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农业任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昭现在挺担心突然有人来的,毕竟现在材料厂还没有接收人员的能力,如果士兵们的对象或者姐妹来了,不能住军营吧?

    苏父看李昭担心这个,笑着道:“这方面没有问题,再说现在要过来的可都是女孩子,不让战士们回去接,我们也不放心啊,万一路上出什么事,咱们的好意不是办坏事了吗。这些都已经有计划了,现在倒是农业方面比较棘手。”

    说道这里,苏父接着说道:“农业方面上级也给下任务了,今年需要带五十个农场转型,将那些纯种植或者养殖农场,进行生态农业改造。这个事情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如果没有我就准备直接让农业研究所进行了,毕竟这些转型需要的时间可不短,基本没个三五年时间,很难看到直接的成效。”

    李昭听到是农业方面的问题,想了想问道:“这些农场不会都是照搬我们现在的模式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不行,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发展我们现在这种模式的生态农业。比如北方草原,那里世代游牧,如果让他们固定下来发展生态农业肯定不行,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特色进行有计划的引导才行。”

    苏父没想到李昭会这么说,于是说道:“你这么说还挺有道理的,看来是我们想简单了,我们还真的准备按照现在李家村和军垦农场的模式来搞。不过想想也是,你给咱们军垦农场和李家村的规划就不同,那这样,我回去先让研究所的人先去各地考察考察,再考虑怎么对他们进行生态农业改造?”

    李昭听了接着说道:“这样最好,咱们老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搞生态农业只有符合当地的特色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同时让当地老百姓尽快上手,只有这样才能让有限的人力以及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我当时养蚯蚓只是因为当时我们李家村地少,就那么多有机质产生,而利用蚯蚓转化一下,就可以将所有有机质充分利用。但现在有些地方,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土地,世代都是靠到山上采摘野货生存,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增加山里的野货,比如播种蘑菇孢子、灵芝孢子、人参种子等。”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加他们的收获,比让他们养蚯蚓再养猪更适合他们发展。生态农业不只是养蚯蚓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们这种气温不太低的平原地区罢了。还有一些地方湖泊众多,那就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了,当然也有一些山区,他们有比较多的溪流,也可以围塘养鱼。”

    “再比如长白山地区,那里盛产人参,如果现在就有计划的在森林里种植人参,以后我们每年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采收和播种。那么以后他们基本上就能有一个人参的稳定来源,这样就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总之不要将自己思维固化了。如果仅仅是我们现在的模式,很可能我们带去的是灾难。”

    苏父听了之后,简直眼冒金光,没想到李昭想的居然这么多,他也是只看到了李昭在李家村和军垦农场搞得那一套,没想到李昭随便讲讲,就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想了想说道:“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一起去和农业研究所搞个座谈会,将你的思路和他们交流一下,咱们确实不能把思维固定在养蚯蚓上。”

    “你刚刚说的这些,基本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了,对于我们现在这种没什么基础的地方太重要了,比研究所瞎琢磨的强多了。”

    李昭听到苏父夸奖,也是有点不好意思,这只是李昭见多识广罢了,并不是李昭有多么的优秀,就如种人参这事,如果在这个时代就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林下参,以后都有计划的进行采收,那么基本可以保证六十年后有大量高品质人参产出,六十年的林下参,虽然是人工种植的,但那也是野生的不是。

    这绝对可以成为一个长期收益的项目,所谓的生态农业,不就是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得原本效能极低的农业活动,产生远超其本身价值的效益吗?>

章节目录