道理倒是朴实,李昭这时接着问道:“秦叔,你们不是有扫盲班吗?怎么听你的意思,好像都没上过学一样?”

    这时秦京茹的父亲还没有说话,秦京茹倒是先说了:“扫盲班就办了几天,然后老师就不来了,发了一些书,村里又没有人认识,我都是到厂里才开始学习的,现在跟着老胡,我都已经开始学习高中知识了,就是现在学的有点慢。”

    李昭一听,也是恍然,也是,秦京茹当时刚到厂里那会好像还真的不识字,没想到症结在这里,不过并入厂里之后,就不一样了,厂里对于扫盲班那真的是认真的,这几年,通过扫盲班以及夜校,着实培养了不少人才,特别是这两年,已经开始通过夜校,将一些人送进大学了,这绝对是非常罕见的。

    李昭这时说道:“秦叔,那以后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厂办扫盲班以及夜校是认真的,以后你们也要注意多学习才好,不学习,以后农场里推进的新技术,说不定你们都搞不懂,不弄种了半辈子的地,最后地都种不明白吧。”

    这时秦京茹的父亲说道:“我们一定用心学,李总工您就放心吧。”

    看着一脸郑重的秦京茹的父亲,李昭这时说道:“我们今天主要是想看看各个村子的建设情况,正好到了这里,也都是熟人,我们还想看看各村的生活条件,不如秦叔带我们看看,怎么样,看看你们家的,也看看其他人家里的情况。”

    对于李昭的要求,秦京茹的父亲当然没有问题,直接带着几人往家里放粮食的地方走去,边走边说道:“我们家算好的,京茹也孝顺,给了家里不少钱和票,我们家还能有点余粮,而且院子里的地窖里,还有二三百斤的红薯。”

    很快到了地方,秦京茹的父亲倒是没有说谎,家里还有三四袋玉米,小半袋白面,大半包小米,外加一些棒子面,确实还算好,能有不少余粮,毕竟还有两个来月就夏收了,而他们家的粮食,估计还能吃个小半年的时间。

    李昭这时说道:“秦叔,你有个好女婿啊,估计京茹是从去年开始给你带粮票回来的吧,京茹自己可剩不了多少粮票,胡研究员倒是能剩下不少。”

    既然来了,有机会当然要给自己手底下的人,多说点好话了,果然李昭说后,秦京茹的父亲也说道:“还真是,往年拿回来的不多,去年下半年开始,带回来的就多了不少,以往一个月能有五六斤就不错了,后来一个月基本上就能有二十斤三十斤的,您这么一说,还真的是因为小胡了,京茹都没和家里细说过。”

    李昭笑笑,接着和他一起去村子里其他人家里,首先到的就是秦淮茹的娘家,他们家的情况也还算可以,虽然没有秦京茹他们家剩的多,但也还算可以,至少是饿不到人,只是也就他们两家好点,其他人家就差的太远了。

    这会是中午,很多家庭正在做饭,当然都是家里的孩子自己做,李昭看了有六七家,就直接看不下去了,很多家庭都是野菜掺着红薯藤磨的粉,然后煮点红薯或者蒸点红薯凑合,想想这个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随着李昭一起看着的苏雅以及娜斯佳反而非常茫然,显然他们都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了解。

    这时娜斯佳还问了一下,李昭见她们两个不知道,也解释道:“知道吃糠咽菜吗?那个黑乎乎的就是糠,用红薯藤晒干了之后磨得,苏雅,我记得他们出工有工钱补贴吧,改一下吧,可以让他们选择钱或者粮食,粮食就定为棒子面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