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原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表示,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李昭显然也不想应付他了。对于这样的问题,谁都没有好办法,毕竟国家的水泥产量太低了,碰到这样的大工程,哪能短时间增产?

    而且最重要的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显然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带动起来的,虽然李昭在机械方面折腾出了这么大动静,但在其他方面,发展的也未必就真的很快,就如水泥行业,这个想要发展需要的是大规模的建设,显然现在国家没有那么多资金搞大规模的建设,厂里的大建设估计已经是全国之最了。

    打发了那些专家,苏雅这时问起娜斯佳:“你在工地都做些什么啊?”

    听到苏雅的问题,李昭都有点想笑了,娜斯佳还能干嘛,看她那一身干净的衣服,这还不明显吗?肯定是打酱油了,最多就是跟着提供下翻译,毕竟她和那些专家是不一样的,她是有职务在身的,搞研究之类的和她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果然娜斯佳说道:“我能有什么事情,就是翻译啊,而且一般也不用我来翻译,只有他们分的太散了,我才会跟着一部分人,当下翻译,不过我倒是拍了不少照片,到时候洗出来给你们看看,没想到你们这农村日子这么艰苦。”

    李昭听娜斯佳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的,这个时代的农村是真的很苦,甚至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也许有人问,不是有那么多土地吗?但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产量太低,而且还需要交公粮,一般一亩地要交的公粮大概在二百到三百斤的样子,这些公粮还是以小麦、水稻为主,不收杂粮。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地呢?实际是不是不愿意种,而是根本种不了,一是大部分的土地其实已经开垦出来了,二来就是人力能够耕种的面积是非常有限的,要知道这个时代,很多农村就是牛都是非常缺的,不得不人工拉犁、耧之类的农具,这样的情况下,你又能苛求他们种多少土地呢?

    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想要吃饱饭,就不得不种一部分小麦之类的细粮,然后多种一些杂粮,小麦之类的细粮用来交公粮,而红薯之类的杂粮用来当主食,再配合一部分野菜、红薯藤之类的,混个半饱,如李家村这样的,能吃饱饭的真的不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加入到九九八厂农场里的原因所在。

    毕竟有了农机,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副业之中,毕竟种地只能温饱,只有副业才能致富,而九九八厂的副业,则是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尽最大程度的利用有机质,最重要的是能够肥田,这样还能让粮食丰收,最后能吃饱饭。当然,农场里漂亮的房子,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是重要原因,毕竟谁不想过得好呢?

    这时苏雅听了娜斯佳的话,也接着说道:“真的吗?正好我准备写一份关于这次建设的报告,你拍的照片,说不定就有适合我用的,等洗出来我们一起找找。”

    娜斯佳听了之后,说道:“可以啊,到时候我也看看你是怎么写的,不过你们今天怎么有时间出来了,李昭不是很忙吗?我来了之后他休息都是数得着的。”

    苏雅这时笑着道:“我们啊,一是看你做什么呢,第二就是出来散散心,你在这边转悠了这么多天,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带我们一起去玩玩。”

    听到苏雅这个要求,娜斯佳没好气的道:“哪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到处都差不多,各个地方都是一些破房子,村里人也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孩子也都是脏兮兮的,现在我才知道,以前他们李家村有多特别。”

    李昭这时笑笑,说道:“我们以前其实也是挺差的,和你看到的其他村庄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也就是你来之前的那两三年才好一点的,都挺不容易的。”

    李昭倒是没有撒谎,开始好一些就是他开始折腾了才开始的,首先就是各种人力农具被李昭给弄出来,大大加快了种地的速度,也就有了人力干点别的,比如伐木、修沟渠等,副业多了起来之后,他们手里有了点钱,苏父又是镇上的民兵连长,可以托关系搞到点票,也才算是将村里经营的稍微好上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