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出乎意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么说,也是说道:“你们现在也开始赚钱了啊,不是已经卖了几台计算机了吗?而且咱们自己的机加工车间也在持续安装数控机床,虽然赚的远远没有花的多,但也算见到回头钱了,毕竟研究花费,那是必须投入的。”

    现在厂里花钱最多的实验室,无疑是电子研究所相关的内容了,配套工厂就不说了,为了电子研究,厂里是直接投资了一整套的配套工厂,现在都已经开始投产了。就说一个硅棒,那也不是简单的铸造的,那是需要让硅沿着特定的晶格结构生长的,最终形成单晶硅棒,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硅都是可以的。

    就如前面说过的单晶铜,铜不贵,但单晶铜想生产出来,价格就是几十几百倍的增加,因为生产中耗能会非常高,产能却非常低。就如单晶硅,在单晶硅生长炉中,单晶硅的结晶速度,不过是每小时二三十公分罢了。这也是未来硅棒制造,想尽量做的更粗的原因所在,毕竟生长速度就那么快。

    这时研究所的负责人说道:“李总工,也就您会这么说了,我们以前研究哪像现在这样资金充裕过?往往都是研究一项技术,先想办法筹集资金,然后到处找原料,研究的时间都没有筹集资金花的时间多,现在这样的速度,我们已经感觉很慢了,主要还是人手不太够,不然我们还能更快一些。”

    李昭听完也是叹气,想再要人,那是已经不可能的了,哪里有那么多的研究人员给他们啊,就现在这千把号人,都是他们多方请求才调进来的,想要再要人,哪有那么容易。想到这里,李昭说道:“想要人基本不太可能了,不过你倒是可以让手下人在车间、学校多看看,能不能找一些能打下手的人。”

    这时负责人说道:“这些我们也是在留意,想看看有没有比较天才的人,就算是没有办法在研究上提供什么助力,也能让我们一部分的研究人员从繁杂的试验中脱离出来,让他们负责方向以及理论,由助手进行相关操作。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我们有限的人力给拓展开来,只是这也需要时间。”

    李昭点点头,心想,也只能这样了,倒是可以和苏父说一下,看能不能办一所中专技校,招收一些定向培养的人,给实验室当助手或者操作人员。

    想到这里,李昭就把这个想法记下来,然后说道:“我看看明年能不能再办个中专技校之类的吧,到时候尽量招收一些定向培养的学生,给你们打下手,不过这些人的培养方式你们要思考一下,到时候估计还是要你们去教学。”

    听到这里,负责人笑着道:“没问题,这样做算是能最快增加我们人手的办法了,如果有好苗子,我们也不是不能继续培养,毕竟谁都不是生而知之的,我们这些人也都是一点一点学起来的,在这里他们边工作边学,虽然知识的广度上可能会有欠缺,但专业性上估计还是可以的。”

    想想这样还真的可以,将来几十年,电子研究所仅仅是芯片相关的各个部分,就够这些人研究一辈子的了,就如晶圆大小,想要达到十几寸,都不知道要多久。

    想到这里,李昭接着说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接下来主要的短板还是在计算机方面,我现在已经在绘制五轴四联动以及五联动的机床了。这些机械上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计算机以及系统上,五轴联动的机床,是可以加工复杂曲面的,这一点你们也明白,不仅是硬件上的事,还有软件方面。”

    复杂曲面加工时,很多时候都是在软件上直接作图,或者将零件的设计图直接倒进软件里,然后由软件直接生成加工路径,想要凭借人工直接编写复杂曲面的加工路径,那是非常困难的,李昭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很好的完成。

    不过对于五轴机床的应用,李昭暂时还不着急,有比较长的时间留给他们,毕竟这个项目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早期也不是非要一下子就直接上最高难度,可以慢慢摸索,反正明年基本上五轴机床肯定可以拿出来加工一些相对简单的零件,以后每年就是不断的研究然后将更加复杂的零件加工给攻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