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项目开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准备制作的是第一架验证机,所以李昭设计的还是有点保守的,就如转弯半径,李昭设计的估计会在三四百米左右,毕竟转弯的时候,是由尾舵控制的,李昭不敢保证转弯半径过小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设计的就比较保守。

    根本不可能和未来那种转弯半径只有一百多米的重型战斗机相比,当然也是因为这是第一架验证机,所以很多设计都是比较保守的,就连气动布局,都是最经典的模式,根本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更没有复杂的操作系统。

    安排完风洞模型的事情,李昭又开始安排起其他的东西来,就听李昭说道:“飞控这一块我设计了两种模式,一种是液压传动模式,这种是现在飞机主要使用的模式,很成熟,可靠性也比较好,但就是比较重,对于我们来说,飞机如果能够降低重量,就可以节约燃油,飞的更高更快,所以我附带了一个电传飞控。”

    “电传飞控就是一个更加简洁、重量更轻的控制系统,而且在操作困难的情况下,也更容易操作,不过电传飞控,我只能完成机械部分,控制部分需要你们来完成,需要你们设计出相应的控制系统,你们也知道,电子这一块,我的研究不多,基本不能给你们什么有用的参考,只不过机械部分我都能搞定。”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设计了两个飞控系统,如果你们在制造样机的时候,不能解决电传飞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上机械是飞控系统,电传飞控的使用将会延后,我们需要尽快拿出成绩来才好,这个项目已经花了十几亿资金,从最开始准备设备,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所以我想尽快拿出一点成绩出来。”

    李昭的话音刚落,电子以及计算机方面的份就表示没有问题,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电传飞控方面的设计,保证在第一架样机生产的时候给拿出来,李昭对这个倒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现在毕竟有备用选项,倒也不着急。

    刚安排完飞控,李昭有对雷达项目的人说道:“雷达的话,是重中之重,只有优秀的雷达,才能保障飞机的战斗力,你们也知道,我给您们的重量限制是不要超过三百公斤,探测距离越远越好,我的基础要求是不少于八十公里,但最好到一百多公里,能达到两百公里最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款雷达?”

    李昭的话音刚落,这时雷达项目的负责人说道:“李总工,完全没有问题,我这几年的研究也不是白研究的,我们一直在设计雷达,虽然测试的时候,效果不算多好,但是中间的关窍我已经摸清了,多了不敢说,一百多公里的探测距离我还是能够保证的,毕竟你允许的重量是三百公斤,不是一百公斤。”

    李昭的这个要求其实是不算高的,毕竟这是一款使用芯片和晶体管的雷达,不是电子管雷达,更是将重量放宽到了三百公斤,要知道比较经典的APG六十三脉冲多普勒雷达,重量二百二十公斤,探测距离是一百八十五公里,而李昭给出了三百公斤的重量,要求的探测距离,最低只要求到八十公里,这很低了。

    当然对于雷达来说,能探测到两百公里最好了,只是李昭估计,他们完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没有必要做那种白日梦,毕竟技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起步晚的同时,研究人员也少的可怜,虽然厂里给出了充足的费用,但差距又哪里是容易抹除的呢?这都需要时间,虽然他们已经研究了几年时间了。

    就在李昭安排完这些的时候,机械研究所这边有人说道:“李总工,其实我们对于飞机没有什么具体概念,能不能申请一架飞机过来,让我们拆开研究一下,这样我们能够更快上手,现在我们心里都有点没底,只看图纸还是缥缈了些。”

    李昭听了之后,想了想道:“倒也可以,不仅是你们,医药研究所那边,估计对于维生系统也没啥概念吧,我看看是带你们到军营参观一下,还是让上级直接放一架到我们这里,以供我们研究,你们回去先好好研究图纸,有什么疑问,我们再详细交流,不过这个项目时间会比较紧,大家要有心里准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