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进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研究交给研究所,让他们找到合适的涂层材料。对于现在的李昭来说,也只有限制最高推力这一个方法了,毕竟降低最大推力就能降温。

    除了高温之外,第二个损伤原因,其实也和推力有关,那就是随着推力增大,风扇以及涡轮的转速也在加快,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零件损伤的速度也是会增快的,特别是当温度起来之后,这种损伤速度也在明显加快。

    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来自这一台即将报废的发动机,通过对于这台发动机的研究,也得到了不少数据,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关于发动机使用寿命方面的结果。

    首先是开最大加力,最大推力到一百六十千牛之上,涡轮前端温度达到一千八百度以上之后,虽然使用了耐高温的合金,但最终发动机的寿命也大大降低。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最终得到的大概推论显示,如果开最大加力,那么基本上一次开五分钟,最多十来次就要报废,如果是稍小一点,在一百五十千牛的情况下,一次开十分钟,估计也能来十几次,这样的效果,李昭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在一百六十千牛的时候,温度太高了,而在一百五十千牛的时候,温度其实也不低,也有一千七百度了,而这个时候,之所以损坏的速度也很快,主要是部分零件达不到要求导致的,是可以改进的。

    而如果不开加力,比如只有半推力的情况下,那么对于发动机的损害是非常小的,这个时候发动机的转速很小,估计用个几千几万小时问题都不大,而如果是全推力,达到一百三十千牛的情况下,那么估计发动机首次大修时间会在五百多小时,到六百小时之间,加上维护保养,用两千小时应该没问题。

    对于这个寿命,李昭就有点太满意了,毕竟这就等于最多一年,飞机就要大修一次发动机,而使用四年左右,就需要更换两台发动机,这样的消耗太大了。

    要知道这款发动机可是很贵的,如果算上试验以及设备投资的费用,一台最少也是几百万了,就算是不算设备的钱,也最少值一百万一台,这样三四年就换两个,使用成本太高了。而且,这个使用寿命,还是李昭使用了六十年后的金属配方的情况下,同时没有什么矢量喷管,结构简单了很多的情况下。

    要知道这些金属材料都是可以和这个时代形成代差的,就如耐高温材料,相差六十年,耐温能力是直接相差四百度以上的。同时无论是在结构强度、韧性、耐磨损等性能上,都是对于这个时代可以形成碾压的。还不仅如此,李昭还有一款发动机作为参考,但在使用寿命上还是有点不尽人意。

    毕竟当推力降到一百三十千牛的时候,温度已经降低了很多,只有一千四百来度,这个温度哪怕是这个时代的金属,都能勉强达到了,李昭对此相当不满。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见过的那款图纸,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那款发动机推力稍微有点小,最大推力只有一百三十千牛不到,李昭感觉有点太小了,毕竟他在网上见到的发动机,都已经开始往一百九十千牛的最大推力跑了。同时推重比也比较小,只有不到八,李昭对于这个推力是非常不满意的。

    这样的情况下,李昭当然希望能够搞出一款推力更高的发动机出来了,就以那款发动机最高推力,一百三十千牛作为不开加力的最大推力来设计,而开加力之后的最大推力定在了一百六十千牛,毕竟李昭是非常羡慕力大砖飞的。

    然而现在,显然让李昭有点挠头,一则是最大推力情况下,温度会达到一千八百度,没有耐高温涂层的情况下,金属材料是真的有点扛不住,现在想要解决这个情况一个是继续研究金属,一个就是耐高温涂层,一个就是降低最大推力,将一千八百度的温度,降到一千七百度,或者稍微多一点的程度。

    而目前最容易达到的显然就是限制最高温度了,这一定只需要限制最大供油量就可以实现,相对来说,其他两样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研究出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